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傅盛:创业八年,三度遇害,猎豹为何能够不断进化?

时间:2024-05-20 01:08:44 科技赋能

我们经常看到企业在遇到困难时逆势而上,但连续三次反击的企业确实很少见。

创业八年,猎豹在困境中实现了三次“逆袭”。

是什么支撑着它们不断进化?猎豹移动CEO傅盛在年会上的回顾和反思或许能够给我们带来启发。

以下为傅盛在猎豹全球年会上的演讲节选:年复一年。

每年的这个时候,我都会回顾自己走过的路。

有时,我们幸福地感觉自己走在康庄大道上;有时,我们会突然警觉,我们可能会遇到从未想过的挑战。

今年,对我来说,我的成长是破碎的、极端的、进化的。

2020年是诸多困境的集中爆发:PC市场低迷,海外也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Facebook和谷歌对整个移动广告政策进行大幅调整,收入大幅下降。

一年来,每三个月对我来说就像是一次考验。

市场上充斥着各种声音,包括股价表现,甚至海外机构恶意做空。

我也目睹了一些与我们同时代甚至年轻的公司在剧变中倒闭、消失、甚至被出售。

说实话,我无法理解为什么当我们的工具产品超越了大多数竞争对手时,我们仍然遇到这样的困境。

无论如何,站出来反抗是第一步。

今年,我们加强组织能力和平台建设,为业务赋能,并以实际行动取得了成效: - 国内PC老牌业务焕发活力,%实现双11营收目标; - 国内移动工具逆势增长,海外开始构建新工具矩阵,利润增长近50%; - 直播产品Live.me全年位列GP美国社交畅销榜第一,成为除工具外的最大收入来源; - 轻游戏产品矩阵初步形成,全球MAU近亿,正走上印钞机之路; - 全面拥抱区块链,已发布安全数字钱包SafeWallet,多款区块链产品即将推出; -公司现金储备超过30亿,并在新行业持续投资,战略投资涵盖AI、新零售、区块链、硬件等领域;同时,部分项目退出,为公司带来超过10亿元收入。

-更值得一提的是,AI业务在机器人方面全面发展,并开始引领行业。

在意识到整个机器人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后,我们将其拆解为多个部分,从多个方面推出了产品:耳部语音识别率领先行业,10万小时远场语音数据行业第一;人眼视觉识别准确率99%,ICCV人脸识别世界冠军;嘴——TTS技术,创造地球上最甜美的声音,这是很难找到的;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机械臂;腿——领先的室内视觉轮导航;基于脑语义个性化推荐的智能AI操作系统已初具规模。

3月21日,猎豹将在水立方举办机器人发布会,推出业界最全系列的机器人产品。

大家一起去看看猎豹在机器人行业取得的进展。

说了这么多,我只是想让大家知道:进化的猎豹正在破茧而出。

八年创业,三度逆袭,猎豹为何有机会进化?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把时间尺度拉大一点。

或许当时间足够长的时候,很多问题都能得到更好的解答。

在过去的一年里,猎豹队遇到了很多质疑。

甚至有人说你们是机会主义者,你们是蒙古骑兵,东攻西攻。

我刚刚就想了这个问题,为什么会给大家留下这样的印象呢?我决定寻找猎豹的源头,用一句话来概括:八年创业,三次逆袭。

猎豹的第一次逆袭:浴火重生 在PC安全时代,我们还叫金山杀毒,同时期的竞争对手有瑞星、江民、卡巴斯基、后起之秀。

作为实力不那么强的队伍之一,猎豹队顶住了最强火力,毫不犹豫地攻击自己,宣告全网自由。

一年之内,我们削减了95%的现有收入,牺牲了金山毒霸过去的所有业务积累,推出了新业务:猎豹浏览器和网安互联导航,完成了从传统软件公司到互联网公司的转型。

现在结果如何? 2017年,猎豹整体营收近50亿,而瑞星同期营收仅为数千万。

这是一个时代的变迁——当大潮来临的时候,我们只能拥抱它。

猎豹第二次逆袭:互联网时代,我们用PC自由模式重构商业,从那群古董级公司中活了下来;当移动互联网的竞争开始加剧时,一批像91、豌豆荚、茄子、UC等各种小型安全工具的公司,在巨头进攻时,要么投降,要么卖掉。

但它仍然是猎豹,也就是传说中的酒馆的故事。

我们决定全力以赴,把All搬到海外。

这看起来很美妙。

一个英语这么差的人想出这样的伎俩,怎么说呢?你无法说是谁的灵魂占有它。

现在,我不知道我是否能想象得到。

但经过那场艰苦的战斗,猎豹变得不同了,每个人都开始真正相信自己的梦想。

当时,不少同事举家从珠海搬到北京,参加猎豹清理战。

很多人可能没有想到,我们能够从一个研发总部设在珠海的小渔村,成为一家全球性的美国上市科技公司。

正是因为这一非凡之举,奠定了猎豹全球业务的基础。

猎豹的第三次反击:奔向未来。

三年前,我去了新成立的广州办事处。

有一个聚会。

员工来找我说,付总,我们为什么没有那么多创新业务?我们只是在海外呢?我当时就给了他一个答案:创新一定要和量挂钩。

那时,我们只有能力做好一件事。

一旦我们分散精力,搞所谓的创新,我们就可能失去大好机会。

但今天的猎豹不同了。

从规模、研发能力、营收规模来看,我们已经不再是一家小公司了。

这句话不是从我嘴里说出来的。

虽然我们可能和一些大公司不一样。

但猎豹已经开始书写它的传奇。

近两三年,大家都在谈论互联网的下半场,谈论时代的巨变。

随着移动互联网红利消失,全球巨头加紧“盘剥”,猎豹海外业务大量追随者退出。

但猎豹却大胆布局人工智能,积极拓展新业务。

猎豹生态系统已初具规模。

我们投资AI比较早,通过投资人工智能公司Orion Star,我们已经有了很好的布局。

过去一年,我们通过内部调优和外部联盟,将企业战略聚焦在人工智能上。

对内,持续优化原有工具、游戏等业务,提供充足的现金流;对外,与今日头条等合作,持续开拓海外市场。

这一系列的行动,都是为了让我们能够All in AI。

过去的一年我们确实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我们将AI技术与传统互联网业务相结合,提高了工具业务的效率,丰富了工具的产品类别,并将面部识别技术应用到了Live.me中。

Orion Sky不断加强AI技术储备,语音OS、图像识别、视觉导航等都找到了落地场景。

小雅音箱、小米音箱使用我们的语音操作系统,豹工厂全面实现刷脸签到、刷脸支付。

这些都是我们目前取得的成就。

刚才提到,3月21日,我们还将在水立方发布一系列智能硬件和机器人产品。

我们正在加速走向未来。

后来,我开始认真思考:什么能够支撑我们奔向未来?我记得刚到珠海的时候,我每时每刻都在想,一个在金山工作了十年的人,怎么能拥有和我一样的互联网思维。

当时我晚上睡不着觉,很担心。

有一天,徐明告诉我,他说,傅盛,我发现全世界通过并购建立的新公司90%以上都失败了。

只有像苹果这样的公司才能扭转这一局面。

我看着他说,你怎么不早告诉我?如果你早点告诉我,也许我就不会那么害怕无知的人了。

这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

对手四面八方包围着他们,球队才刚刚融合,还没有合而为一。

可以说,死的方式有很多种。

没有人相信我们能活下来。

我们别无选择,只能反击。

困难或许就是最大的财富。

正如尼采所说:凡是杀不死我的,都将使我变得更强大。

幸运的是,今天的猎豹已不再一样了——猎豹遇到的所有困难都进化成了猎豹基因。

正是因为遇到困难,我们才不断思考本质。

企业的本质是什么?是收入吗?是生意吗?是一个团队吗?最后,我认为是基因。

当一群人一起完成一件事情,并在过程中形成共同的信念、理解和信任时,它就开始成为公司的基因。

不管有多少变化,只要这些基因在,就有可能重建公司。

当我真正想清楚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就不再关心外界的质疑了。

太多人没有深入思考的能力,往往把最外层——收入视为公司的本质;或者第二层——业务作为公司的本质。

如果我们意识到我们有机会建立一家完全不同的公司并将其注入我们的DNA中,我们将能够克服各种困难。

今年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能从后起之秀身上深深感受到猎豹的基因。

猎豹独特的基因是攻击性、强硬执行力、自我突破、反脆弱、好奇心、理性和客观性。

只要我们有这样的基因,无论多大的风暴,我们都能够渡过。

大变革时代:AI赋能,区块链放大潜力。

虽然我们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基因,具备了一些优秀的特质,但仅仅为了维持现状而简单地努力奔跑是不够的。

我们要不断进化,思考如何在时代剧变的背景下引领。

如果只是靠加人、加钱、加班,并不能解决本质问题。

您必须不断地放大(聚焦)和缩小(放大图案)。

一边做自己的事,一边看看外面。

这两天,我们被两句话淹没:第一句话,最大的悲哀是我们战胜了所有对手,却输给了这个时代;第二句话,最大的悲哀是我们战胜了所有对手,却输给了这个时代;第二句是权灵姐姐的文章,被时代抛弃了。

当我见到你时,我什至不会说再见。

在这个大变革的时代,机会就是最大的成本。

如果我们失去了一次机会,我们就可能错过一个时代。

如果我们不进化并迎接新的挑战,我们将无法达到新的水平。

因此,无论是个人还是公司,都不应该给自己设限。

有时候,我们为自己划定的界限,实际上是我们内心的界限。

猎豹长大了。

一个亿对于猎豹来说其实只是一个小小的目标。

如果我们想做大,就必须抓住机遇。

今天,这样的主张就摆在我们面前。

我相信今天的比赛方式已经不再是单点的比赛,而是一整套系统的比赛。

那么猎豹会做什么呢?不专心?在时代巨变的背景下,我们想要做大做强,就必须打破边界,突破自身的局限性,跨越整个组织体系的边界——用AI赋能我们的产品,赋能我们的产品。

用户。

提供最好的工具作为核心构建猎豹生态;用区块链思维放大我们生态系统的潜力。

这就是新阶段我们要做的事情。

我认为互联网的红利正在消失。

以前,只要你做了一个APP,你就有机会征服世界,建立上市公司。

这就是猎豹当时的逻辑。

但现在,人工智能是新时代的生产力,但人工智能本身并不是产品。

人工智能必须集成到单个产品中。

AI+工具是猎豹多年来技术和产品积累最有可能的突破点。

人类历史车轮不断前进的本质是由工具驱动的。

从石器的使用到马车,再到汽车、飞机、电脑,一切都把人们带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如果从广义上看,机器人也是工具。

沿着这一点,猎豹可利用的机会确实很多。

我们不仅会用AI赋能原有的工具产品,打造全新的AI+软硬件一体化产品矩阵,建立猎豹生态。

虽然生态这个词被乐视用得太多了,但真正好的企业都是生态的。

如果你只会炼铁,那么当工业化出现时,你就会被淘汰;如果你只会射箭,当武器出现时你就会被消灭;如果你只会骑马,当坦克出现时你就别无选择,只能投降。

因此,有了AI+工具,猎豹可能会成为一个生态系统。

如果说人工智能是新时代的生产力,那么区块链就是生产关系。

每个人对区块链都有不同的理解。

很多人都在区块链中看到了暴富,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去中心化。

我认为区块链带来的去中心化思维体系可能会普及一代人对整个社会关系的思考。

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和互信机制极大地提高了组织效率,也可能重塑整个社会关系。

因为它让过去最难实现的信任以代码的形式实现;它使得过去最麻烦的事情,在没有中心节点的情况下不知道如何做的事情,通过高效的网络得以实现。

当然,互联网是区块链的基础。

没有互联网,区块链技术肯定不会腾飞。

甚至人工智能也将成为区块链的加速器。

对我们来说,是否有可能吸收这样的想法来改造组织,用区块链思维来放大猎豹的生态潜力?让每个人都成为超级节点,这样我们就可能变成一万人,一万人变成五万人。

每个小节点都非常高效,并且正在做对自己有效的事情。

这是我这几个月来一直在认真思考的问题。

去中心化的猎豹正在形成。

回想起来,最让我高兴的是,去中心化的猎豹正在成型。

让AI和区块链成为改变猎豹所有工具、直播、游戏产品的赋能平台。

这个支持平台上的节点将继续增长。

只要我们能够达成共识,这个系统就会越来越大,更多的新节点就会从下面迸发出来。

既然竞争不可避免,环境越来越激烈,我们内部不妨既合作又竞争,让每个系统都成为一个有使能平台支撑、可以自我裂变的系统。

全新的猎豹正在进化,有才华的人可以成为超级节点。

对我来说,作为一个公司,商业上的成功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我特别高兴有一群人,特别是年轻人,能够怀抱共同的愿景,共同成长,一点一点变得更强。

我认为一个人的成就感不仅来自于自己的成长,也来自于身边人的成长。

最后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在斯坦福设计研究生院的情景剧小课上学到的一些让我产生深刻共鸣的东西。

人的三个不同维度:不……是,但是……是,并且! ! !第一维度的人喜欢说“不”。

别人说什么,他都说不。

如果一个人拒绝接收信息,有多种拒绝的理由。

这是一个人最封闭的状态。

二次元的人喜欢说“是的,但是”。

这个东西挺好的,但是……比如我经常听到,付先生,你说的很有道理,但是你对我的理解不够深入;或者,你说的这个方向很好,但是我们现在做的事情还是很难。

无数的但是,其实都是无数的借口。

三维的人喜欢说“是的,并且”。

这是最好的状态。

我们是否有可能一直说,是的,不仅如此,我还想要什么?除此之外,我还能做什么呢?后来我想,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不是很大呢?其实并没有那么大的区别。

有时候,我以为自己是一个极其平凡的人,今天依然如此。

也是在斯坦福大学的那堂课上。

他说,你认为自己平凡的品质,在别人眼里可能很有价值。

新的一年,希望每一位猎豹人都能勇敢突破内心界限,不断进化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