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79元手环褪去了长期以来笼罩智能手环领域的高贵光环,让人们看清了那些标榜高端的功能其实是可以实现的以低成本。
前者的“狼”还没走,后者的“虎”却来了。
百度近日宣布推出智能手环开源解决方案,据称可以将手环的成本降低至8美元,进一步打破智能手环的基础价格。
百度此举有何用意?未来智能手环将走向何方? 百度开源云智能手环解决方案是什么?百度云智能手环开源解决方案基于Apache2.0开源协议。
免费开源整个解决方案,包括硬件原理、ROM、通信协议。
还提供免费使用APP和云服务。
该方案不仅可以实现运动记录、睡眠记录检测、时间显示、来电提醒等常规功能,还集成了百度健康云服务,为用户提供基于数据集成的衍生健康服务。
基于该解决方案,制造商只需进行产品的外观、属性、结构等工业设计,即可在极短的时间内推出智能手环。
百度的解决方案类似于手机CPU制造商联发科和高通在智能手机行业推行的“交钥匙”解决方案。
手机制造商可以通过其开源硬件和Android开源软件快速推出低价智能手机。
百度开源手环的逻辑和野心。
从表面上看,百度开源云智能手环解决方案是为了帮助硬件厂商以极低的成本快速进入智能设备市场。
其背后的逻辑是:目前的智能手环功能有限但价格昂贵,难以“飞入寻常百姓家”。
不过,从百度搜索数据来看,人们对智能手环的搜索量长期居高不下,并且正在快速增长。
因此,百度希望通过开源的“交钥匙”解决方案,以极低的价格引爆市场,从而从中获利。
有趣的是,百度的决策逻辑来自于其搜索引擎的流量和大数据,而其最终目标,或者说野心,就是回归流量和大数据。
交通很容易理解。
百度的主营业务是流量业务。
流量可以转化为商业收入,智能手环未来有望成为移动流量的主要用户。
在2018年百度世界大会上,百度首席执行官李彦宏预测,语音和图像搜索将在5年内超越文本搜索。
智能手环等智能可穿戴设备负责贡献语音和图像搜索量。
但相比之下,百度对大数据的渴望就更大了,因为智能手环记录的用户运动、睡眠等数据,关系到潜力无限的庞大健康市场。
这一切都已经在百度智能健康设备平台Dulife的规划之中。
Duilfe是一个集成百度云服务的平台,包括健康数据存储、分析、处理、展示以及用户所需的定制化健康云服务。
由此可见,百度的野心不仅限于运动、健康等时尚健康数据,还包括血压、体脂、心电图等医疗健康数据。
然而,目前的智能穿戴设备在测量精度方面仍存在较大问题。
简单的距离测量、计步等功能尚未完善。
他们距离进入要求更高的医疗健康器械市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走。
8美元解决方案对市场的影响百度开源智能手环解决方案最引人注目的可能是其极低的成本——低至8美元,约合49元,比小米手环还便宜,这被称为最低价格。
整整低了30元。
纵观百度Duilfe平台已上线的几款智能手环,价格最低的是Fashioncomm手环,售价为1000元,另一款类似设备的售价也在1000元。
看来,这与百度宣传的49元底价相差甚远。
但这仅仅是开始。
未来,随着更多手环厂商的加入,价格将会直线下降,这将带动整个智能手环市场的平均价格达到非常实惠的水平。
过去一段时间,价格从几百到上千的智能手环销量惨淡。
最重要的原因是普通用户还没有接受这个新事物,不愿意花超出心理承受能力的钱去买一个。
为未经认证的物品付费。
参考中国Android智能手机的增长轨迹,不难发现低价是培育市场的最佳途径。
小米79元手环一亮相就吸引了大部分关注,证明低价策略在手环领域同样奏效。
百度“8美元”开源智能手环解决方案也一定会走这条路。
还是指智能手机市场,我认为智能手环市场也会经历类似的轨迹:依靠大量1元以下的入门级设备开拓市场,然后发展到中高端终端产品,催生了一些有价值的品牌。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健康市场巨大,像百度这样的系统平台厂商注定是大赢家。
广大手环厂家必须积极谋划,避免沦为单纯的“打工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