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专访卓越孟锡东:“主动式”APM更贴近中国本土需求

时间:2023-03-16 17:31:06 科技观察

2015:APM在中国的元年繁荣给APM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其实早在2008年,国外很多互联网企业就已经开始使用APM解决方案,这并不是一个新概念。那为什么直到2015年在国内,人们才突然觉得APM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并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呢?APM如何改变了企业的运维管理?带着这些疑问,记者对北京碧丽宏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CTO孟锡东进行了专访。让我们跟随孟老师一起一一解开这些谜团。博瑞董事兼CTO孟锡东,博瑞创始人,博瑞董事兼CTO,全面负责博瑞的战略规划和运营管理。2008年1月,孟锡东离开乾隆创办博瑞。经过七年多的发展,博瑞已发展成为国内AMP应用性能管理的先行者。为什么首先从管理的角度需要APM。技术部门是任何公司的最后一道防线。一个公司的技术部门,有研发、运维、前端开发等不同的模块。出现问题,比如用户无法访问,基本都是先求助于运维。但是很多问题与运维无关,不仅延长了整个问题的解决周期,甚至可能会加重问题的严重性。孟锡东告诉我们,虽然企业会有多个监控系统来监控业务。但它基本上是在防火墙内部进行监控,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解决方案。我们所有的监控系统都认为主机的建设有了保障之后,整个系统就是好的。但不能直接获取真实客户访问时产生的数据。实际的网络情况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这也使得监控??到的数据和真实的客户访问数据存在差异。APM之所以能解决问题,是因为它把以往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从“经验主义”转变为真正用数据说话。APM将业务运行性能的波动转化为可量化的数据,客观反映我们的技术水平,帮助运维人员准确知道问题出在哪里,而不是靠猜测,大大提高了解决问题的效率。从操作的角度来看也有好处。孟锡东将APM的作用描述为“增收节支”。通过APM提供的数据,运营商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真实客户支持拜访情况如何,从而判断客户在哪些方面对当前产品没有问题。至少在做宣传和活动之前测试一下自己在这些方面的访问是否有问题,以免浪费钱。这对运营有很大的帮助,对应用的业务推广效率有更高的保障。APM可以帮助进行竞争产品分析。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会有竞争对手。当然,博瑞需要知道现在的竞争对手是什么情况。孟锡东介绍,通过APM数据,我们可以知道很多技术数据,比如CDN的使用情况,机房的大小和位置等,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技术的整体情况,非常对我们有价值。综上所述,APM不仅仅是简单的为技术人员提供管理工具,更是对整个互联网业务形态的推动。无论从技术运营、产品运营,到整个系统,每个环节的工作都会有更好的效果呈现。既然APM方案有这么多优点,为什么至少目前还没有看到它被国人广泛接受呢?说到这里,孟锡东为我们提到了APM“主动与被动”的概念。#p#主动和被动:APM的两种模式我们应该如何理解APM的主动和被动?孟锡东特别提到,passive可以理解为“侵入式”,对应active对应的是“非侵入式”。.目前我们看到的大多数APM解决方案都是被动的,也就是侵入式的,就是在你的服务器和你的系统上安装东西,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探针”。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当出现问题时,可以及时发现,定位问题。这种方式在国外比较容易接受,但至少目前国人还没有那么豁达,只关心在自己机器上安装“探针”的风险?这种风险可能来自于各种同级别的风险,所以还是比较难以接受的。另外,需要对方技术人员的配合,将相应的程序植入您体内,采集性能数据。主动监控可以有条不紊地发现和分析生产环境中的问题,并有效地应用优化。被动监控发现的问题往往隐藏在生产环境中,只有在触发特定应用组合或用户访问行为集中时才会暴露出来。正是因为这些方面,博瑞决定将目光投向有源APM领域。孟锡东认为,这其实是一种观念上的更新,因为主动APM是自上而下解决问题,更轻量、更快速。例如,当用户访问一个网站时,不管底层是什么,只要网站在合理的时间内正常打开就可以,如果打开慢,那就是被认为是一个问题。这和用户体验是一样的。所以,活跃的APM确实是最贴近用户的,它收集的数据是最真实的用户。但是在定位问题的时候,你可能会误入歧途,或者陷入黑箱,因为我没有在你的服务器上安装任何东西,所以我不知道你的服务器当时是什么样的。因此,主动式方法在定位问题时,是用“块”而不是“点”来定位问题。但这种监控方式在国内现有技术领域更容易被客户接受。但这并不意味着会影响问题的监控和解决。孟锡东举了一个形象的例子,“就像我们做血液检测,看你监控的细致程度,每个都有类似的备选方案,看你想不想知道外部用户的真实访问体验。什么是喜欢吗?我也想知道我支持的应用程序运行的代码是什么?看他最后要达到什么效果,如果改成定位有什么区别。可以简单的通过一块数据,或者它可能非常复杂看看这个东西。”对于如何判断一个APP好坏,博瑞有以下几个主要指标。首先是访问的可用性;二是传输速度或整体耗时;此外,还看一些技术指标,如响应耗时、连接耗时等。从后端的角度来看,每种技术代表不同的系统。例如,连接时间可能与网络和服务器资源有关,响应时间可能与代码质量和服务器有关。通过对这些“块”问题的定位,可以有效诊断出问题的位置。孟锡东和博瑞之所以主打主动APM,与其明确的市场定位密不可分。前期,博瑞将整个客户群体定位在顶级客户。这些客户对自己的业务数据和系统非常敏感。即使我们帮客户定位故障,优化应用,客户也不愿意只为我们使用一些应用衍生的数据。开放性,不聚合内外部数据,降低了定位问题的效率,因此客户不太可能接受被动的APM方案。此外,博瑞在大数据技术方面非常专业。ProactiveAPM使用数据来诊断问题,对数据的准确性要求很高。大数据技术可以很好的清洗数据,也可以计算出更多有价值的信息。比如博瑞有一款产品,可以将中国全网的监控数据聚合成一张网络地图,可以实时了解中国全网的拥堵情况。产品,不可能靠原有的数据库来实现。如果没有大数据技术,支撑这个平台会非常困难,无法为客户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数据。非常可贵的是,博瑞更加开放。通过博瑞有源平台,他们可以掌握更多其他维度的数据,比如哪个城市、哪个省的3G上网质量最好。这些数据可能对其他一些行业有意义。他会把这部分数据开放出来,为别人创造方便。如果能够在同行业之间或者产业链上下游之间发布更多的公共监测数据,我们APM的产业价值会更加可观。未来APM市场发展趋势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创业团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相信会有更多的创业团队加入APM领域。此外,PaaS的发展也给APM市场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对于APM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孟锡东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我欢迎更多的公司去做,这个行业的公司越多,越能证明这个行业的规模。”孟锡东对新竞争者的问题表示欢迎,同时对博睿在APM领域的竞争优势表示了信心。他提到,因为APM的技术门槛比较高,尤其是主动式APM,不仅需要通过长期实践来验证服务质量,还需要有非常强大的企业实力,因为最麻烦的是活跃的APM将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监控网络的内部部署,监控网络的动态运行和任务调度等,这是一个巨大的门槛。这也是博瑞在APM领域的核心竞争优势。“APM市场巨大,我们还是希望有更多的创业团队进入这个市场,共同推动该领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