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无人机反哺5G发展助推运维智能新升级

时间:2023-03-22 10:26:04 科技观察

近年来,随着民用无人机的快速发展和5G商用的逐步深入,无人机与5G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密.普遍认为,无人机是5G商用落地的首选之一,因为5G不仅可以通过功能升级解锁无人机更多的应用场景,还可以加强无人机的网络安全和管理,加速其市场转型。它充满了价值。但实际上,除了5G对无人机的推动外,无人机在5G中也扮演着不小的角色。比如在5G基站的运维中,无人机可以带来精细化、智能化的升级助力。基站建设速度虽快,运维难度大目前,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和布局,我国5G网络建设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工信部此前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我国已建成开通5G基站超过40万个,平均每周新增开通5G基站超过1.5万个。预计到年底,将在全国主要一线城市完成5G网络的基本覆盖。如此之快的建设速度无疑令人欣喜,但同时运维问题也令人担忧。因为随着越来越多的5G基站建设,运维的压力和成本必然会不断升级。此外,由于5G基站高频高损耗,用户少导致空载率高,行业应用呈峰谷化趋势,对5G运维提出严峻考验我们不能忽视。据了解,与现有的4G基站相比,未来5G基站在数量、功耗、价格等方面都将是其3倍左右。这意味着大量的5G基站需要远高于4G的运维投入。同时,如果运维稍有不当,造成的损失可能比4G时代要大得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运维的难度。5G时代,除了数量和成本的困难,5G时代的运维、精细化管理更是刺痛着运营商的神经。目前,在基站建设快但用户不多的情况下,5G基站空载率较高,应用波峰波谷明显。如何在保证5G应用的同时,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就变得非常重要。紧迫的。在此背景下,我国虽然采取了多种运维方式来缓解上述压力,但效果并不明显,常被人们质疑。例如,我国采用人工巡检来保障基站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但存在效率低、成本高、不安全等问题。而采用空闲方式解决基站空载丢失问题,也被指浪费资源。对此,我国相关部门也指出,我国5G建设除了追求速度快之外,基站运维管理的精细化、智能化也迫在眉睫。未来无人机或成运维先锋那么,如何实现5G基站的精细化、智能化管理呢?这时候,就必须要依靠无人机了!作为电力、管道、农林等领域广泛应用的运维利器,无人机在勘测巡检方面具有显着优势。一方面不受地形地貌限制,可满足5G基站数量多、分布广的巡检需求。另一方面,也可以替代人员,降低巡检安全风险,提高运维工作效率。同时,鉴于目前5G基站大多建在城市,巡检很可能影响居民和商业活动,无人机是最佳选择。利用无人机开展远距离勘测巡检工作,不仅可以减少对居民的干扰、降低协调成本、快速完成工作,而且数据采集更加准确、详尽。此外,凭借无人机操作简单、灵活性强、适应性突出等优势,无人机运维还可以有效应对大风、雷雨、大学、冰冻等极端天气,以及诸如此类的灾害环境。如地震和洪水,可应用于因交通或障碍物而无法进入的检查区域。可以说运维可靠性极佳。当然,更重要的是,无人机可以发挥平台作用,融合包括5G本身在内的诸多前沿技术和智能技术,让运维更加精准、精细化、智能化。在众多技术的加持下,无人机不仅可以胜任前端的数据采集工作,甚至可以参与到后端的分析、决策和处理环节。目前,我国民用无人机市场规模已超过200亿元,行业企业超过7000家,产品40万种,其中巡检无人机功不可没。可以预见,随着5G基站建设的不断加速,基站运维需求将进一步增加,无人机在5G领域的应用未来将迎来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