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HDM VR头显明年上半年前发布,进军中国基本确定:Oculus VR已在中国设立子公司; HTC在中国成立了子公司,并组建了专门的团队; PS4已经在中国发售,配件Project Morpheus的销量应该不是什么大问题。
这个时候国内还有机会做HDM头显吗?最近,我也和大鹏头盔创始人陈朝阳聊过这个话题。
作为VR耳机厂商,他们的产品DeePoon虚拟现实头盔正在京东众筹,他的观点颇具代表性。
除了DeePoon之外,该团队此前还推出了另一款类似Google Cardboard的眼镜盒。
DeePoon 已经在这个项目上工作了两年多。
现在该产品的一大亮点是可以适配 Oculus DK2 上的内容。
目前已筹集近万元众筹资金。
从2018年初开始,陈朝阳就开始制作行业应用的VR头显;两年前,创办现在的公司做DeePoon时,陈朝阳有几个考虑:一是虚拟现实终端丰富多样的趋势。
在陈朝阳看来,“在VR头戴设备领域,仅靠少数几个品牌是无法一统天下的,尤其是少数国外品牌无法垄断中国市场,也无法垄断全球市场。
而且,这三家公司的表现如何,还没有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检查。
“短期内,几家厂商仍会面临产能问题。
以Oculus为例,由于镜头产能问题,第一批可能只有几十万台。
目前DK2已经停产,原来的产品美元价已经卖到5000元以上,VR的发展势头越好,开发者就越需要靠近Oculus CV1耳机,目前国内外头显中,DeePoon是唯一一款。
与DK2兼容的是,最近的众筹中,很多支持者都是VR开发者。
另一个是行业应用市场,如果未来Oculus的产能能够跟上,VR的普及将会加速,行业应用市场。
大鹏正在做的事情会扩大,目前如果要玩三大厂商的VR,整套的价格至少要7000元,对于行业应用来说还是有点贵。
另外,这些大厂商不会为行业用户做定制开发和优化。
这样一来,价格较低、定制灵活的DeePoon在行业应用市场就具有了优势。
事实上,除了耳机之外,大鹏还在做其他相关业务。
目前,用户数量最多的是3D Bobo,一款用于播放环视内容的播放器。
后期这个软件也可以用于商业化。
此前我曾联系过另一位打算做头戴式显示器的VR内容创业者,他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一是现在VR硬件平台太多,适配成本太高,短时间内很难普及,阻碍了自己内容的落地。
还不如自己做,体验效果更好,价格更实惠,用硬件补贴内容。
退路也是行业应用。
公司有行业客户,不愁卖不出去。
最近在淘宝众筹的Laputa耳机的投资者也有行业背景。
在三大耳机发布之前,小公司开始生产面向消费者的耳机可能并不一定是明智的,因为市场还很小。
陈朝阳预计,今年两款产品的出货量可达1万台,但眼镜盒产品可能占比超过90万台。
但行业应用可能是一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