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mark VDLive 10无线麦克风的推出,刷新了大众对麦克风尺寸的认知,尽管大多数人都认为麦克风极小。
但 Kemark 并不止于此。
全新推出的Vimo S重新定义了“微”。
如何在蓝牙耳机大小的体积内容纳两个发射器和一个接收器,而不需要电池续航、电量显示等功能?为此,小编独家采访了Kema Vimo S的工程师,揭秘了这一尺寸突破背后的设计思路。
初衷:减轻拍摄负担“摄影器材太多,笨重的麦克风让本来就繁琐的拍摄变得更加困难”“麦克风像砖头那么大,挂在衣领上疯狂翻出来”。
..这些无疑是无线最烦人的事情。
让麦克风用户头疼的问题。
除了这些弊端之外,Kemark研发团队经过市场调研发现,现有的专业麦克风的功能对于消费类用户而言过于冗余,反而因体积笨重而增加了拍摄的负担。
因此,在产品立项阶段,Kemark研发团队就设定了“做一款打破市场常规的消费级麦克风”的目标,将目标人群定位于手机用户,并针对消费级用户优化收音体验。
尽可能多的用户。
突破:突破性设计 关键问题是麦克风结构复杂。
原来的两个发射器和一个接收器已经占据了很大的空间。
在此基础上,还需要集成电池、电量显示、按钮等复杂部件,体积缩小的范围十分有限。
经过数百次的方案打磨,在不断设计和推翻的过程中,Kemark工程师将突破点瞄准了机匣。
他发现接收器上的发射器中没有麦克风、电池、天线等易损电子元件,于是他大胆放弃了传统麦克风存储设计的想法,首创了外置接收器的想法。
外置接收器可与充电仓完美融合,既最大限度地提高了空间的综合利用率,又保证了产品的整体美观和设计感。
该方案已获得国家专利认证,无线麦克风的存储方式也得到了创造性的突破。
打磨:精益求精 选择外部接收器方案后,问题也随之而来。
如何保证接收器在充电仓内稳定不脱落?一位Kemark工程师表示,他最初想到的解决方案是卡扣的形式,但尝试了几次后,他很快意识到这种方案存在很多问题:首先,卡扣需要手动与卡扣对齐。
充电仓,使用起来不太实用。
其次,如果长时间使用带扣,则存在丢失的风险。
最关键的问题是卡扣需要预留定位件和紧固件,这无疑会增加麦克风的尺寸。
经过深思熟虑,一个磁性产品意外地启发了工程师。
工程师们注意到,现在很多产品为了方便而选择使用磁性设计。
您只需将两个产品放置在一个大概的位置,感受到磁力后它们就会自动粘在一起。
无需手动精确对齐它们。
使用起来非常顺滑,而且磁性吸附力非常强,可以起到很好的稳定作用。
经过不断的打磨方案,Vimo S最终选择了磁力吸附的形式。
此外,Kemark工程师还充分利用了磁吸在稳定性和空间利用方面的优势,将其应用到充电仓的外盖和发射器的收纳上,让用户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集成度:高度集成 除了接收器和发射器之外,Vimo S还设计了电量显示、增益调节旋钮、音频模式切换等复杂功能。
如何在如此有限的空间内充分整合各种功能,同时保证产品美观且符合人类的使用习惯?经过不断改进和优化,工程师们逐渐确定了最佳的结构和布局。
Kemark工程师表示,Vimo S的内部空间已经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整合。
在此基础上,还实现了充电仓电量数字显示、无需开盖即可显示电量等许多意想不到的功能。
Vimo S的创新研发并非单纯追求技术突破,而是基于对用户需求和痛点的深入分析。
它是ID工程师、产品经理、软件工程师、硬件工程师、测试工程师等整个研发团队共同努力的成果。
。
相信未来,Kemark将继续以消费者需求为基础,不断创新发展,为用户带来更好的无线电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