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周渔给朋友打电话,邀请他参加一个关于虚拟现实(以下简称“VR”)的展览。
作为VR行业的分析师,他最初对VR的兴趣源于2008年的一次讲座。
“2020年可以算是VR元年,因为这一年在硬件设备的出现中开始成型,这让投资者和市场才能看到行业的未来。
”周宇告诉记者。
周宇的观点其实得到了大多数业内人士的认可。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前两年不被关注的VR产业,2018年突然获得总投资2.7亿元,上半年分别增至24亿元、15.4亿元。
2019年,相关投资项目数量也大幅增加。
然而,正如所有新兴产业的发展都会遇到困难一样,VR产业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在今年上半年遇到了拐点。
此前,暴风魔景、美度娱乐、中景视界等多家VR企业都经历了拖欠工资、裁员的情况,给行业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
不过,包括VR企业负责人以及多位行业分析师在内的记者采访时都认为,这次寒潮或许并不是行业的全貌,而是整个行业正处于调整期,市场将逐渐走向复苏。
回归理性。
一二级市场疯狂投资:“VR行业并不是2008年才出现的,直到今年Facebook才以20亿美元收购了Oculus,成功将这个行业推向市场,引发VR热潮瞬间席卷”世界。
艾媒咨询分析师吴丽梅认为,随着2016年国际科技巨头开始布局VR产业,以HTC、Facebook等为代表的企业纷纷推出成品设备,并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不断普及。
一年后逐渐受到大众的青睐。
”事实上,互联网巨头布局VR之后,进一步刺激了资本的介入。
可以说,资本推动了VR产业的发展。
”吴丽梅表示。
艾媒咨询统计,自从VR概念被外界熟知以来,VR行业的规模连年爆发式增长。
从该行业的投资事件数量和投资金额来看,2018年和2018年VR行业的资本投资事件分别只有1起和4起,投资金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事件和投资金额瞬间增至17起和2.7亿元,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投资事件分别上升至57起和38起,投资金额分别达到24亿元和15.4亿元。
相比国外科技巨头对VR行业硬件设备的投资和产出,国内VR行业的投资更侧重于内容制作。
“在硬件设备市场被HTC、Facebook等大型科技公司蚕食之后。
索尼中国之所以选择在内容领域发展,是因为国内厂商显然更了解国内消费者的需求。
”易观智库分析师赵紫明确表示。
“根据我们的研究,2020年国内VR产业内容领域的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6.7亿元,而2020年预计将达到4亿元。
”吴丽梅解释道。
国内企业对VR产业内容端的投资进一步体现在影视上市公司的介入。
据记者统计,A股两市25家文化传媒概念上市公司中,有17家投资VR行业,占比较高。
此前,一位上市影视公司高管向记者表示,VR很可能对影视行业产生颠覆性影响,同时又受到各路资本的追捧,让业内各家公司都紧张不已,“大家都害怕被抛在后面,虽然我们可能不知道未来,也不知道未来会怎样(指VR行业)。
”同时,吴丽梅还告诉记者,虽然VR领域在一二级市场都有自己的布局,但仍然存在一二级市场联动加大的现象,甚至二级市场一度倒逼一级市场。
市场投资新趋势,“A股上市公司积极布局VR产业,不仅为一级市场提供了退出机制,还提供了较高的估值溢价,大大提升了一级市场布局VR产业的积极性。
” VR产业,为VR创业带来投资红利。
对于二级市场来说,将会提供更多的资金涌入。
告别“野蛮生长”,进入洗牌期。
然而,正当VR行业追逐资本、整个行业突飞猛进的时候,危机也在年底来临。
半年疫情已悄然到来,而这其中的第一个表现就是VR企业拖欠工资、裁员、破产的情况。
今年10月,曾经是VR内容领域标杆企业的美度娱乐被媒体曝光为“拖欠工资”、“裁员”、“破产”的传闻。
据称,美度娱乐员工和离职员工被拖欠工资长达半个月至四个月,最终申请劳动仲裁,几乎与此同时,另一家VR耳机公司中景视界也被拖欠工资。
这家成立于2016年,并于2018年4月发布首款VR产品AlfaReal的公司被曝拖欠员工工资,据称“恶意拖欠员工工资,并于年底报销数万元”。
今年10月,曾经引领国产VR设备普及的暴风魔镜也传出将裁员数百人的消息。
尽管在随后接受记者采访时,暴风集团CFO毕世军表示,上述人事变动并非裁员,而是人员分流至其他合资子公司,但外界突然对整个未来发展感到悲观。
VR产业。
周宇并不否认VR行业此时遇到了瓶颈,并表示市场冷是事实,但并不意味着已经到了寒冬。
他表示,就像过去新兴产业的发展一样,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拐点。
“现在是VR的拐点,是一个洗牌期,如果未来发展起来,这个行业将会从百花齐放,逐渐融合、整合成一朵大花。
”企业占据主导地位,小企业却难以生存。
”吴丽梅认为,下半年VR市场将遇冷,尤其是VR硬件产品的销量将大幅减少。
究其原因,还是国内行业缺乏创新。
“VR领域进入者不断增多,产品同质化严重,硬件创新跟不上。
而且淘宝上低价销售假冒硬件产品,抑制了正品到达消费者手中。
”吴丽梅表示,“在这种情况下,对于VR的投资也有一定程度的放缓,这从增速上就可以看出。
”不过,尽管目前VR产业发展遇到困难,但上述诸多——上述分析师认为,此刻的变化可能会对行业的未来产生负面影响。
积极意义。
赵子明表示,随着BAT、网易等大公司进入国内VR市场,行业进入门槛将会提高,一些小企业难免会出现资金链紧张进而破产的情况。
不过,他认为,与过去两年相比,经历了VR行业的泡沫环境后,VR行业将变得更加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