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20世纪90年代虚拟现实市场短暂繁荣的背后

时间:2024-05-22 19:56:28 科技赋能

虚拟现实是现在最热门的新技术之一,但我敢打赌如果你是90年代的青少年,你可能在一些游乐园体验过虚拟现实,尽管当时还很年轻。

投入几个游戏币,走进封闭的“太空仓库”,戴上两倍于头部大小的重型头戴式显示器,你就会回到“侏罗纪时代”或者进入“机器人大战”的世界,三分钟后,你会回到现实,回想起那些现在看来简单,但当时却无比震撼的沉浸式体验。

这是Virtuality推出的大型虚拟现实游戏机系列。

Virtuality 由拉夫堡大学的 Jonathan Waldern 博士创立。

它从 20 世纪 80 年代末到 90 年代初开始开发虚拟现实娱乐系统,并最终在 2009 年投放市场。

它们呈现的并不是真正的游戏体验,因为操作部件不多,所以更接近于一部身临其境的短片。

正是因为这种形式,注定会失败。

从卖点来看,大型游戏厅在20世纪90年代更为流行。

无论是格斗、赛车还是射击游戏,其可玩性远远超过了3分钟的观看娱乐设施。

其次是价格。

由于成本较高,虚拟现实娱乐系统的价格通常也比较昂贵。

同时,参与度低,无法实现可重复的体验。

对于用户群体相对固定的游乐园来说,盈利能力显然有限。

于是有一天,我们发现游乐园里的虚拟现实娱乐系统突然消失了。

Virtuality也采取了一些补救措施,比如推出卡车、警车、推土机等模拟驾驶游戏,但显然与游戏公司的专业大型街机游戏相比,可玩性不够。

最终,20世纪90年代的虚拟现实市场从短暂的繁荣走向了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