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IDC6月21日报道,针对当前虚拟运营行业“用户实名制”问题突出,中国通信企业协会虚拟经营分会今日将举行“实名制”。虚拟运营商实施用户实名制自律活动”新闻发布会,虚拟运营商大考又来了,交出怎样的答卷?根据部发布的电信服务质量公告工信部近期共收到10家企业因垃圾短信不明扣款等问题被投诉,其中虚拟运营商占4家,垃圾短信投诉量同比增长365%工信部提供的数据显示,从去年11月至今年4月底,电信企业已组织快速关闭涉及通信信息诈骗等犯罪的电话号码14万余个,其中基础电信公司号码85189个,基础电信公司为三大运营商。虚拟运营商人数达到60202人,职称人数超过43%。目前,国内三大运营商的手机用户已超过12.9亿,虚拟运营商用户数约为2.8亿。后者的用户数量仅为前者的2倍。%,但因违法犯罪被关停的比例高达基础电信运营商的35倍。虚拟运营商实际上就像代理商一样,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那里承包部分通信网络使用权,通过自己的计费系统、客服号码营销和管理系统向消费者销售通信服务。目前国内比较大的虚拟运营商有飞象通信、蜗牛移动、吉信通、远特通信等。据虚拟运营商联盟数据显示,这些虚拟运营商的用户数据超过200万。究其原因,应该说与他们的经营情况和实名制的推广有直接关系。现在看,流量不通畅,月租全免,漫游费也没有。在发展模式上,虚拟运营商依然利用这些噱头,以低资费吸引用户。但三大运营商在经历多轮提速降费后,虚拟运营商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一些批零倒挂现象时有发生。一位虚拟商户也表示,现在成本压力越来越大,联通向他们收取号码资源占用费,每个号码每月3元。如果他们有100万个账户打不开,他们每个月就要给联通交300万。号码资源占用费等成本逼迫虚拟运营商快速开卡,但为落实实名制,虚拟运营商不得不投入大量成本。据了解,配备身份证识别机至少需要1000元,而且用户每进行一次身份验证,都要向国正通支付费用,每位用户近1元。工信部公开信息显示,4月底关停的6万个虚拟运营商号码给虚拟运营商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多位虚拟运营商直言,拿到试点牌照的42家虚拟运营商几乎没有一家盈利,成本压力越来越大,迫使他们思考新的发展模式。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开始寻找新的出路,比如在海外发展。.换句话说,由于成本压力,对于虚拟运营商来说,实名制的实施将再次缩减其客户群,进而给实名制的进一步推广带来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