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智能音箱创业者想要打造爆款产品,首先要想清楚这三个问题

时间:2024-05-22 17:34:16 科技赋能

4月20日,腾讯终于要发布自己的印象产品——腾讯听听音箱,BAT终于进军智能音箱领域。

再次相见,正面较量。

截至目前,智能音箱产品已经逐渐度过了问世不久的第一个初级探索阶段,各个进入市场的企业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定位和玩法。

在智能音箱的赛道上,如何立足,如何避免成为“跑步者”? 2020年6月14日,在与亿欧“智能+新商业峰会”同期举行的“AI消费产品峰会”上,我们将设立智能音箱相关圆桌论坛,就这一问题进行深入讨论。

今天我们先来说说智能音箱想要成功必须想清楚的三个问题。

低价还是高价?目前市场上的智能音箱价格有很大的波动空间。

从苹果的HomePod以美元计价(约合人民币)到天猫精灵打折时的99元,每款音箱的定价策略都大不相同。

可以看到,现在大部分智能音箱的价格都集中在、、、。

作为一款音箱,这个价格可以说非常“互联网”。

这样定价的目的也非常明显,就是为了快速积累更多的原始用户,推广和放大其在行业中的影响力,占领这个未来的“流量入口”。

有趣的是,标价的天猫精灵已经收到超过1万台的订单,而且这个数字还在稳步增长;而以美元定价的苹果HomePod却失败了,多份报告显示其全球销量不佳。

,第二季度供应链订单将大幅减少。

事实上,就两者的产品能力而言,苹果仍然明显优于阿里巴巴,但尽管如此,消费者往往无法抗拒低价的诱惑。

当然,也有人反对这种观点,渡鸦科技创始人陆成就是其中之一。

Raven H是渡鸦科技被百度收购后推出的首款智能音箱,售价仅为1元,几乎超越了大部分国产智能音箱产品。

路成把产品品质放在第一位,推出足够惊艳的产品,所以总会有相应的消费者能够看到产品本身所蕴含的价值。

事实上,无论价格高低,定价策略都来自于音箱厂商的整体产品策略,而目前智能音箱背后的策略都逃不开三个目标:AI技术的应用渗透、智能音箱的生态。

家居产品,与用户司价值。

应用渗透是目前大多数智能音箱的主要目标。

以亚马逊Echo和百度Raven H为例。

前者希望确保Alexa平台能够渗透到更多产品中,而后者更多是为了向外界展示DuerOS平台的优越功能。

智能家居产品生态是很多业内人士看好的智能音箱未来愿景。

音箱作为家庭中智能家居产品的中央控制平台,以音箱为核心,占据流量入口,建立生态闭环,从而实现对家庭全场景智能硬件的控制。

市场卡位。

用户价值的细分是目前初创公司或中小企业的常见策略。

围绕特定用户群体,持续深入钻研用户需求和产品品质,建立独特的产品优势。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在巨头之间的竞争中切实有效的生存之道。

那么,定价高还是低,取决于你的产品目标是什么?是为了吸引更多消费电子产品的消费者,还是为了增加少数音箱消费者的产品忠诚度。

当然,这又涉及到另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智能音箱是音箱吗?可能有人会认为,既然名字是智能音箱,那显然首先肯定是音箱,但事实并非如此。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样的电子产品已经脱离了音箱的范畴。

4月17日,尚未发布的腾讯听听音箱举办媒体产品品鉴会。

除了音质和可充电性之外,这款音箱的主要特点就是可以用来发微信。

无独有偶,不久前,百度发布的小度家用智能音箱不仅有屏幕,还具有视频通话、视频录制功能。

因此,相比较而言,智能音箱是一种全新的消费电子产品。

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常务副院长潘云鹤表示:“智能音箱不仅仅是音箱,它们很可能成为下一代人机交互的入口。

智能音箱是最好的音箱之一。

”目前市场上的消费级AI产品,它们都会有很多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融合,从技术难度上看,并不是顶尖的,但它可以让普通人享受到科技的乐趣。

”敲黑板,这里提到的科技体验是智能音箱的关键词,为了提升科技体验,各个公司都宣传不同的产品特色,小米拥有远超其他互联网公司的智能硬件生态系统。

主要功能是智能家居控制;百度的人工智能技术能力并不局限于语音,所以除了语音控制之外,小度还有一系列的家居应用的互动体验;腾讯的特色是社交、听跳音箱。

还具有其他音箱所不具备的微信通话、消息功能,因此与智能音箱相比,传统音箱属于交互频率很低的消费电子产品,用户听音乐所需的操作频率无法体现其交互的智能化。

;智能音箱必须包含更多的功能,以满足其展示自身技术和提高用户使用频率的要求。

因此,智能音箱创业者如果想在这个赛道获得更多的关注和用户,或许可以摆脱自身对音箱品类的限制,加入更多的科技设计元素或者交互方式。

意想不到的效果。

作为智能音箱的核心,谁应该拥抱语音交互?智能音箱的兴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语音交互技术的进步。

目前市场上的所有智能音箱产品背后也都有相同或不同的语音平台提供商。

目前,语音交互赛道已经足够拥挤。

百度DuerOS率先发力,阿里巴巴的Aligene、腾讯的小微紧随其后,思锐的DUI、京东的Alpha、小米的水滴平台也紧随其后。

如果加上老牌科大讯飞、云智声以及Rokid等初创公司,该领域已经有10多个开放语音平台。

这对于创业者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因为开放平台将大幅降低硬件创业者的门槛。

他们只需要打磨自己的产品,接入上述平台,就能得到满意的产品。

困难在于,你应该选择哪个平台?在考虑这个问题时,包括技术、成本、内容、生态等诸多因素都应该纳入衡量范围。

目前,语音识别技术已不再是开放语音平台的门槛,各个平台在语音识别率方面都有比较不错的表现;因此,一些曾经的边缘技术成为了新的考核点,比如声纹识别、多通道语音识别、语音交互等。

成本也是很多初创公司最终关心的问题。

除了平台本身的使用成本之外,包括百度DuerOS、科大讯飞在内的很多知名语音开放平台都对硬件创业者有一定的资金和供应链支持。

内容是智能音箱产品的新需求点。

目前,国内网络音频版权的竞争正在加剧。

智能音箱想要给消费者带来优秀的体验,就不能避免对自己可以上线的内容进行深入研究。

从这个角度来看,腾讯和阿里巴巴的开放平台在技术上可能不如百度和科大讯飞,但在内容上却有足够的底气。

当然,创业者也可以开发自己的语音交互系统,但笔者认为这是最不明智的选择。

在国内智能音箱初创公司中,Rokid是为数不多的拥有自主语音系统并向公众开放的公司之一。

不过,作为一家智能音箱公司,Rokid有着不错的口碑,但作为语音交互系统,Rokid在行业内却非常不起眼。

做好适合自己的事情,把其他的事情交给“老师”,或许才是智能音箱初创公司应该有的态度。

毕竟,智能音箱领域已经不再是蓝海,你还是要弄清楚自己能分到多大的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