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发改委等11部门发布公告《关于整治虚拟货币“挖矿”活动的通知》,宣布将虚拟货币“挖矿”活动正式列为淘汰行业。预告一出,立即在币圈引发“地震”。当天虚拟货币全线暴跌。比特币和以太坊在几个小时内暴跌近10%。多家虚拟货币交易平台宣布暂停中国大陆业务。火币表示,年底前将完成中国大陆现有用户的退出。币黑、BiONE等平台直接选择了停止运营。之所以立竿见影,是因为新政策发出了两个前所未有的重要信号。一是建立多维度、多层次的风险防范和处置体系。对虚拟货币交易和投机活动的监管,将不再是一个部门的单一职责,而是由多个部门综合实施。金融管理部门、网信部门、电信部门、公安部门、市场监管部门将密切配合,在切断支付渠道、处置相关网站和移动应用等方面落实系统性政策。依法,加强相关市场主体登记和广告管理。为防范和应对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监管“网”正在密织。二是将虚拟货币及相关经营活动明确界定为非法金融活动。包括开展虚拟货币兑换、做市、中介等相关经营活动被列为非法金融活动;向我国居民提供服务的境外交易所被列为非法金融活动;普通人参与虚拟货币投资交易活动也存在法律风险。这说明币圈不是法外之地,利用虚拟货币进行非法交易的“灰色空间”越来越窄。至此,虚拟货币监管从聚焦某个环节上升到顶层设计,全方位扑灭虚拟货币炒作“虚火”的监管框架正在逐步形成。我国进入虚拟货币常态化监管新阶段。事实上,我国对虚拟货币的监管一直保持着高压态势。特别是今年以来,央行等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明确虚拟货币不具有法定货币地位,禁止金融机构开展和参与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清理取缔境内虚拟货币交易和代币发行融资平台,取得积极成效。之所以对虚拟货币造成沉重打击,是因为相关的投机活动风险极大。虚拟货币的高度匿名性和去中心化性,极易滋生赌博、非法集资、诈骗、传销等违法犯罪活动,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同时,还存在洗钱、资产转移等问题,扰乱经济金融秩序。秩序,给国家金融监管体系带来挑战。虽然国内首次代币发行(ICO)在严格的监管和打压下几乎已经被淘汰,“挖矿”活动也逐渐平息,但由于创造财富的神话,相关交易炒作活动仍屡禁不止,并且虚拟货币涨跌互现,回潮剧不时上演。监管层的这次重拳出击,再次彰显了“一锤到底”的决心和态度:虚拟货币打压从未过去,绝非心血来潮,更有针对性的监管措施在路上.由此看来,虚拟货币炒作该告一段落了。有的还在坚守“比特币信仰”,期待搭上“币圈”快车一夜暴富;“你也可以完全放弃挣扎,在不留死角的全方位严监管下,虚拟货币炒作的‘过山车’终将走到尽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