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对话小马车CEO刘以迅!布局自动驾驶,无惧巨头竞争

时间:2024-05-22 17:41:19 科技赋能

车东溪(公众号:车东溪) 正文 |小寒 4月20日,GIIS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峰会在北京举行。

新特汽车CEO冼跃、游侠汽车君董事长魏巍、零跑汽车董事长朱江明、小马车CEO刘以迅、延庆科技CEO朱继智、伊卡路联盟CEO尹建红等高层来自新造车企业、分时租赁企业、自动驾驶及车联网企业高管参加活动并发表主题演讲。

本次大会期间,车西西联合多家媒体对小马汽车CEO刘以迅进行了专访,就小马汽车的运营特点、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布局以及对分时租赁行业的看法进行了交流。

▲刘以迅 1、一年内完成三轮融资。

小马车的核心优势是什么?年中以来,与汽车共享相关的分时租赁行业显得有些落寞。

首先,整个行业的高速发展逐渐放缓。

该行业已从数量和融资的宣传战转向效率和交付的运营战。

各家公司都在向二三线城市扩张或者提高运营效率。

今年10月,因高调采用宝马i3作为运营车辆而迅速走红的知名分时租赁公司EZZY突然倒闭,给行业蒙上了一层阴影,让分时租赁行业做大做强困难重重。

的声音。

在此背景下,小马车的即刻用车成为行业内罕见的逆势崛起的范例。

今年2月,小马车获得中国致远汽车集团投资的1万元A轮融资。

同年6月、12月,又获得汇友基金投资的1.5亿元B轮融资和智合出行领投的2.5亿元C轮融资。

▲小马车的分时租赁汽车为何在行业蒙上阴影的情况下,小马车却能逆势一举拿下三轮融资?在刘以迅看来,关键原因在于公司的互联网和科技基因。

刘以迅认为,共享汽车不同于外卖、共享单车行业。

这是一个产业链比较长的行业。

因此,想要提高运营效率,仅仅依靠共享汽车本身的运营和交付是不够的。

您还需要在后台安排算法。

同时,还将在车联网等硬件层面发力。

在刘奕迅看来,这正是Ponycar团队的优势。

据他介绍,刘艺勋本人是计算机专业的。

和十几位联合创始人一样,他曾在腾讯、阿里巴巴等大型互联网公司工作过,因此对平台思考颇深。

“短期来看,运营3000辆和5000辆没有什么区别,但我认为一旦规模达到1万辆就会有区别。

”刘逸勋解释道,“小马车现在已经可以很好的操作车辆管理端了,一个好的调度员不需要人来监督人,你可以用系统来调度订单。

2、看好分时租赁行业的发展前景。

3月29日,奔驰母公司戴姆勒与宝马宣布合并出行服务,涉及汽车共享(分时租赁)、网约车、停车、充电网络等多种渠道。

旅游等业务。

事实上,根据车西西的采访和了解,戴姆勒和宝马的分时租车业务的国内和全球用户数量实际上远远落后于滴滴、Uber等网约车服务。

两方之间的距离很小。

虽然两方合并有利于增强实力、共同发展,但背后也存在一些问题。

在汽车共享成为大生意的背景下,上述合并是否意味着行业前景并不乐观? “这两家公司能够走到一起,对每个人来说其实都是一个新鲜事,”刘以迅评论道,“我认为是的。

我在合并中看到了更多积极因素。

比如他们融合的共享、电动、互联网、智能化四个领域,都代表了未来的主题。

刘以迅援引数据表示,目前国内私家车闲置率高达96%,有超过3亿有驾照的人还没有买车。

但由于土地和城市面积问题,我们无法像发达国家那样用私家车来解决问题。

大多数人都有个人交通问题,因此通过汽车共享来解决个人出行成为必然。

同时他还表示,未来的年轻人将不再关注如何买车,而是关注它。

如何快速、便捷地获得汽车并使用它。

例如,日本和香港买车的人很少,更多人通过租车和公共交通来解决出行需求。

3.布局。

自动驾驶在巨头竞争中无所畏惧。

目前,自动驾驶技术正在快速发展,百度等自动驾驶公司也积极与网约车公司、分时租赁公司合作。

据刘以迅介绍,小马车还与一些自动驾驶公司进行了合作。

合作。

刘逸勋告诉车溪,小马车将率先将自动驾驶技术应用于停车、取车场景,方便用户,提高效率。

不过,在车西看来,未来当自动驾驶技术普及时,像谷歌这样的公司将会变得更受欢迎。

Waymo等自动驾驶公司将成为无人网约车公司。

拥有大量的用户和车队,甚至会取代分时租赁公司。

对此,刘奕迅表示,他并没有看到太大的威胁。

未来,无人驾驶技术普及后,自动网约车的商业模式确实会出现,但谁能做大做强、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还很难说。

“你说的是一个终点,比如攀登珠穆朗玛峰。

有的目的地是从南坡爬上去的,有的是从北坡爬上去的。

最终,每个人??都会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生存的机会(路线)。

”刘以迅举例解释,“也许未来的目的地不是滴滴或Uber,但也可能属于分时租赁公司。

让我们看看谁能跑得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