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接触到的屏幕越来越多,但最大的屏幕——电视,仍然在客厅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电视机已经发生了变化。
它们更大、更薄、互动性更强。
它们不仅可以用来看电视,还可以用来玩电视。
从行业角度来看,行业的玩法还有更多。
电视制造几乎无利可图,而大屏衍生的“大屏经济”——OTT业务却如火如荼。
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OTT终端数量已突破2.4亿台,未来三年OTT设备数量将突破4亿台。
在此背景下,基于互联网电视大屏的OTT广告收入也取得了可喜的增长。
2019年,中国OTT大屏广告规模约为25亿元,增速超过3%。
分析师预测,到2020年,中国OTT广告市场将突破100亿大关。
诱人的市场前景吸引了各界实力玩家。
除了BATJ这样的巨头之外,还有视频公司、互联网电视品牌。
传统电视厂商也不愿袖手旁观。
短短两年时间,腾讯陆续投资了酷开网络、雷鸟TV等OTT赛道的多家OTT公司。
阿里巴巴在OTT行业的布局更为广泛,从电视盒子到操作系统、视频网站等各个领域都有深度参与。
今年早些时候,百度甚至向Cookaa Network追加投资10.55亿元。
OTT运营与移动互联网运营类似,必须具备一定的要素:一是有足够的用户数量;第二,整合资源的能力,比如内容、应用等;第三,运营模式,平台是否足够开放、包容,以及与合作伙伴合作的能力。
它们是否兼容或共生。
Coukaa作为先行者是否具有领先优势? 2008年开始独立运营的酷开网络公司开始进军智能电视,也就是当今OTT行业的终端业务。
互联网电视做得很好,多次引领潮流。
但今年4月26日,酷开网络宣布正式剥离电视业务,专注于构建开放统一的超智能系统生态,探索大屏的商业价值,全力投入OTT大屏营销。
Cookaa Network长期致力于构建开放、统一的智能系统生态系统。
不断升级智能技术引擎,积累终端用户基础。
Cookaa系统已经从1.0版本升级到6.0版本。
2017年,Cookaa Network运营终端约1万多个,其中第三方终端近万个,月活跃终端超过1万个。
拥有足够的用户基础就意味着流量有保障,这也是OTT业务运营的基础。
酷开系统与飞利浦、松下、冠捷、熊猫等十几个电视品牌合作。
电视制作和销售业务的撤资也意味着赢得更多合作伙伴的可能性。
这些品牌都采用了酷开系统,这也为酷开用户群的不断扩大带来了更大的增长。
有了这样的用户基础和流量基础,酷开网络的商业化进程开始加速。
酷开网络副总裁冯宝成介绍,2019年,酷开网络营收达到3.42亿元,内容收入增长3%。
其中,OTT广告业务收入达到2亿元,同比增长3%,用户平均消费时长达到5.5小时。
冯宝成认为,电视用户并没有流失。
越来越多的传统电视用户正在转变为智能电视用户。
每个家庭涵盖不同的人口群体。
数万台智能终端覆盖1亿人口。
关于。
“酷开网络每月为使用酷开系统的终端电视品牌提供的OTT运营收入分成相当可观。
”冯宝成向记者透露。
“以前电视卖完就没有其他收入了,现在增加了他们的收入来源。
” 。
这种以市场为导向、共赢的合作模式不仅体现在与电视厂商的合作上,也体现在与广电系统的合作上。
比如,煮可网与江苏广电的合作,双方“共享”用户、资源、技术、渠道,形成叠加效应。
Cookaa网络可以利用江苏广电线下门店的本地推广力量来发展用户,而江苏广电则依托Cookaa网络。
丰富的内容资源留住用户,提升用户价值。
这种合作模式对于其他省市的广电企业具有较高的参考意义,具有可复制性。
市场前景巨大、发展迅速,并不意味着可以“野蛮”增长。
广告主和消费者都需要精细的操作和细致的服务。
相比传统电视封闭网络和有限的内容资源,酷开网络更善于挖掘用户数据背后的巨大商业价值,在广告内容的制作方式、编辑方式、运营方式、展示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创新。
变革,以内容为王,实现精准消费驱动模式。
冯宝成表示,酷开网络的做法是实行集团化运营策略,将内容划分为影视、教育等多个内容版块,将海量信息有序呈现给用户。
用户需要时可以直接访问。
您需要什么才能避免淹没在信息的海洋中。
将信息的呈现方式从无序变为有序,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可以让用户更方便地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提升用户体验。
对于广告主来说,酷开网络依靠大数据挖掘进行用户画像以及十多种常见的OTT广告形式。
根据不同用户不同时间的不同观看习惯,提出一套完整的投放策略,实现精准推送,可以有效提高用户参与度和好感度,最终为广告主提供强大的曝光度和流量。
OTT大屏经济的逆风也引发了资本市场的躁动。
酷开网络副总裁冯宝成透露,作为行业第一独角兽,酷开网络将继续致力于OTT领域的发展,创造更大的市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