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孩子正在体验三维虚拟现实驾驶,屏幕上显示的正是他所看到的图像。
“太刺激了,就像真的一样!”体验者小乐刚刚戴着虚拟现实头盔体验了过山车。
真实的感觉,甚至让她站得踉踉跄跄。
近年来,虚拟现实技术逐渐走出实验室,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了解和体验。
在刚刚结束的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上,虚拟现实成为最受关注的“黑科技”之一,相关参展商有数十家。
通过计算机模拟生成三维虚拟世界,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只要在淘宝上搜索关键词“VR”(虚拟现实),就会出现琳琅满目的各品牌“VR头盔”。
”,从几十元到上万元,从纸制的到工艺精湛的,一应俱全,而且大多卖得很好。
与淘宝上的热销类似,在被称为“资本寒冬”的年底,虚拟现实技术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不少创业团队获得了投资。
今年上半年,Oculus、HTC、索尼等知名厂商都将推出自己的虚拟现实头盔。
腾讯最近也宣布了虚拟现实技术的计划。
巨头被它吸引,创业者纷纷涌入。
一时间,2020年成为很多人眼中的虚拟科技元年。
那么虚拟现实到底是什么?它是如何工作的?虚拟现实,简单来说,就是通过计算机模拟生成一个三维的虚拟世界,为用户提供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目前大多数消费级虚拟现实头盔看起来都像大型护目镜,两个镜片上都有显示屏。
每个显示屏上传输的内容都是相同的,从而产生三维效果,同时利用陀螺仪来跟踪佩戴者。
头部移动更新图像数据,实现10度视角的沉浸式体验。
淘宝上售价仅几十元的“纸板头盔”也内置光学镜片,但需要在手机上安装特定软件,然后将手机放在里面充当显示器。
虚拟现实并不是一个新概念。
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有人发明了飞行模拟器,试图给乘客带来飞行体验。
从那时起,模拟的想法就被不断探索。
计算机的出现促进了仿真技术的发展,并逐渐形成了计算机仿真科学与技术学科。
直到今天,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一系列技术的进步,使虚拟现实技术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在航空航天和军事领域,虚拟现实已经得到较早的应用。
早期多用于训练宇航员和军事士兵的战术演练。
尽管该设备精确可靠,但通常价格昂贵、体积庞大、笨重,难以民用。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让几十万元的东西变成了几千元的产品,虚拟现实也放缓了脚步。
慢慢进入大众生活。
从屏幕到工业设计,从工艺到内容策划,虚拟现实技术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
游戏和影视是目前虚拟现实技术最有前景的商业领域。
所谓虚拟现实元年,往往是指虚拟现实技术在这两个领域将实现爆发式增长。
与传统游戏不同,借助头盔、运动传感器等交互设备,用户可以获得真正沉浸在游戏场景中的体验。
你不再只是游戏情境中的局外人,而是深度参与者。
虚拟现实带来的视听创新也受到影视制作公司的重视。
诺基亚在2016年发布了一款球形虚拟现实相机,有8个摄像头,可以捕捉图像和收集声音。
该产品的目标用户是影视制作公司。
烟花工坊成立于2001年,一直专注于虚拟现实技术的研发。
据其总裁楼迟介绍,虽然虚拟现实技术的前景被看好,但其特点决定了它将呈现稳定快速的发展趋势,而不会出现爆发式增长的可能性。
这一年也被称为“元年”。
只能说这几年确实是虚拟现实技术发展的重要阶段。
虽然腾讯也在探索虚拟现实技术,但其负责人马化腾在乌镇互联网大会上表示,我们已经看到了这个趋势,但我们不知道这是否是未来。
推广需要时间。
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北京师范大学教育部虚拟现实应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周明全认为:“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来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虚拟现实技术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技术基础。
”有了一定的经验并且相对成熟,但作为一项技术“从实验室到消费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巨大的投入和整个行业的推动”。
腾讯智能设备创新中心负责人田刚认为,虚拟现实技术非常复杂,既需要好的品质,也需要好的技术。
为了达到理想的效果,它还必须具有低功耗和易于佩戴的特点。
这些结合起来就成为整个行业的发展挑战。
从显示芯片到处理器,从屏幕到工业设计,从材料和工艺,到美术、编程、内容策划等,都对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
腾讯智能设备创新中心技术总监李树新表示,一款真正能让普通消费者接受的产品至少需要具备两个要素。
首先是经验。
虚拟现实与其他设备不同。
手机网速慢是可以忍受的。
,但虚拟现实设备直接与人类感官相连。
头晕、延迟、分辨率低都是消费者无法接受的。
其次,要有好的内容留住用户,使其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的一部分。
分析人士表示,目前虚拟现实技术仍存在佩戴不便、容易头晕等问题需要解决。
还缺乏优质内容支撑,爆发式增长的可能性不大。
不仅仅是看电影、玩游戏,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医疗等领域也有着巨大的想象空间。
如果你只关注虚拟现实在娱乐行业的应用前景,那么你就会低估这项技术。
北京师范大学虚拟现实教育部应用工程研究中心主要从事该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和医学方面的应用。
先后开发了北京胡同虚拟现实游览互动系统、秦兵马俑阵列运动模拟、虚拟内窥镜等项目。
。
除了娱乐行业,周明全非常看好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培训、医疗手术等方面的应用。
“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在线教育可以在内容呈现和场景呈现上实现突破。
通过构建逼真的三维教学环境,许多日常生活中难以体验的复杂知识和概念将更容易被学习者理解和接受。
,从而提高知识转移和内化的效率。
“据了解,国内外研究人员正在尝试将虚拟现实技术与手术训练结合起来。
周明全表示,医生可以观察人体三维内部图像,并通过力反馈设备模拟触觉,让医生感受到模拟切割组织时仪器的压力,可以重现高风险的手术病例,让医生可以反复练习,有助于降低手术的风险和成本。
“我们正在与协和医院合作探索技术的运用。
例如用于手术排练的 3D 打印和虚拟现实。
”虚拟现实技术甚至与新闻界擦出了火花,今年10月,《纽约时报》宣布与谷歌合作推出虚拟现实新闻客户端,相关专家表示,读者在阅读报纸上有关难民危机的报道时,可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没有很深的感受,但如果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你可以沉浸在战争覆盖的新闻场景中,看看身边受苦受难的人和被破坏的环境,你的理解和体会往往会更加深刻。
对于一个记者长篇大论所能达到的效果,一个身临其境的镜头或许就足够了。
今年10月,会员单位包括虚拟现实与可视化领域的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社会团体、政府机构和投资机构。
旨在帮助和支持国内虚拟现实与可视化从业者的资源对接,促进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