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wbone破产清算,让曾经的智能手环之王变成了炮灰。
继智能手表鼻祖Pebble倒闭后,去年12月,又一家智能穿戴公司倒闭。
7月7日,外媒The Information报道称,前智能手环巨头Jawbone已进入破产清算程序,成为智能穿戴市场的又一炮灰。
图片来自《资讯》。
事实上,早在2016年,就有Jawbone卖空的消息:Up系列手环全面停产,他们计划转让无线音箱业务……这在2015年估值为30亿美元。
价值1亿元的智能手环!为什么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就从顶峰跌落到了谷底?他曾经是一个国王。
纵观Jawbone的历史,两位斯坦福大学毕业的年轻工程师早在2008年就共同创立了一家名为Aliph的公司,这家公司就是Jawbone的前身。
他们的公司于 2007 年推出了首款无线耳机设备,名为 Jawbone。
随后几年,Jawbone在耳机行业的各项评选中屡获殊荣,并一度被评为“全球最好的蓝牙耳机”。
2017年,Jawbone历史出货量达到1亿。
同时,他们还在2018年推出了无线音箱Jambox,开创了一个新的消费品类。
也很有设计感。
然而,正当Jawbone处于耳机和音频行业的巅峰时,公司创始人Hosain Rahman突然决定转型为可穿戴智能设备。
话虽如此,拉赫曼其实是一个很有眼光的人。
调整方向后,他于2016年推出了首款Up系列手环,再次荣耀了整个世界。
然而,看似光明的发展前景背后,也存在不少问题。
虽然表面上很美好,但实际上面临着很多困难。
不得不说,Jawbone的发展之路其实并不顺利。
虽然是最早推出的无线蓝牙耳机,但却彻底颠覆了以往人们挂着耳线走在街上打电话的场景。
但随着汽车制造商在汽车中添加蓝牙功能,以及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2017年Jawbone蓝牙耳机的销量开始萎缩。
这就是下一个无线音频业务出现的原因。
但无线音箱的制作也不容易!一方面,Jawbone确实给整个行业带来了惊喜,但在此过程中也唤醒了音频行业的巨头们。
以Bose为代表的“音频巨头”纷纷选择斥巨资推出类似产品。
此时,Jawbone正与敌人正面对峙。
而且,前面不仅有强敌,后面还有追兵。
我们来看一些图片: Jawbone 小米 Jawbone COO Ives 曾在 Twitter 上直接攻击小米,称“你抄袭了我的设计!”。
事实上,小米并不是唯一一家涉嫌抄袭的公司。
关于Jawbone科大讯飞我就不多说了……说到这里,你可能明白Rahman为什么要转型做智能手环了吧?不过,智能手环也是一个陷阱……第一点:不耐用。
由于所有零件都分散在手环内,早期的第一代Up手环很容易损坏,被消费者戏称为“死亡进行曲”。
虽然后来有所改进,但在推出几款新品后,Up智能手环系列迎来了正面敌人:Apple Watch和Moto来了。
可恶,又一个强大的敌人。
第二点,连接起来,看起来很低。
这时候苹果等手环都用太空铝了,但是Up还是橡胶,请问?第三点,就是贵!早在Jawbone推出的时候,中国也能找到腕带,但是……太贵了,要几千块钱。
怎么能同时和小米(99元一个)竞争呢?正如你可以想象的那样,结果非常惨淡。
贾宝玉是怎么自杀的?为什么Jawbone没能活下来?是因为自身管理不善吗?是来自巨头的竞争吗?还是整个行业正在衰退?首先是产品上的大量错误。
比如上面提到的Jawbone的《三月之死》的质量问题。
而苹果、Moto甚至后来赶上的小米也在技术和材料上不断迭代。
但 Jawbone 同时在做什么呢? 2016年,发布了新版本的UP手环,但无法实现无线同步。
2016年增加了无线同步功能,但缺少承诺的防水功能。
2008年增加了防水功能,但产品问世后出现了问题。
2016年,防水功能的概念改为“防溅”功能,直到今年,它甚至没有呼吸监测或被动心率功能……这些直接导致了Jawbone在市场上的雪崩。
IDC数据显示,2018年Fitbit占据可穿戴设备市场34%的份额,而Jawbone仅占4.4%。
小米手环也盯上了这个市场。
最新数据显示,曾经在美国出货量排名第二的Jawbone已被挤出前五名。
不仅是可穿戴设备,原来的蓝牙音箱业务也陷入了危机。
Jawbone首席执行官Alex Asseily在接受《财富》杂志采访时表示,他们在美国市场的份额已经下降至5%。
其次,资本成为压垮Jawbone的最后一根稻草。
要知道,Jawbone成立20年来,共筹集了13轮融资,融资总额达9.83亿美元。
而当Jawbone出现问题时,资本最先抛弃了它。
今年2月,Jawbone进行分拆融资,融资1.65亿美元。
据报道,估值仅为15亿美元,较上一轮的30亿美元折让50%。
Jawbone 倒闭了?或者你说你换了背心?尽管 Jawbone 破产了,但一位神秘投资者引入了新资金,投资了一家名为 Jawbone Health Hub 的全新公司。
据称,公司将主要专注于健康相关的产品和服务。
许多Jawbone员工已加入公司继续工作,新公司将继续为之前的Jawbone产品提供服务。
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Jawbone并没有真正离开,它只是“换了马甲”,从事不同的业务。
至于这款新Jawbone未来会如何发展?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