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CTO创业半年补了哪些坑?

时间:2023-03-17 18:45:25 科技观察

转眼间,我加入这家初创公司已经半年了。六个月来,我每天都在兴奋、鸡血、疲惫的状态中度过。我最近很累,腰酸背痛,脖子也痛,但这是虚伪的胡说八道。既然选择了创业,就不要在意这些肤浅的感受。能做到就尽量做好,做不到就放弃,走人。我们不是大佬,也不是名人,不能为了名利而哭诉自己的辛苦。我做了以下几件事:首先,我重组了产品技术设计团队,引入了几个优秀的合作伙伴。其中有几个在上市公司可以达到总监级别的产品技术小伙伴。其次,参与公司战略的制定,根据公司战略制定产品战略和打法,明确未来3个月、半年、一年的产品目标。三是梳理产研流程,构建敏捷研发和发布体系,用工具推动团队数据驱动思维的转变。终于,在过去的六个月里,在c端,用户量增长了10倍,公司内部的支持产品也走上了正轨。以下是我的一些体会:1.技术架构要与业务紧密结合。公司发现团队已经在使用微服务架构,基本属于一个子功能,一个微服务。服务器团队人数不多,微服务却有几十个。在过去的六个月里,我们对大约10个无用的微服务进行了切割和合并,并从业务角度重构了我们的服务架构。服务重构前:服务重构后:重构主要解决以下问题:服务耦合,通用服务与服务没有过多划分,服务治理和维护成本高,用户服务没有统一入口,管理混乱分层,没有以业务为导向的分层思维重构的服务体系,应该能够支撑公司未来两年业务的发展。并且我们在优先支持业务需求的前提下,完成了整个服务重构。2、C端产品需要单点突破做产品。选择做什么比选择不做什么要容易得多。刚来公司的时候,大家还在做新的功能,有着非常宏伟的计划,但是产品存在以下问题:没有数据驱动的习惯。日活跃度和月活跃度保持半年不变。好的产品战略和公司战略没有紧密结合。经过与团队成员一周的聊天和思考,我们制定了C端产品的六个月计划。这个为期六个月的计划明确了北极星的目标,即在产品的后续每个月甚至每周都专注于模块和数据改进。这样可以让团队在每个阶段进行单点突破,有一个整体的大目标,围绕大目标快速迭代。前2周,我们反复试验产品下载率和注册率。基本上我们一周做了4个小版本,两周内产品下载率快速提升1.5倍,产品注册率提升2倍。这样,同样的发货量,我们的新注册量增加了3倍。然后,我们很快将注意力转移到提高激活率和留存率上。几个版本之后,激活率和留存率都有了明显的提升。如果你有足够的专注力和专注力做c端产品,更容易取得突破性的效果。3、内部系统产品的效率首先要说的是:很多创业公司的产研团队都被复杂的内部系统产品拖死。内部系统产品的研发要注重效率和效果,首先要解决业务的痛点。对于创业团队来说,超出业务需求和业务规模的内部制度设计是致命的,但现实中做这种规划的团队很多。我认识的一个创业团队对后端支撑系统做了一次大改造,时间估计3个月。结果这个项目只用了半年时间就完成了,占用了公司80%的产研资源。结果,对业务的支持严重跟不上。在过去的六个月里,我们也面临着大量的内部系统重构和新需求。这方面的经验总结如下:首先要深入理解业务流程和细节,找出真正的痛点,然后一步步快速、稳健地满足业务方的需求。创业团队要控制想法,完善内部制度。用短平快的方式满足业务方的需求。4.学会时间管理时间管理是一大痛点。相信每个人都可能有这样的经历:每天忙得像狗一样,却感觉没有任何产出,没有任何提升。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好像没什么成就。归根结底,这是时间管理的问题。我的经验是不断梳理自己工作的轻重缓急。虽然我们每天都很忙,但工作一段时间后,你回过头来看,可能80%的工作都是无效工作,真正给你带来进步的可能是一两件事。那些既不能给公司带来更大收益,又不能给用户带来价值提升和“升级”的工作,就可以被视为“伪工作”。想清楚什么是最重要的,什么是项目组的重点,把大部分精力花在解决这些关键点上。关键点解决后,你会发现那些小问题可能会自动消失。5.用户群体研究对于产品经理来说,最重要的技能是什么?不谈方法论,不谈产品架构体系,最重要的是了解你的用户。当然,如果你是你产品的目标用户,那就容易多了。但是,还是有很多产品经理,即使是在自己是用户的产品领域,一开始设计产品的时候,立马就变成了“正式用户”,站在自己的产品架构的角度来看产品,完全忘记了视角用户。不了解用户的后果是毁灭性的,所以我们非常重视用户群体研究,在这个维度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如定期的用户电话回访、产品体验官群、用户反馈分析回访、用户行为的详细数据分析等。一般情况下,我们自己的需求很容易被发现,但是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应该能够站在用户的角度去思考:我们发现的需求是真实的还是虚假的,刚性的还是弱的,还是高频需求还很低-频率需求。发现产品的这些特点,是产品经理的一项优秀能力。这种能力是在工作和生活中日积月累积累起来的,也可以通过大量的用户群体研究快速提升。产品经理往往自以为是,认为自己的东西很完美,自己认为的就是对的。但是,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不仅要站在产品架构的角度去思考,更要站在用户的角度去思考。6.团队文化建设建设团队不仅仅是招到合适的人,更重要的是凝聚人才。将人们凝聚在一起的是团队文化。刚来公司的时候,发现团队氛围不太对,技术团队更像是一个外包团队。产品团队对公司业务流程的了解也有限。在过去的六个月里,我们先是统一了战略大方向,然后通过不断的思考和讨论激活了团队,给了每个团队成员足够的授权。每周我们也会组织各种专业的分享活动和产品头脑风暴会,尽量做到信息透明,让每一位小伙伴都参与到建言献策的氛围中,同时让每一位团队成员快速成长尽可能。另外,我们让团队的每一位成员养成数据驱动的习惯,大家在衡量工作成果时首先想到的是数据验证。无论是c端的用户数据,还是端到端发布的数据,还是技术各种优化对应的数据。让团队形成用数据说话的习惯和思维方式。以上就是我这六个月来填坑的小总结。填坑使人快乐,使人进步。估计以后还有很多坑等着我去填,在填坑的路上继续快乐的奔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