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老虎证券对话亿欧智库!美团招股说明书中不可错过的关键信息

时间:2024-05-22 13:31:53 科技赋能

9月4日,美团点评更新了招股说明书。

上市前夕,老虎证券《虎侃美港股》邀请亿欧智库研究院院长、天语和老虎社区运营的负责人王山对此进行了深入解读。

以下为采访实录: 《虎侃美港股》:在美团的招股书中,美团的基石投资者再次看到了腾讯的身影。

腾讯投资的猫眼影业也即将上市。

本轮腾讯新股与上一轮腾讯股票上市有何不同?天宇:总体来说是上一个的延续,因为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已经有四五家腾讯投资的公司陆续上市了。

现阶段,预计还会有三个公司,包括美团、猫眼,然后是腾讯音乐。

我认为腾讯对这些企业的赋能效应可能会比以前更强,因为腾讯的社交基础可以为相关企业提供投资机会。

更多支持。

王山:其实严格来说,我从来没有把美团视为腾讯旗下的公司,因为我不认为它是腾讯孵化的业务,也不是腾讯自己剥离出来的业务,不像腾讯音乐、阅文集团。

但它更像是一家与腾讯有深度合作或者资金支持的公司。

基于目前的去中心化业务,美团需要大量的分散流量。

本轮投资前,腾讯一直持有美团20%的股份。

美团收购摩拜后,是唯一一家拥有微信支付三个入口的公司。

本轮投资腾讯出资4亿。

我并不是很惊讶,我可能会更关注像奥本海默这样的长期共同基金。

《虎侃美港股》:美团招股书目前展示了其GTV(年度总交易量)、GMV(总交易量)、MAU(月活跃用户)、年度活跃交易者、复购率、客单价。

与目前在美股上市的阿里巴巴、京东以及旅游领域的竞争对手携程相比,目前价值属于什么水平?天宇:从GTV(年度交易总额)来看,阿里巴巴在国内是领先的。

有4.8万亿,不过这个数字阿里巴巴还没有官方披露。

这是马云在某次外部采访中提到的。

第二,京东的GMV(总交易额)应该是1.3万亿,美团现在应该是1亿的水平。

从交易量来看,比前两者要小一些,但从用户数量来看,美团的用户数量相当高。

根据他们 6 月份的更新报告,应该是 3.4 亿。

阿里巴巴也会高一点。

6月份应该会超过5亿。

那么6月京东应该在3.1亿左右。

旅游市场方面,美团夜间客流量已经接近携程。

市场上存在一些争论。

不知道谁才是绝对的第一。

但在交易额上与携程仍有一定差距。

携程的口径应该有1亿左右的交易量,美团的也在1亿左右。

王山:美团和京东、阿里巴巴相比,GMV(总交易额)有一定差距,但从GTV(年度总交易额)指标来看,我们今年其实也有上市公司,拼多多。

规模刚刚突破1亿,他们的用户也有3亿,所以实际上在用户规模上与拼多多更加相似。

而且它的客单价较低,因为外卖业务的客单价差不多在40元左右,并没有特别大的交易。

从复购率表现来看,我们都知道外卖是高频次消费,所以复购表现肯定会更高。

而且,其从外卖到酒店的客户转化率也相当不错。

美团到店酒店业务用户中有74%是由外卖转化的。

《虎侃美港股》:美团招股书显示,美团的收入来源主要来自佣金、网络营销以及其他服务和销售收入。

这些收入是如何获得的?作者:天宇:美团 佣金的主要来源仍然是外卖市场。

可以说,美团自从做外卖以来,彻底将整个公司的规模和市场地位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现在我们知道市场会给它大约40到500亿的估值。

我觉得外卖是最大的贡献,外卖的商业模式主要来自于向商家收取佣金。

这是佣金的核心来源。

对于到店业务和酒店业务来说,这个订单也有一定的佣金,但这个比例还是比外卖要小。

大概在佣金业务中,餐饮占70%以上,剩下的都是来自商店,所以餐饮收入应该占到总收入的60%以上。

营销业务方面,主要来自于更多的走访门店。

也就是说,商家在各个网站投放广告,主要是美团的APP、大众点评的APP,还有外卖平台,但这个比例比较低。

还有一些其他服务。

摩拜未纳入之前,主要由其新拓展的上游业务、ERP(企业资源计划)产品、供应链金融等组成。

2016年加入摩拜后,摩拜单车用户收费收入直接计入该类收入。

王山:大众点评是一个强大的营销工具。

其实我们看大众点评的产品,其实你可以看到有很多是带有广告标签的,那部分就转化成了营销收入。

但总体来看,营销收入仅占总收入的14%,因此还有较强的增长空间。

这部分主要来自店内服务、酒店和旅游服务,其中店内服务肯定占大多数。

虽然旅游商家一直说可以和携程竞争,但实际上,真正的营销是在店内。

由于该客户的客单价较高,商家更愿意提供该广告进??行广告宣传。

其他服务的收入,比如你点星巴克,让美团跑腿,跑腿的钱实际上并没有记入餐饮,而是记入其他服务。

因为它是帮你购物,而不是给你提供吃饭,所以两者的记录方式是不一样的。

还有一点是,聚合支付的话,支付渠道也就是7-11柜台的机器也会有一定的费用。

用户通过该支付工具进行支付时,会有一定的支付费率。

《虎侃美港股》:美团招股书还显示,美团的收入主要来自外卖、到店及酒店出行、新业务等三个部分。

其中,外卖业务无疑是美团的支柱业务。

但很多人认为外卖业务已经到了天花板。

你怎么认为?游天宇:外卖的需求量有多大?这也是一个关键问题。

今年4月份,美团的日订单量应该是近2000万。

根据我们从一些券商看到的一些分析数据,有机构认为,美团外卖要想取得比较好的增长,需要能够维持日订单3000万甚至4000万。

这意味着外卖还有更大的空间,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王山:在美团目前的竞争环境下,外卖业务其实竞争非常激烈,已经占据了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

对手太强大了,而且对手也不缺钱。

你无法用金钱赢得这场战斗。

可以预期,市场份额的扩张会更少,而单一客户变现率会增加或更好。

我们看到在国外外卖方面,美国的外卖市场份额其实很分散,没有我们那么集中。

另一家美国上市公司GrubHub Inc(GRUB)的外卖变现率超过15%,但美团今年最新的变现率在12%左右,所以如果单个顾客的消费增加,可能会有房间比较好。

《虎侃美港股》:美团招股书显示,外卖骑手的成本占销售成本的69.37%。

这一比例对美团外卖业务未来发展有何影响?作者:天语:外卖业务中骑手的比例,这个支出是一定的,意味着必须承担配送成本。

但我认为,随着外卖订单量的增加,配送效率的提高,每个骑手每天的配送订单数量增加,如果达到更理想的情况,其成本比应该会降低。

我们也知道,随着计算机视觉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一些大公司实际上正在开发一些无人配送的技术和设备。

美团也在雄安新区测试自己的小型无人配送系统。

送货卡车,但这可能只会对长期的财务数据产生重大影响。

《虎侃美港股》:我们看现阶段美团还没有盈利,但是市场给予它的估值区间在1亿到1亿美元之间。

您如何看待这个估值?游天宇:大家肯定都有兴趣投资一个公司。

公司必须着眼于相对长期的价值。

根据我们初步测算以及市场上一些主流机构的意见,总体来说,2020年可以产生比较可观的净利润,我们初步测算可能在20亿美元左右。

净利润方面,相比目前市场给出的40到500亿的估值,PE(市盈率)几乎预计相当于20-25倍。

如果单看数字的话,这个估值或许并不会太低,近3年后的预期市盈率也不会太低。

这可能包括美团在外卖和生活服务业务上相对有竞争力的原因,尤其是现在大部分指标可能比饿了么好,可能领先阿里巴巴一点。

或许还包括对王兴、王慧文的管理团队非常强烈的信心。

我相信这可能会体现在路演时与投资者的互动上。

王山:美团的估值其实很难说,因为美团有两个主要业务,一是外卖,二是到店旅游,还有一些其他服务。

在外卖领域,美国其实已经有了一个强有力的标杆,那就是GrubHub Inc(GRUB)。

事实上,GrubHub Inc(GRUB)今年年初以来实际上已经翻了一倍,所以实际上美国人认为美团有这么高的市场份额,而且还有这个估值,但实际上他们认为并不贵。

很多人将其视为服务业的阿里巴巴。

它本质上是一家电子商务公司,但它只是服务业的亚马逊。

而且他们确实一直在产生源源不断的现金流,因为亚马逊多年来一直在亏损,而且贝佐斯一直强调我们的现金流非常好,所以美团也看到了非常强劲的现金流表现。

所以这是外国投资者最喜欢的故事。

所以我明白为什么还有那么多长期基金、美国基金、英国基金仍然愿意在这个估值下买入。

这是因为他们可能会看更长的时间,可能超过一年。

但我觉得如果我们要给美团更多信心,有比较高的估值预期,我们应该期望它能够在生活服务领域压倒或者超越阿里巴巴。

因为市场第一名往往给予较高的议价空间,很多大基金可能会有这样的预期,认为以目前的数据表现来看,美团在很多指标上还是领先的,但彼此之间会出现激烈的竞争。

从竞争角度来看,预计美团将在生活服务交易领域占据第一,届时估值可能还有增长空间。

《虎侃美港股》:事实上,美团招股书显示,2016年美团收购摩拜亏损了20亿。

事实上,市场上大部分投资者对于美团收购摩拜的原因都非常困惑。

这生意?作者:天宇:摩拜单车的业务确实属于生活服务场景的垂直领域。

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都存在。

只是在这两年的高速发展中,受资本和市场环境激烈竞争的影响,这项业务已经被催化变形。

但其实业务本身,我觉得是一个在运营效率比较高的时候,能够带来收入,甚至能够产生利润的业务。

因此,美团将这项业务融入到其更大的生活服务场景中。

我认为从长远来看它是有价值的。

王山:其实我不太了解美团收购摩拜的事情。

我同意老师刚才说的。

共享单车行业本身在出行领域的切入度很强,也非常有价值。

然而,它得到了资本的催化。

,而美团以1亿左右的价格收购了摩拜,我觉得有点贵,并且造成了自己账面上的亏损。

加上摩拜的负债,损失超过1亿。

所以我认为这次收购对于美团来说可能不是一个非常合适的收购。

即使可能补充某些场景或者某些流量,但从价格上来说,输出效果并不理想。

,并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虎侃美港股》:摩拜单车给美团造成这么大损失的具体原因是什么?天宇:具体来说,其实比较简单,因为摩拜现有的业务营收方法还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数学公式。

因为主要收入来源是自行车的使用费。

但因为摩拜单车的活跃自行车数量根据招股书是1万辆,我估算每辆车的月收入只有20元,但是每辆车每月的折旧可能是50元,加上运营成本是20元,所以总损失非常非常高。

也就是说,它现在的书已经处于一种完全不可逆转的状态了。

《虎侃美港股》:美团在招股书中表示,暂时不会在除上海、南京以外的其他地区拓展网约车业务。

你觉得这个举动怎么样?王山:首先我觉得这可能是一个政策。

问题在于,由于网约车存在牌照问题,各部门将对网约车进行更严格的限制。

因此,如果美团在这个时间点采取高风险、高风险的做法,可能会吃力不讨好。

其次,美团仍处于投资期。

许多企业需要资金并且无法盈利。

如果我们投资网约车,这个业务是一个非常烧钱的业务,资金可能会有压力。

大。

王慧文在发布会上表示,与食品或餐饮相关的业务产出比会更好,所以这个选择可能会更有选择性。

《虎侃美港股》:美团的新业务有美团闪购和潇湘生鲜。

这两个方面一直被视为与阿里巴巴的直接竞争。

您对这两个方面的业务有何看法?王山:目前这些业务所占的比例还很小。

他们直接拥有自己的线下商店模式。

阿里巴巴其实也在尝试。

有些具体的玩法其实大家都在测试中,还没有在实践中落地。

这太明显了。

我觉得对于美团来说,这两项业务可能比阿里巴巴早一点。

我更关注它的其他新模式和新业务可能性,因为它在招股书中也提到,餐饮外卖是一个独立的业务,但它实际上拥有比较强大的线下物流体系。

事实上,它还会做一些其他类型的外卖。

当然,也有将生鲜融入其中等可能性。

因此,非餐饮外卖可能更容易发展,一些与及时配送服务相关的制度可能会在年会上更加突出。

甚至包括整个餐饮供应链的一些B2B交易平台,为商户提供解决方案,支付、金融等业务会更加直接。

对于你刚才提到的,无论是潇湘生鲜还是闪购,我认为与阿里巴巴的盒马生鲜相比,可能并不具备直接的竞争优势。

但这个领域可能会对它的供应链产生一些协同效应,所以我们看到美团实际上做了美团快鹿。

供应渠道是一样的,它在供应链中的话语权决定了它的地位。

其实我觉得这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新业务方面,像盒马生鲜、小象生鲜,其实我觉得这也是非常重要的。

我去过那里,短期内很难说谁特别优秀。

不可否认,货源和供应链将是未来这方面真正的优势,因为大家的分销网络现在都非常强大。

我更看重B端。

现在通胀这么严重,劳动力成本这么高,上游原材料成本也很高,那么供应链上能砍掉多少环节,能降低多少运营成本和劳动力成本呢?我觉得这些对于企业来说是有比较大的优势的。

现在美团也希望为商家赋能,提升自身的业务效率、自动化、数字化。

这是因为美团拥有较强的B2B产品研发技术以及美团积累的餐饮用户行为数据。

它可以用作食品和饮料的反反馈。

它给上游商家提供了更全面的服务,这其实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觉得这方面的努力应该是更有前途的。

《虎侃美港股》:其实,美团的上市应该只是万里长征中的一个高光时刻。

对于美团后续的发展,两位有何看法?尤天宇:确实,对于很多规模较大的公司,或者有远见的公司来说,上市只是一个阶段。

大家一直说美团和阿里巴巴有相似之处。

现在我认为有几个原因。

首先,创始人和创始团队具有高度的战略眼光和战略布局能力,可以从一项业务扩展到三、五项。

更多的业务阿里巴巴是这样,美团也是这样;其次,具体业务的实施和执行能力非常强。

美团曾引进前阿里巴巴阿甘担任本地推广业务总经理。

这位负责人,所以它的执行能力也很强,这是业界都知道的。

对于美团来说,上市只是整个公司的关键节点之一。

以美团目前的布局来看,还有很多可能性,还有几场战役要打。

就像阿里巴巴上市时一样,当时的核心业务都反映在报告中。

看,还是聚焦在B2C交易层面,而到目前为止,尤其是在云计算方面,包括菜鸟、蚂蚁金服在内的其他几大业务的发展,能够体现阿里巴巴整个公司的业务战略布局和战略。

着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