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观点】从周杰伦到汪峰,明星跨界做耳机为何不受青睐?

时间:2024-05-22 17:34:09 科技赋能

10月20日在北京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汪峰表示自己非常紧张。

虽然平时他说话的速度不快,但这一次却比之前慢了一些,而且句子之间的间隔也更长了。

他以自己的名字推出了三款耳机。

该耳机系列名为FIIL,由三个型号组成:包耳式降噪耳机、无线包耳式降噪耳机和入耳式耳机。

换句话说,所有应该照顾的产品类型都得到照顾。

会议上被反复提及的是大量参数:扬声器组件采用40毫米高品质动圈单元,耳机线采用阻抗小于0.5欧姆的HIFI级音频线(一般大于1.5欧姆)。

欧姆),以及FIIL自己的TDDC声学系统。

,具有主动降噪功能,可消除85%的外界噪音。

除非仔细比较市面上各种耳机的参数,否则这些数据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并没有多大意义。

发这些帖子更像是汪峰表达自己做事的态度。

但问题是,音乐家为什么要制造硬件?汪峰并不是第一个做耳机的音乐人。

在此之前,尚雯婕与京东自有品牌Dostyle合作推出入耳式耳机,周杰伦则与台湾品牌TiinLab达成合作。

此前,还有Anhu推出的MODRILL魔锥耳机。

国外这样的音乐家还有很多。

曾为迈克尔·杰克逊制作专辑的昆西·琼斯 (Quincy Jones) 与 AKG 合作推出了 AKG Q 系列耳机。

已售出 10,000 多张唱片的美国乡村歌手 Tim McGraw 与 JBL 合作开发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耳机。

蒂姆·麦格劳(左上)昆西·琼斯(右上)尚雯婕(左下)周杰伦(右下)在这么多的合作案例中,最成功的就是 Dr. Dre 和 Jimmy Lovine 创立的品牌 Beats Electronics。

虽然这个2008年创立的品牌一直被耳机爱好者所鄙视,但Beats耳机尤其受欢迎。

“任何耳机爱好者都会告诉你,一副售价 39 美元的 Beats 耳机与一副 39 美元的耳机具有相同的音质。

”美国畅销书作家塞斯·戈德林在博客中写道,“但这不是重点……(Beats耳机)这不在于它听起来如何,而在于它的价值。

”Godlin所说的“物有所值”,是Beats通过各种手段塑造的品牌形象——酷、年轻、时尚。

自 Beats 品牌创立以来,Dr. Dre 凭借自己在业界的人脉,吸引了大量名人用户。

Justin Bieber和Beats推出的耳机叫做JustBeats Solo,Lady Gaga和Beats联合推出的耳机叫做HeartBeats。

这份长长的名单中甚至还有勒布朗·詹姆斯。

Dr. Dre 还在各种音乐视频和电影中佩戴了他的耳机。

一夜之间,你在好莱坞电影和音乐视频中看到的耳机品牌已经变成了 Beats 或其他品牌。

准确地说,77% 的音乐视频都使用 Beats。

“戴上一副 Beats 耳机就像穿一双阿迪达斯运动鞋或一件 Metallica T 恤。

你传达的信息是音乐在我的生活中非常重要。

”Beats 首席执行官卢克·伍德 (Luke Wood) 表示。

2009 年,Beats 耳机在美元以上高端市场占据了 64% 的市场份额,2007 年,Beats Electronics 以 30 亿美元的交易价格卖给了苹果公司。

这次收购让 Dr. Dre 成为了当年收入最高的音乐人,Dr. Dre 的成功对于音乐人来说无疑是一剂强心剂。

Beats的表现──这个可能性,更准确的说法是,随着硬件制造基础越来越成熟,做耳机已经成为明星们增加品牌附加值的一种方式。

可能会打造一个粉丝生态圈:看我的演唱会,听我的音乐,用我的耳机,我的音乐无处不在,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粉丝经济 王峰坦言自己还是需要靠自己。

产品推广初期。

虽然他后来表示:“我希望这个产品能尽快‘脱粉’,这样它才能成为最成功的品牌。

”当偶像在台上加油时,粉丝们争先恐后地买买买。

这听起来不错。

但问题是,并不是每个制作耳机的音乐家都能复制德雷博士的成功。

耳机生意远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容易。

尚雯婕耳机的主要销售渠道是京东。

在那里,尚雯婕的定制耳机与Dostyle系列的其他耳机一起出售。

翻阅下面的用户评价,只有2%到3%的人购买了尚雯婕耳机。

即使是周杰伦的气场,在耳机上也毫无用处。

在TiinLab天猫官方旗舰店中,最畅销的耳机,售价1000元,总销量为1副。

相比之下,森海塞尔百元耳机的销量达到了1对。

周杰伦所有耳机的总销量还不到小米旗舰店一对99元耳机月销量的零头。

不知道汪峰的耳机销量好不好。

10月28日下午,汪峰宣布首批耳机很快售罄,需求远超预期。

但他没有公布具体的销售数字。

  销售不畅背后的问题其实并不难分析。

中国耳机消费的最大份额来自低端市场。

互联网消费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耳机市场,1元以下产品基数相对最高,占市场产品总数的55%。

实际情况可能比这个数字大得多。

例如,如果你在天猫搜索耳机,你会发现最畅销的50款耳机中,只有4款售价高于100元。

显然,明星没有理由去低端市场,因为他们的产品是自己品牌的延伸,维护自己的形象是必须的。

而如果进入中高端市场,这个群体不仅对耳机的音质挑剔,对外观、性价比、体裁也很挑剔……总之,耳机是一种消费品,是以信誉和品牌为基础的,也是见仁见智的。

如果你看看“如何使用耳机”的评论,你就知道这和买电脑不一样。

它涉及更多的用户多样性。

王峰想要与森海塞尔、AKG、铁三角、飞利浦、漫步者、索尼等品牌站在一起——这些品牌是市场上的销售主力,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Sennheiser——目前全球市场占有率最高的耳机品牌。

汪峰的胜算在于他的粉丝基础和明星的话语权。

他的劣势也很明显:作为一家没有太多积累的新公司,在产品线和技术上很难与专业耳机公司竞争。

那么我们回过头来看看周杰伦和尚雯婕的耳机。

它们更像是变相的认可。

以周杰伦为例,TiinLab的噱头在于,周杰伦作为耳机首席调音师,参与耳机的设计和研发,最终“让消费者的耳朵享受到高度的原声还原,在耳机中听到声音”。

不断变化的感官世界。

”本质和纯粹,实现用声音感知世界的梦想。

”虽然尚雯婕的耳机还在销售,但在营销和渠道上并没有做出更多的改进,只是……在卖。

汪峰确实有CEO彭锦洲曾任华为荣耀负责销售的副总裁,CTO吴宁曾在一家开发通讯耳机的公司工作,这让FIIL看起来像是王峰个人投资的,但他用的是自己的投资。

发布初期,彭锦洲(左)、王峰(中)、吴宁(右)靠自己的口碑来宣传,但我们在发布会上并没有看到团队提及耳机销量的两个关键因素。

首先是渠道,耳机是“试了才想卖”的产品,线上购买很大程度上是靠重复购买或者基于强大营销的口碑效应,“线下仍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销售渠道。

”耳机方面,约占整个耳机市场的60%。

”Vinci智能头带创始人左赫表示,“线上渠道无法试用,这是线下渠道的一个重要优势。

”在上海淮海路的索尼专卖店里,耳机也是店内橱窗中最引人注目的产品。

透过玻璃橱窗,你可以看到这些耳机精美的包装,甚至上面的价格标签。

第二期如果我们看Beats此时的成功,你会发现Beats在运营粉丝经济时有更深层次的考虑,在保证自己的供应链和销售渠道的同时,Beats也做到了营销。

准确定位了年轻人对耳机作为配件的需求,因此在耳机的外观和明星品牌效应上做文章,同样,Quincy Jones和AKG推出的耳机上的大Q字母也是如此。

当这些都应用到国内明星的硬件推广上时,汪峰作为一个当红明星,可能拥有非常广泛的粉丝类型,谁会为他的耳机买单。

谁将成为忠实的口碑传播者?在这次发布会上,我们并没有看到一个明确的想法。

退一步来说,真正想做生意的王峰,仍然面临着供应链问题。

自发布以来,汪峰的fiil耳机货源并不稳定。

11月9日,王峰在微博发文:“我们还是要为我们的产能和需求之间的巨大差距感到遗憾。

我敦促我的合作伙伴增加产量,11月10日,我们将启动第三轮销售“饥饿营销?很难说。

只有当某种商品的需求真正超过供给时,才会出现“饥饿”。

我们还不知道王峰为 FILL 设置的输出。

如果基数很低,“饥饿”就是一个空洞的概念。

真正伤害的是那些想买耳机却买不到的用户。

对于这个问题,王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产能问题已经初步解决,“未来我们会在一些一线城市拓展一些体验店,也会在一些专门销售的体验店里进行销售。

”卖耳机。

”总结一下,汪峰是做耳机的。

其中,赚钱并不是最明显的因素。

从投入产出比来看,当法官赚钱显然更快。

制造耳机有一些实际的附加值。

它让粉丝(或目标消费者)亲身感受到明星价值的存在。

过去,这些体现在唱片、签名照片、视频资料、海报,顶多T恤和帽衫上,但现在,制作硬件已经成为你可以尝试的事情。

但如果衍生品做得不好,可能不仅会造成资金损失,还会失去追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