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的迷茫,再也找不到词语来形容时间过得有多快。两年前的这个时候,我还在二三线城市南宁找工作,投简历,等面试,等通知,等offer,然后入职。我清楚地记得,2017年,我投了n+3家公司,一共面试了3家公司。第一家公司是两清区的一家大型医疗机构,我在阳东(相当于浦东新区和闵行区)。第一次面试通知,我是和领队一起开车去的(领队家在南宁,有房有车自然)。两人同时去,因为我们大学的时候是一个团队。我们用国内的mui框架开发了一款二手app,获得了一些奖项和荣誉。采访中,两人分别进行了采访。结果可想而知。一位女经理告诉我们,她一定学到了很多东西,但她觉得学校是野鸡大学,基础不是很好,就给及格了。第二家公司是一家50人左右的公司。它的办公室位于金湖广场的一个小区域。房间的墙壁是敞开的,满满的都是策划、设计、开发……面试是在一个小会议室里进行的。一个前端开发专家,一个项目经理。项目经理一脸凶相,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很不友善。技术问了一些问题,htmlinline块级标签,css布局,mui跳转页面数据传输等等……结果很明显,双方都不合适。后来回出租屋闭关了一个多星期自学(其实就是在等面试,快崩溃了,也没通知。。。)。第三家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据说全国都有项目组。还好我的面试官是一个设计改造的项目经理(面试那天技术达人不在,只有一个人负责前端)。就是一堆关于我学校的事情,做过什么兼职,拿过什么项目,拿过什么奖。面试官认为我是一个积极向上的年轻人。一直以为公司会安排我进行二次面试,没想到居然拿到了offer,并安排一年后入职。第一份工作刚毕业没多久,女领导就来了。老员工老油条都被女领导辞退了。我刚好是实习生。女领导跟我说我之所以能入职是因为我长得可爱(面试的时候我一直跟面试官说我推荐组长,因为组长比我强,经过这么多采访中,我是唯一一个穿白衬衫打领带的人,喜欢(不)分享(摇)清(亿)流(荷花))。入职没想太多,有不懂的赶紧问。我一开始做的是传统的html+css+jQuery。遇到了一大堆问题,原来jQuery绝大部分不能和native混用。最糟糕的是,我进公司一个月后,大牛就离职了。具体原因是我和产品经理吵架了。大牛的技术真不错,对swift、oc和很多前端框架都很熟悉。走的时候还安排了一个刚培训出来的学长(后来才知道跟我同校,比我大一岁。)。就这样,搞了一年HTML+CSS+jQuery,练了半年,转正了半年。途中学习了流行的Vue,觉得现在前后端不分离的旧MVC模式,自己的奋斗会影响个人发展,所以约了同学,和我一年后离职,上海见。初到上海,2018年5月加入八佰伴,一名女高中生,在上海闵行从事前端开发。听说我来上海,她就推荐我去他们公司。我不记得笔试题了。很多面试题都是从网上摘抄来的。。。),结果没通过。女同学很伤心。面试前,她说以我的能力可以进去。然而,面试只是一种形式。告别女同学,霍拉拉带着她远走浦东广兰路。答应来上海的胖哥,在地板上干了一个多星期,重做简历,打印简历,递交简历,等待面试,等待通知。一年前用的是区域人才网,这次用的是老板直招。公司职位确实很多,但是回复的很少(出租屋倒塌,迷茫感油然而生)。后来一天之内接到了两份面试通知,上午八佰伴一份,下午浦店一份。八佰伴是一个还在组建中的开发团队。据说这家公司背景强大,是一个集团。一方面很舒服,使用的技术栈也符合团队的要求。浦店是一个在商住公寓工作的小型办公团队,开发管线中不到20人。第二天,我就收到了八佰伴的录用通知。那天晚上太激动了,点了烧烤外卖和肥宅水,喝了!八佰伴呆了4个月,做的是一个电商项目。外包的angular2.0项目被收回,我一个人(其实前端就我一个人,因为一些原因,合适的技术专家都不愿意来)负责整个项目的重构。恰逢其时,vue全家桶+vonicUI+websocket+rem从零开始。中间遇到了很多坑:websocket无故自动断开,无法实时更新数据(后来发现是后台配置的问题,具体原因忘记了,以及我记性不好)。vue项目配合swiper做轮播图,build时出现转码问题(后来发现是swiper版本问题)。Vue-router默认的hash方式是微信分享的路由配置问题(具体解决方案忘记了)。Vue组件重新进入列表界面,发现倒计时在跳动(后来用destroyed解决了)。……问题太多了,不仅是个人,更多的是团队。没有好的leader,没有正规的开发流程,开发人员天天做自己的事情,缺乏测试阶段,缺乏沟通方式,缺乏对项目进度的把控。感受瓶颈期,是时候寻找跳板了。年底,悲剧开始了。周末,校门前一家理发店的老板给我发微信,说我表哥在上海开了一家公司,想找开发团队,高薪要我们去。在拼凑和南挖之后,我们终于组建了一个技术开发团队。安卓、iOS、后台一应俱全。结果合作了一个月,发现一家穷公司,没有融资,就找借口炒了我们(结论:千万不要跟朋友开公司,合作,不然就是泡沫涉及利益)。2019年,年纪轻轻就下岗了。仿佛又回到了最初的起点。重写简历,投简历,等通知,等面试。2018年,只有一个字,波折。我在一年内换了三个公司。虽然公司不同,但环境基本没变。每个公司独立承担项目。我渴望的是一个成熟的团队,可以学习东西,发现自己的不足。团队内成长的环境。不过不管怎么样,新的一年已经开始了,希望你们好好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