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专访KeynoteNetworkCOO:听云终结移动应用性能黑洞

时间:2023-03-19 21:21:50 科技观察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快速发展,现在移动应用市场非常火爆。许多公司和个人都参与其中,但是辛辛苦苦开发出来的移动应用是否适合用户呢?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问题?卡顿、黑屏、错误、闪退……糟糕的交互体验让用户几近崩溃。一旦出现上述情况,即使你的APP界面再新、功能强大、存在性能问题,最终也会被淘汰出应用市场。用户性能体验决定了你的应用能否持续生存。近日,笔者有幸采访到KeynoteNetwork首席运营官张涛先生,请他谈谈移动应用的性能。基调网络首席运营官张涛记者冯晓明: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快速发展,移动应用市场尤为火爆。许多公司和个人都在投资移动开发市场。您能为我们分析一下目前的移动应用市场吗?现状和趋势?张涛: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借用《双城记》的一句话:“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的确,中国互联网的发展自1990年代以来发生了很大变化。可以说是日新月异。互联网领域成长了很多巨头,包括BAT和360。近两三年,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出现。移动互联网与传统互联网有着本质的区别。碎片化和垂直化给了很多应用开发者成功的创业机会。可以说是最好的时代。然而,在互联网时代,很多应用开发者都面临着和站长一样的困境。我们在开发上投入了大量的金钱和时间,却很容易被整个市场淹没。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是一个黑暗的时代。记者冯晓明:面对巨大的市场,很多开发者和企业都在投资移动应用开发,但我们看到并不是所有的都能够取得成功。在您看来,移动开发者或企业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张涛:刚才讲了移动互联网和互联网时代的回顾。移动应用开发如火如荼,竞争空前激烈。开发者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产品研发,实现业务逻辑;线上线下的推广,应用商店的推广,预装渠道的推广也消耗了大量的成本投入。然而,听云平台发布的《移动应用性能黑洞报告》数据显示,每天有超过10亿个应用性能问题影响着移动应用。对于传统开发者来说,他们之前可能没有意识到应用性能黑洞问题,但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用户留存率和活跃度。记者冯小明:尤其是在这个快消费时代,消费者很难对一款手机应用培养出很大的耐心。一旦出现一些闪退、卡顿等问题,就很容易丢掉。张涛:通过听云对移动互联网应用的性能监测,我们发现有十个应用性能黑洞,也就是你刚才提到的死机、卡顿、连接超时、CPU占用等应用活跃用户留存的杀手。现在。问题以及代码问题是当今导致应用程序性能下降的罪魁祸首。十大应用性能黑洞记者冯晓明:据您了解,移动开发者和移动开发者是如何解决这些性能问题的?张涛:我们想给广大网友和开发者一些建议。5%的活跃用户因为性能问题永久流失,31%来自iOS系统,69%来自Android系统。在所有流失的用户中,9%选择直接卸载,32%选择竞品,59%选择冷处理成为僵尸用户。这对开发人员来说是相当可怕的。同时,大多数开发人员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我们还有一个统计,大约25%的应用开发者,可能是一些大型的移动互联网公司,在做一些有限的自研产品来监控自己的应用性能,还有6%选择专业第一的第三方应用性能监控平台,今天在中国,这些基本上都是基调网络服务的客户,剩下的69%的开发者在应用上线后还处于“裸奔”阶段,这是非常危险的。冯晓明记者:那您也提到KeynoteNetwork是一家非常有实力的科技公司,现在推出了相应的移动开发解决方案——听云,您能给我们详细解释一下听云是如何帮助开发者解决应用性能问题的吗?我们之前提到过。张涛:听云是KeynoteNetwork在7月18日发布的最新的第三方应用性能管理平台,这是一个很有禅意的名字。听风云,洞察移动互联网末日。对于KeynoteNetwork,自2007年成立以来,我们是一家以互联网应用监测为基础,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第三方测评公司。我们在互联网和应用监控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有79家公司使用KeynoteNetwork的应用性能管理服务。今天我们重点关注移动互联网。针对上述应用性能黑洞,我们提供完整的端到端解决方案。目前全球能提供类似完整服务的公司不超过3家。从端点出发,我们可以提供基于用户的主动监控,从App的角度可以提供对真实用户的被动监控。在服务器端,我们可以提供服务器端和系统端的性能监控,所以从客户端到服务器端,我们可以提供完整的监控解决方案。该服务的好处有很多,可以真正做到全样本或策略样本的性能监控和管理。对开发者而言,是国内唯一一家能够提供基于应用性能的全业务、全流量监控管理的公司,全球前三提供如此完整解决方案的公司。冯晓明记者:的确,听云这个名字,让人很容易理解它的作用和用途。这有点像医生在我们生病时给我们听诊。同样,我们也可以看到移动应用的性能黑洞。针对移动应用的性能监控和分析,听云可以提供哪些服务?张涛:正如您刚才所说,听云是一个一站式接入的云服务平台。听云的服务是面向开发者的数据驱动。我们提供应用发布后的管理,发现性能问题,定位问题,同时呈现数据。和展示,我们还提供告警,为开发者提供业务保障,让开发者可以专注于产品功能的开发、业务逻辑设计、营销等,将App的性能管理交给第三方平台比如Keynote,就是我们可以为开发者做的具体工作。更详细地说,在应用上线之前,应用会有一些基准测试,但是这些测试环境非常单一,测试样本也很小。但是,APP上线后,国内网络问题非常复杂,南北互联互通。问题。听云平台监控的网络运营商超过18家,复杂的移动设备终端超过5000种,操作系统超过1000种。在如此复杂的网络环境和用户环境中,开发者自己也束手无策。在这个过程中,听云提供了基于网络的维度、算子维度、系统维度和代码维度,帮助开发者分析应用运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进行定位。这在国内同行业中是独一无二的。下个月,我们还将在App性能监控服务中提供慢交互监控。其中,我们有一个口号12345,一站式接入,两行代码嵌入,三分钟安装,四分钟生成报告,五个维度。我们提供多达50-60种不同的报告服务,我们为开发者提供这样一站式的应用开发监控和保护服务。记者冯晓明:对于移动应用开发者来说,能够快速提供服务是非常重要的。在听云完整的应用性能监控解决方案中,会产生大量的应用性能数据。刚才你提到,听云有非常丰富的报表系统,你能深入解释一下吗?张涛:我们在开发听云产品的时候,很重要的概念是App应用的发布后管理和可持续发展。DevOps的理念已经深入国内互联网企业的心中。这些都是数据驱动的。早在90年代初就有了ITIL,我们称之为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标准。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是基于这样一个数据事实的标准来提供服务的。从发起到服务器端接入,都会有链路问题,比如IDC、CDN、南北运营商互通等。在这些不同的节点中,我们会收集性能数据;同样,在web服务器、应用服务器、数据库中我们也进行了相应的监控。对于这些性能数据,我们通过不同的代码维度和性能维度产生数据关联,让开发者的应用能够抓住这些关键元素和关键事件,形成一个非常好的报表呈现。当然,只有报告服务不是一站式服务。我们还提供NOC中心7X24服务告警和深度整改方案,为开发者提供更好的故障查找和解决方案。记者冯晓明:有了听云这样的解决方案,开发者可以更专注于产品的研发和迭代,而不用担心底层的性能问题。听云上线后,主要用户有哪些?张涛:我们听云平台主要有三个方向,面向中小开发团队的免费版服务;SaaS服务包的轻量级计费版本,适用于大型企业。听云平台有企业版,听云可以在开发者成长的不同阶段,从创业到成功,从业务角度提供完整的服务。也欢迎您免费注册:www.tingy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