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工厂化生产达到如此先进的水平,那么工农业中只需要少数人就可以满足生产工业产品和农产品的需要。
大量失业工人和农民将何去何从?如果工厂达到了这样的生产水平怎么办?在先进水平上,工业和农业只需要少数人劳动,就可以满足生产工业产品和农产品的需要。
大量失业工人农民该怎么办?我们首先回顾一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历次工业革命过程中的进展。
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
1760年代以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四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是蒸汽机纺纱取代了手工纺纱,导致大量工人失业。
一位名叫卢德的纺纱工为了发泄对失业的不满,毁掉了纺纱机。
许多工人加入了摧毁机器的运动。
这就是轰动世界的卢德运动,后来被镇压了。
第二次工业革命进入电气化时代。
由于生产效率的大幅提高,出现了生产过剩危机,引发了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催生了无产阶级,也催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
。
无产阶级组织建立的工会延续至今。
第三次工业革命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标志是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
它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和海洋技术等多个领域的信息控制技术革命。
这一时期,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金融和服务业越来越发达,开辟了更多的就业市场,失业人员基本被控制在一个小圈子之内。
与此同时,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建立失业救济制度,各种社会福利逐步提高。
第三次工业革命中期,经济全球化兴起。
发达国家利用技术进步,向世界出口大量高价工农业产品和服务,极大地消化了过剩产能,赚取了大量外汇。
但到了第三次工业革命后期,随着工厂生产成本越来越高,中国工业产品开始占领发达国家市场。
工业发达国家的制造企业逐渐将工厂生产线转移到欠发达国家,导致国内工业衰退。
由此,技术保护主义应运而生。
世界上除少数技术生产力先进的国家外,大多数国家已成为发达国家的产品倾销国。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面临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这在相当程度上推迟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推进。
例如,在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网络购物、智能手机功能开发和应用、高铁等都受到限制。
发展落后于中国,这些技术都是发达国家最先开发的。
在科技领域拥有绝对优势的美国,在市场应用上已经让位于中国。
这是因为美国人变得不聪明了吗?这次美国对新冠病毒的反应比不发达国家还要糟糕。
。
美国真的没有能力控制这一点吗?如果从更深层次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西方国家的人们已经可以放下生命来追求灵性了。
他们追求的是个人自由。
如果没有发生非冠状病毒疫情,谁又能说他们所追求的自由不是每个人都渴望拥有的呢?当人们对物质和金钱的追求上升到精神享受的层面时,就是人类回归本能的最终目标。
从6岁到70岁,我们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为了学位、房子、婚姻、生意和工作。
许多人甚至没有时间或金钱离开他们出生的乡村或城市。
,我从未去过旅行或参加过音乐会。
这样的生活是我们想要的吗?以人工智能、机器人、虚拟现实、量子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即将到来。
工业革命是以可控核聚变、清洁能源和生物技术为技术突破的工业革命。
一切新技术的应用都是为了让人们的物质财富更加丰富,服务于更加美好的精神生活。
如果一项新技术的应用破坏了人们的精神世界,这是进步还是落后?支撑精神世界需要高工资和无忧的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障。
只有广泛的就业机会、高收入、高福利才能满足这一需求。
在西方发达国家,为什么每一项发明都能保持长期的红利期?比如英特尔芯片,每一次向更高工艺的迈进,都是为了推动电脑升级,以维持利润增长。
微软系统的每一个新版本的推出都是为了同样的目的。
苹果手机一直以高品质、高价格来维持高利润。
在中国掌握生产技术之前,光纤非常昂贵。
当中国大量生产它时,价格开始暴跌。
为什么很多西方研发的高科技产品在中国生产之前价格保持稳定?我们的高铁只能用低价策略与日本竞争?为什么西方国家总是指责我国缺乏知识?产权保护不力,封锁高科技,甚至阻碍流动学生走近高科技领域?我们总是以白菜价抢外国人的生意,这难道不是我们不得不阻止的无奈之举吗?如今的发达国家中,只有德国没有直接反对中国,因为它的汽车仍然需要中国市场。
一旦高端汽车产业被中国复制成功,世界上将不再有百万级豪华车,德国也将改变面貌。
为什么德国拜耳、先正达、美国杜邦生产的专利农药那么贵?但我们中国只能生产别人专利过期的农药,却没有自己的专利产品?难道他们不想以白菜价占领更多市场吗?因为他们明白,只有高回报才能刺激高科技投资增加,高利润才能维持高工资和高福利。
这是每个经济学家都明白的道理。
经济发展需要加法,但大家都想减去消费支出,但收入却成了加法。
这不是矛盾吗?这种与罗辑不符的利己行为只能有一时的市场。
如果一个国家所有产业一直处于低水平运行,除非你的产品能够占领全球市场,依靠世界人民的消费来带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否则利润竞争是不可持续的。
我们确实做到了这一点,把中国制造的最便宜的产品卖给了世界。
但美国等发达国家并不希望低价竞争。
他们想要参与价值竞争。
什么是价值竞争?具体来说就是保护知识产权、按规则办事、经济充分市场化、减少工作时间、提供假期、高小时工资、高福利、自由、民主、环保、生态等等。
所以奥巴马想排除中国,谈判亚太贸易协定,而特朗普则直接对中国产品征收高额关税,搞贸易保护,对中国实施高科技封锁。
预计拜登上任后将继续执行奥巴马联合盟友排华战略。
有一天,我们的廉价产品将不再出口国外,经济将成为内循环,我们最终会以低价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有人用汽车代替人力车,以表明电商价格低代表进步。
这是错误的。
人力车夫失业了,汽车取代了人力车。
员工数量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因为汽车的生产、销售、使用各个环节都需要人。
出租车比人力车贵,因为买车要花很多钱,烧油要钱,保养也要钱,还要交道路使用费。
汽车的出现带动了更多产业的发展。
说了这么多,主要是想说明,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的低价竞争并不是良性竞争。
工厂大量使用机器人只是时间问题。
人类工人将被机器人夺走工作岗位。
处理得好,是好事,处理不好,则是坏事。
处理好是什么意思?即当机器人社会化后,科技进步的成果可以让所有人共享,失业问题可以通过减少工作时间来解决。
例如,每周工作三天或更少,每个工作日工作4小时或更少,每月有月假,每年有年假,所有人都享有相同的医疗保险、养老金和其他福利,人们有更多的时间和金钱。
享受精神生活。
你怎么能称之为坏事呢?机器人社会化后,少数资本家垄断了所有行业,雇佣少数工人来管理机器。
大多数人失业了。
尽管政府提供救助资金维持基本生存,但他们的精神生活却受到压制。
没有尊严,只能像圈养的动物一样存在于世间。
这种机器人社会化不是以人为本,违背了人类追求公平、自由、进步的追求,是一件坏事。
电子商务的发展与工厂使用机器人有着本质的区别。
实体商场服务人员门槛低,容易招聘;工厂很难招到有经验、愿意长期从事重复性或危险性工作的工人。
机器人或自动化是不可避免的要求。
电子商务和机器人的发展可以解放部分劳动力,将其转化为服务业和其他产业,解决老龄化社会劳动力短缺的问题。
机器人目前主要应用于危险、辐射、高强度、高重复性、高精度要求的行业。
这些行业都可以利用机器人,机器人是必然的选择。
在地下采矿中,发达国家使用机器人代替工人。
德国采矿机器人不仅可以在整个采矿过程中节省大量资金,而且还提高了采矿的安全系数。
核工业机器人广泛应用于核电站,可以根据需要操作不同的设备并处理高放射性材料。
还有一些精度要求比较高的,比如电路PCB焊接;芯片制造生产线;制造手机等电子产品的生产线。
单纯依靠人力不仅容易出错,而且对工人的影响也很大。
电子商务的发展,主要技术是互联网。
就业从线下转移到线上,一些人失业了。
同时也造就了一大批网络从业者。
解决了互联网相关问题后,从业者要求低,在家就能赚钱。
实体店肯定会受到影响,这是必然的结果。
如今京东、天猫、淘宝等知名商城招人、招商都不成问题。
注册一家商店,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只要有互联网连接和送货员,任何东西都可以出售。
即使是在实体店,如果购买大宗家电、家具、服装等,也会被要求把钱拿出来。
对于手机,注册后可享受折扣。
机器人辅助工人劳动会导致工人失业。
这正好解决了老龄化社会劳动力短缺的现状,解放劳动力从事服务业,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机器人和自动化生产线的快速发展将解放大量原有产业工人,同时增加人工智能高层次人才的就业。
我国正在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
将解放出来的劳动力转向服务业,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总结:互联网电商、机器人、人工智能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谁愿意在车间里做几个月的简单劳动?谁愿意从事高强度、有放射性、有生命危险的工作?如果机器人能够取代所有这些劳动力那就太好了。
目前,中国的机器人才刚刚起步。
只有大力发展,才能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
不用担心失业,有很多工作机会。
科技的飞速发展,比如电子商务、网购、人工智能、无人工厂、无人商店、无人机送货的出现,都会对人们现在的工作、岗位、饭碗产生影响。
这就需要质疑社会保障体系是否完善,是否有失业保障。
我们不能责怪科学技术的发展夺走了我们的工作岗位和饭碗。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必将对落后的社会保障体系产生巨大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