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才刚刚开始,Google Glass停产的消息就给行业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
作为可穿戴行业的头号明星产品,谷歌眼镜的诞生一度被视为前所未有的突破,并被寄予厚望来点燃可穿戴设备市场。
近两年来,可穿戴设备几乎成为智能硬件和互联网领域最热门的关键词之一。
众多可穿戴设备厂商推出了琳琅满目的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等产品,但都没有真正撬动大众消费市场。
如今,谷歌眼镜从高坛跌落,这对喧嚣的可穿戴市场来说是一个警告:可穿戴设备市场还有春天吗?谷歌眼镜的停产源于多种原因。
谷歌方面表示,这是因为谷歌眼镜研发团队的技术还不够成熟,未来可能无法满足市场更新的需求。
从消费者的反馈来看,价格过高、应用缺乏、续航不佳、分散注意力、侵犯隐私等问题让谷歌眼镜被贴上了“好但没用”的标签。
最严重的问题可能是侵犯隐私的公众压力。
许多人对谷歌眼镜带来的隐私问题表示担忧,以至于一些公共场所禁止使用它。
归根结底,谷歌眼镜的失败在于产品很酷,但用户体验不好,导致用户粘性差,难以坚持使用。
在喧嚣的可穿戴设备市场中,谷歌眼镜的问题实际上相当普遍。
一方面,由于技术不成熟,可穿戴产品还存在诸多不足;另一方面,可穿戴设备厂商盲目跟风现象严重,产品雷同。
艾瑞咨询发布的报告显示,目前市场上的可穿戴产品主要包括休闲娱乐、运动健身、医疗可穿戴三大类。
休闲娱乐类可穿戴设备大多具有娱乐功能;运动健身可穿戴设备的主要功能是运动追踪;医疗可穿戴设备的主要功能是基本体征监测和慢性病管理。
可见,目前可穿戴设备的功能同质化比较严重,没有能够引爆市场的杀手级应用,对消费者来说还缺乏真正的吸引力。
数据显示,可穿戴设备3个月内流失率高达87%。
目前,可穿戴市场仍处于培育阶段。
当消费者尚未形成使用习惯,对可穿戴设备接受度不高时,同质化的“鸡肋”产品往往会挫伤消费者求新的兴趣。
虽然消费者对可穿戴设备并不太感冒,但可穿戴设备市场的“虚火”却一直不旺。
有人呼吁可穿戴设备市场出现大爆发。
越来越多的制造商正在大力投资可穿戴设备。
。
在目前的市场形势下,盲目进入可穿戴设备市场或许会成为下一个牺牲品。
可穿戴市场应该“救火”。
厂商需要看清当前发展的瓶颈,做出真正满足消费者需求、提供更好用户体验的差异化产品,才能成为成功的淘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