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周鸿祎为何敢放“小水滴”免费?

时间:2024-05-22 19:21:32 科技赋能

日前,一场“寻找中国创客”活动拉开了免费智能硬件的序幕。

活动现场,周鸿祎宣布智能相机“小水滴”将真正变得“免费”。

于是,硬件免费模式、硬件免费时代即将到来等话题开始出现。

作为一家生存在资本世界的企业,赚钱是其天职。

那么,周鸿祎打算用免费的智能云摄像头做什么呢?世界上真的有免费的午餐吗?   利润是企业的根本。

自古就有“天下喧嚣皆为利,天下喧嚣皆为利”的说法。

可见,人类历史发展以来,人性和商业的本质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

那么,作为一个商人,周鸿祎为什么要让自己花钱制造的“小水滴”免费呢?是不是因为这个产品他还处于开发初期,还没有想清楚如何让产品通过自己的销售来赚钱?是不是对这款相机的销量没有信心?还是只是摆弄转移支付?也许,事实并非如此。

因为以转移支付为例,这与之前的免费杀毒软件模式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杀毒软件可以一次性投入研发后,将杀毒程序发布到网上供用户下载产品时,复制杀毒程序的成本为零。

这时候,随着越来越多的用户利用,你就可以利用庞大的用户数,通过广告来收钱。

但对于免费的硬件产品来说,根据会计准则,每笔免费支付都是固定成本支出。

这个时候,要想在财务报表上实现盈利,至少需要两步:一是从用户身上赚回固定费用的成本,二是继续拔毛才是真正的利润。

免费只是一场营销秀 周鸿祎多年的美国资本市场经历显然让他深刻认识到,描绘梦想是必要的,但赚钱才是硬道理。

因此,“小水滴”提供的“免费”并不是公益,而是一场“营销秀”。

原因很简单。

如果周鸿祎拿下这款相机,按照其官方定价发布的话,显然会和现在的情况有很大不同。

首先,“小水滴”并不是什么花哨的东西,它更像是过去附加在PC上用于聊天的摄像头。

至于这种聊天摄像头,如果打开天猫搜索,价格基本都在50元以内。

所以,可想而知,一个技术亮点不足、销售定价过高的产品,要销售起来有多么困难。

其次,“小水滴”还面临着小米IPcamera远程智能高清网络摄像机WiFi夜视摄像头元素的竞争压力。

此外,这款搭载云平台服务的智能相机在使用过程中技术性能是否稳定仍是未知数。

所以,从常规的产品销售方式来看,搭载云平台智能摄像头的“小水滴”想要真正进入商业应用,首先必须对其产品进行大规模测试,这意味着它需要寻找一些用户参与此测试过程。

此次测试过程并不是简单的产品试用,而是至少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摄像头硬件产品本身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场景;二是云平台的使用性能;第三,硬件接入云平台。

以及云平台和用户之间的使用体验。

如果像往常一样邀请用户参与如此复杂的测试活动,不仅是免费向参与产品试用的用户提供产品,而且为了增加试用用户的积极性,保证试用信息反馈的真实性,额外不可避免地需要向用户付款。

一定的福利费或礼物。

所以,如果这个产品没有测试就直接销售,从消费者心理的角度来说,付费过的用户和没有付费过的用户的包容心理是完全不一样的。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用户花100元购买了这款相机,而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该产品并不像宣传的那么好,并且经常在云端遇到各种问题,那么用户的投诉就会以相机为主布局,包括云平台,瞬间就被抢购一空。

同时,在云平台的布局上,面对阿里云、百度云、腾讯云等大佬级人物的挤压,想要获胜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所以,从推广云产品的角度来看,你需要支付大量的广告费来吸引大家的注意力。

花几个亿在央视做一个广告,并不算多。

如果将云平台推广需要投入的广告费用转化为产品送给消费者,不仅会塑造一个让用户受益的颠覆者形象,而且广告效果也会更加直接,会获得舆论。

如此受欢迎,可谓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因此,借助这样一款与云平台推广相关的低成本相机产品,做好人、有免费的表演,无疑是一箭双雕的好事。

因此,《小水滴》这场免费相机秀,归根结底是一场事件营销活动,或者也可以理解为一场以免费为噱头的产品试用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