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智能手表进入“大厂”时代,可穿戴设备创业难

时间:2024-05-22 17:22:12 科技赋能

作者:周守英 9月10日,苹果新品发布会在喧嚣中结束。

传说中的智能手表——iWatch并没有出现,多少有些令人失望。

在苹果发布会之前,各大公司都忙着推出智能手表产品。

在苹果发布会前五天,三星在德国发布了首款智能手表 Galaxy Gear,索尼也推出了智能手表——SmartWatch2。

与此同时,在美国圣地亚哥,高通的智能手表Toq也首次亮相。

此前,不少中小企业率先探索智能手表领域。

作为最早推出智能手表产品的国际主流厂商,三星、索尼、高通等公司正在将智能手表市场从“工厂”时代迈向“大工厂”时代。

手腕之战 你能想到哪些类型的可穿戴设备?眼镜、腕带?还是腰带、衣服、鞋子?是的,所有你能想到的能戴在身上的东西都可能成为可穿戴计算设备,比如谷歌眼镜和耐克跑鞋。

在被认为具有亿元潜在市场规模的可穿戴计算设备领域,智能手表已成为厂商争夺最为激烈的细分市场。

此前,数万美元融资研发智能手表的国外厂商Pebble宣布,其智能手表预售量已达27.5万块。

在中国,百度和咕咚网推出了一款名为“咕咚手环”的智能手环,现已在京东上架销售;映趣科技推出智能手表inwatch;不久前,国克电子也发布了一款智能手表GEAK。

现在,三星来了。

顶着全球最大智能手机制造商的光环,三星智能手表Galaxy Gear一经推出就成为业界最受关注的产品之一。

GalaxyGear配备了百万像素摄像头,可用于拍摄照片和视频;它可以与三星Galaxy手机一起使用,也支持第三方应用程序;通过蓝牙与智能手机连接后,当手机收到新短信、电子邮件以及有其他消息时,智能手表会提醒用户并提供快速预览功能;支持“举手接听”功能。

当手机来电时,用户只需抬起手腕即可接听电话;这款智能手表内部安装了计步器、记录器,可以记录卡路里消耗等,功能很多,但外界的评价是负面多于正面。

首先,Galaxy Gear在功能上并没有太多亮点,更像是其智能手机的一个配件——目前,Galaxy Gear只能与三星Galaxy智能手机一起使用。

不过,三星表示,Galaxy Gear永远不会只支持Galaxy智能手机,也不会排除非Galaxy用户。

该公司计划最终支持更多非三星智能手机,以便更多人可以使用智能手表。

其次,电池也是外界质疑的地方。

受限于产品尺寸,电池容量小一直是可穿戴计算设备的一大弱点。

Galaxy Gear 未能解决这一问题:尽管使用了低功耗蓝牙 4.0 以及各种低功耗硬件和应用程序,mAh 电池容量只能让 Galaxy Gear 运行一天。

不仅是三星,与三星同时推出产品的索尼和高通也曾因自己的智能手表而受到质疑,但这并不影响其进入市场的意义。

著名IT评论员陈永东认为,这些国际大厂商的进入是一个信号:以智能手表为代表的可穿戴计算设备开始流行,它们的进入将进一步推动这个市场走向成熟。

50万元连开一个模具都不够。

当行业巨头进入时,每个新兴市场都迅速变成红海。

对于大多数企业家来说,创业需要在巨头进入之前到达目的地。

映趣科技的强项是在通讯领域,但据映趣科技董事长王晓斌介绍,他们在智能手机市场没有机会,所以他们选择了智能手表。

6个月的时间,盈趣科技完成了产品规划设计、应用开发、产品制造。

今年8月8日,他们推出了首款智能手表inWatch。

今年年初,国科电子调整公司架构,剥离电子阅读业务,集中精力开发创新智能硬件产品。

9月11日,其智能手表GEAKWatch在京东开售。

据王晓斌和国克电子CEO顾晓斌介绍,可穿戴计算设备创业的门槛并不低。

比如,在资金方面,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不同,智能手表的零部件更加精细,模具成本更高,生产线不成熟,因此制造成本更高。

“如果你在可穿戴计算设备领域创业,只想打造一款在深圳华强北市场销售的产品,那么50万元的启动资金可能就够了,但如果你想做一款真正的可穿戴计算产品,而且要“把这个产品做成一个品牌,50万元可能连一个零部件开模具都不够。

”王晓斌说。

目前,国克电子在智能手表市场的投入已经超过1亿元。

顾晓斌认为,资金是该领域创业公司面临的最大问题。

在创业门槛本来就很高的智能手表市场,大厂商的进入会产生影响吗?在陈永东看来,三星等大厂商的进入会产生影响吗?使得可穿戴计算设备领域的创业变得更加困难。

在资金、渠道、品牌等方面,大厂家的优势明显。

如果初创公司想要成功,他们需要想出更好的想法。

更成熟的发展后,他们将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

“此前三星称Galaxy Gear的预售期为9月25日,但现在已提前至9月11日在京东发售——国自电子GEAKWatch也在同一天开始在京东发售。

” “对于这些大厂商的进入,我们没有什么压力,那是谎言。

”国科电子CEO顾晓斌表示,“当然,大厂商的进入并不意味着会给创业者带来灾难。

”可穿戴计算设备市场才刚刚起步,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容纳不同企业的发展。

”顾晓斌表示,“我们欢迎甚至希望他们进入这个市场。

在苹果制造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之前,没有人知道如何做到这一点?苹果做出来之后,大家开始有了明确的方向。

这些国际制造商的进入不仅可以为初创企业树立模板,还可以推动市场走向成熟。

在最近的发布会上,苹果并没有发布智能手机。

我们对手表产品非常失望。

我们期待苹果智能手表早日推出。

”生态链厂商态度保守。

市场上的智能手表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具有手机功能、可以独立使用的智能手表。

手表,例如inWatch;二是不依附于智能手机、具有各种独立应用程序的智能手表,例如GEAKWatch;第三,必须与智能手机配合使用的智能手表,例如三星的Galaxy Gear。

各家企业对智能手表的定位都有自己的理解,但如何让市场尽快成熟几乎是共识:围绕智能手表建立完整的应用生态系统。

“可穿戴计算设备的生态系统不是简单的App适配,而是一个结合了硬件、软件和云的独特生态系统。

”王晓斌说。

虽然大多数可穿戴计算设备都使用Android操作系统,但目前Android上的应用程序无法直接移植到可穿戴计算设备上。

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相比,可穿戴计算设备的形态各异,这给应用开发者带来了许多困难。

“比如智能手表的应用与智能手机的应用完全不同,几乎需要重新开发。

” ZAKER首席执行官李森和表示。

目前,ZAKER已与三星合作开发智能手表版ZAKER Reader App。

三星目前拥有70多个像ZAKER一样的合作伙伴,比如Evernote。

与智能手机相比,智能手表更多地依赖传感器技术、云服务等。

“在开发应用时,我们不仅需要考虑它的硬件结构和用户使用习惯,还需要考虑智能手表与手机、平板产品的交互方式,这与移动应用开发的思维不同。

”李森河说道。

陈永东同意这个观点。

他认为,智能手表应用不一定要以App的形式呈现,比如那些不需要下载安装就可以使用的应用。

目前,除了三星之外,ZAKER还与其他智能手表厂商进行合作。

在李森和看来,智能手表市场是一个新兴市场。

当市场成熟后再进入时,ZAKER就没有机会了,所以ZAKER愿意成为这个市场的第一批应用开发商。

不过,他对智能手表市场仍持保守态度:“现在我们还是抱着试水的态度,慢慢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