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随着前沿技术的发展,市场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智能硬件产品,其中以智能健康硬件产品最为热门,如智能手环、智能体重秤、智能血糖仪、但这些打着“健康”旗号的产品真的能达到所谓的健康促进作用吗?以智能穿戴健康设备中最具代表性的智能手环为例。
一般来说,智能手环的口号都遵循这样的“套路”:可以随时监测人体的心跳、血压等,还可以对人体进行监测。
各种能量摄入、人体健康状况等可以随时随地监测。
从表面上看,智能手环的功能确实很强大,但如果我们深挖的话,就会发现它只提到了“监测”,而就在最近,英国《柳叶刀·糖尿病和内分泌学杂志》还发表了一份研究报告显示,运动智能手环等追踪器不会促进健康。
当然,以上只是当前智慧健康领域隐患的冰山一角。
放眼整个行业,我们可以这样说:智慧健康行业可能陷入停滞。
智慧健康产业为何停滞不前?从发展前景来看,奥维云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智能硬件市场规模达到1万台,其中智能穿戴产品占比56%,而智能手环产品则占智能穿戴产品的58%。
有了这个数据,再加上其他一些智能健康硬件,我们应该预计这个市场的未来前景仍然很好。
然而,每个市场的发展过程中都会遇到几个“绊脚石”,智慧健康行业也是如此。
无法保证数据准确性。
目前,无论是医疗还是运动,智能健康硬件的所有功能都是基于数据提供的。
然而,测量的数据就一定准确吗?以智能温度计为例。
目前市场上的智能体温计有多种类型,如入耳式、贴贴式等。
在用户体验方面,它可以实时监测体温,并根据数据绘制变化表,这确实给家长、孕妇等群体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不过,不少用户表示,在体验过很多款智能体温计后,都会感到失望。
当出现数据结果不一致的时候,这种情况就相当尴尬了。
我们应该相信谁?或许没人会相信吧?从这一点来看,这样简单的数据监测并不能准确。
谁能对需要准确数据的智能健康硬件有绝对的信任?如果连最基本的数据测量都达不到标准,那么无论功能多么强大,我相信智慧健康产业也无法继续良好发展。
偏离初始轨迹。
智慧健康,顾名思义,是以“健康”为中心,包括医疗、保健、健身等领域。
然而,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很多企业正在慢慢偏离“健康”轨道。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智能手环,它占据了智能健康硬件的大部分份额。
由于数据监控功能大同小异,为了争夺市场,不少企业开始寻找新的方式,但方向却走错了。
比如6月份发布的小米手环2,除了健康监测之外,还增加了来电提醒、免密码支付等功能。
说实话,“专注、专注”才是一个产品能够达到最终目标的精髓。
既然它本质上是一个健康监测产品,无法替代智能手机,为什么还要添加那些无用的功能呢?坚守初心,让健康监测精准全面,才是核心竞争力。
可扩展性太低。
在数据测量能够保证足够精度的基础上,可扩展性应该是最大的问题。
对于智慧健康产业来说,其最大的价值在于智慧在健康中的体现,这是目前智能健康产品所缺乏的,也是“背离初衷”的侧面表现。
例如,智能运动服可以通过其配备的传感器监测身体各部位的肌肉状态,并将收集到的数据发送到智能手机,让用户检查肌肉训练状态,避免训练不足或训练过度。
但现实中大多数健身用户都不是专业人士,因此这些数据的参考性几乎为零。
事实上,解决方案才是人们想要的,这需要专业人士的指导。
这时候,一个能够进行数据分析进而生成解决方案的平台就成了必然。
另外,在医院进行诊疗时,如果有这样一个平台,可以让医生在到达患者之前了解患者的各种数据,不仅可以为患者留下更多的治疗时间,还能进一步提高医生的治疗水平。
效率,从而形成“刚需”。
解决办法是什么?针对目前智慧健康产业的困境,我们不寻求一站式解决方案,而是循序渐进。
一般来说,数据测量主要依靠传感器。
例如,目前市面上主流的智能手环、智能手表上安装的心率传感器,本质上一般都是光学传感器。
但这种传感器极易受到环境的影响,比如肤色的深浅、手环与皮肤的距离等。
对此,目前最重要的解决方案是通过算法进行优化,比如做一个加权平均,而不是直接使用原始测量数据。
因此,如何打造更精准的传感器或者如何利用算法来优化数据就成为了当务之急。
另外,云服务也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是承载区块链的云服务。
用户测量后,产品会将数据上传至云平台,且不可更改。
医疗机构、健身机构等第三方服务可以基于这些数据提供解决方案,在必要时也可以提供很大的帮助。
帮助,比如在患者尚未苏醒时,可以根据记录的数据制定及时、准确的治疗方案等。
结论 目前,智慧健康产业的发展可以说处于“瓶颈期” 。
这几年鲜有突破,也呈现出“碎片化”的局面:智能手环等智能健康硬件只注重数据测量,内部消化;手术机器人、机器学习诊断等智能医疗手段仅限于医院。
对于两个本应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行业来说,他们目前的处境显然过于封闭,而且还在愈演愈烈。
不过,随着国家政策法规的出台,结合当前的市场状况,相信涉足智慧健康领域的企业也可以提高警惕,及时调整发展策略,增强与健康的关联度——医疗、健身等相关产业,从而促进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