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虚拟现实普及背后,这7个问题需要解决

时间:2024-05-22 19:38:25 科技赋能

近段时间,无论是科技领域、娱乐领域甚至成人领域,都在讨论虚拟现实的话题。

即使在今年的SXSW上,虚拟现实也成为了最受关注的焦点。

无论是旧金山还是硅谷,众多科技公司都誓言要在虚拟现实领域大展拳脚。

但是,如果我们静下心来看看,就需要思考一下了。

虚拟现实的前景真的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广阔吗?只要看看过去几年的3D电视就可以了解技术领域的变化速度。

随着今年虚拟现实技术开始蓬勃发展,有七件事值得思考。

  1。

这个过程不会一帆风顺。

经过几年的发展,虚拟现实现已开始进入上升期。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这个概念很早以前就出现了,而且也陷入了低谷。

首先,普通消费者对虚拟现实技术的期望远高于现有技术所能达到的水平。

比如谷歌的Cardboard,受到很多人的青睐,但我们体验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很容易被扔到一边。

至于更高端的,无论是HTC Vive、Oculus Rift还是索尼PlayStation VR,虽然技术要复杂得多,但它们仍然缺乏全分辨率的显示设备来呈现给用户。

目前,虚拟现实产品依赖于消费者的好奇心而不是真实的购买需求。

2、头盔的各种问题。

几乎所有主流的虚拟现实设备都采用非常笨重的头盔形式,不仅笨重而且佩戴起来也不舒服。

另外,它们也非常昂贵。

面对铺天盖地的营销活动,很多人在花费数百美元后很可能对视觉和听觉效果感到失望。

例如,基于智能手机的Gear VR设备,效果并不理想;而HTC Vive等产品仍然受到线缆的束缚,这些都是影响沉浸式体感体验的主要原因。

虽然这些技术问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得到解决,比如更高分辨率、更轻的头盔和无线技术,但具体需要多少年的发展,没有人能给出一个大的答案。

还有一句题外话,那就是长时间的游戏确实非常消耗体力,所以能够与游戏内容互动的虚拟现实座椅也会更有前途。

3.大多数虚拟现实并不是真正的虚拟现实。

虽然我们可以看到三维内容,但实际上这些内容并不纯粹。

大多数图像都是由 2D 图像合成的,而不是真正身临其境的视觉体验。

随着时间的推移,立体相机技术将会不断发展,真光场相机技术将会成熟。

这些将对真正的虚拟现实提出更高的制作要求,包括两倍的拍摄信号传输带宽以及更强大的虚拟现实拍摄和信号处理。

另外,对于很多人来说,长时间进入沉浸式体验环境后,仍然会感到疲劳。

4、动画内容为主。

由于种种原因,基于动画的3D体验比真实图像更容易带来沉浸式体验,这意味着虚拟现实目前的应用领域是游戏。

为什么这么说?首先,像《恐怖谷》这样的游戏虽然半贴近现实世界,但在很多场景上仍然存在明显的缺陷。

另外,像电影《极地特快》这样的2D和3D混合的作品中,虽然效果很接近现实,但还是让人感觉有些不舒服。

至于虚拟现实领域的探索,目前还只是虚拟人物、外星人、机器人甚至僵尸等虚拟世界的体验。

对于现实环境的探索,显然目前的技术还不成熟。

5、需要优秀的剧本。

不管是什么技术,想要让人身临其境,除了技术之外,优秀的剧情和剧本也是必要因素。

消费者需要真正令人着迷的技术。

与技术的进步相比,虚拟现实产品的场景设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至少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看到像《公民凯恩》或《火车大劫案》这样的经典桥梁。

6、音效不佳 声音和音效是虚拟现实领域中经常被忽视的元素。

事实上,从某种角度来看,声音和图像对于虚拟现实来说同样重要。

当我们转头时,周围的环境声音也应该发生变化。

不和谐的声音可能会破坏我们的沉浸感,让体验变得不那么身临其境。

已经有一些有趣的工具可以为虚拟现实环境提供更合适的声音,但如何将它们真正与当前环境融合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7、联网 如今的虚拟现实设备几乎都是离线体验,就像最初的单机游戏一样。

虽然效果很好,但很难与家人或朋友分享你的经验。

每个人都只是在自己的小房间里享受着属于自己的“幸福”。

如果想要某种媒体技术取得真正的成功,社交和分享是其蓬勃发展的基本要素。

构建共享空间是虚拟现实技术发展的重要机遇。

我们希望找到更多的虚拟现实家庭影院平台,可以让多人同时体验同样的兴奋,让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用户在虚拟现实中共同创造社交和情感交流。

然而,成本、网络时延、带宽和基础设施建设都将成为推动这项技术发展的瓶颈。

虽然单独体验很有趣,但我们相信与大家分享相同的体验才是虚拟现实技术进一步发展的最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