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IDC4月16日报道称,虽然虚拟运营商已完成两年试点运营期,但尚未获得正式牌照发布。裸奔期间,虚拟商户170、171频繁遭遇垃圾短信、骚扰电话、通讯信息诈骗等问题。实名制问题正成为虚拟商户发展的瓶颈之一。日前,工信部(以下简称“工信部”)发布通知,要求虚拟运营商(以下简称“虚拟运营商”)严格落实实名制注册要求,并在一个月内完成注册,不得实名注册或虚假注册。电话号码、完成用户身份信息补充注册等工作。5月11日,记者从多家虚拟经营企业获悉,目前大部分企业都在忙于对实名制进行排查整顿。对于工信部的要求,中国虚拟运营商产业联盟秘书长邹学勇认为,工信部此举实际上是在保护虚拟商业行业的品牌,促进虚拟商业产业的发展。4月27日,工信部发文《关于加强规范管理促进移动通信转售业务健康发展的通知》,要求虚拟商户立即进行自查自纠,并在1个月内完成用户身份信息登记。这意味着,5月27日之前,39家虚假发号企业必须完成实名补登记。此前,媒体曾多次报道过虚拟商户的信息安全问题。据了解,此次企业整顿可能主要针对前几批取得虚拟运营商试点牌照并发号的企业。联想通信和中信远景均对记者表示,他们拿到牌照的时间比较晚,大部分号码是在2015年9月实施最严格的实名制之后发放的。实名制的要求比较严格,而且发出的数量也不多。对于工信部要求的限期一个月整改,几家百万用户以上的大型虚拟商户对记者表示,一个月内完成整改问题不大。分享传播集团董事长姜志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一个月的期限对我们来说没有问题。首先,我们的用户不多,只有五六百万;其次,我们主要是卖面子——通过线下渠道面对面,只有少数渠道存在违规操作。他说,目前已经发现一些非法渠道,正在处理中,“大部分是通过亲友的身份证销售的。”对于这部分用户渠道,商会会给出相应的名单,然后企业会直接发出通知,或者重新注册身份信息,或者直接停止;还有其他一些没有进行身份信息登记的卡,将直接被停用。”苏州蜗牛移动告诉记者,蜗牛移动从3月下旬开始派??出巡查组,对通信市场和终端终端渠道进行暗访,对违规代理商进行处罚。截至目前,已注销1名代理人,严惩3名代理人。此外,共有103家门店因网络电商渠道非授权网点违规销售蜗牛免卡而被下架或直接关闭。此外,4月份,蜗牛移动还与苏州警方签署了反通信网络诈骗合作协议。警方联合企业加大对垃圾短信、诈骗电话的监管力度。“工信部规定的1个月期限,就是为了加大实名制力度,加快实名制落地。”邹学勇告诉记者,“假商家如果全面启动处理,一个月就能搞定,因为假商家的手机用户很少。”今年以来,央视等多家媒体曝光了虚假商户实名制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邹学勇认为:“工信部迫切要求虚拟商户实行实名制。更大的意义是通过促进虚拟商户的发展,保护虚拟商户行业的发展,促进通信行业的市场化。”据了解,截至目前,已有42家企业取得了虚拟商户试点牌照,其中39家获得了试点许可。已发行账户,虚拟业务用户总数约2700万。据三大基础运营商近期发布的2016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中国电信拥有约2.03亿移动用户,中国移动拥有计费用户25893万,中国移动客户总数约8.34亿,目前虚拟商户用户数约占基础运营商用户数的2%。虚拟商户用户规模小,完成实名补登记问题不大月。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表示,1个月可能只是表象而已,并不能根治垃圾短信、通信诈骗等问题。由于非实名卡没有用户信息,线下渠道在销售过程中价格高,利润高。这种卡被普通用户拿到之后,基本上和实名卡用户一样,但是被不法分子拿到之后就成了问题。诈骗工具。过去,三大基础运营商长期存在类似问题,容易造成运营商与用户之间买卖行为的惯性。“实名制需要一个过程,短期内可能难以根治,但可以有效遏制垃圾短信等问题。”蜗牛移动还表示,在分配虚拟名片号码时,是按照10000个号码的原则。只有7位数字才能知道哪个是虚拟运营商,无法有效识别运营商编号,增加了管理难度。此外,目前对用户发送的消息数量和关键词的监测和排查仍依赖于基础运营商的网络监测系统,这使得虚拟商户缺乏快速管理垃圾消息的手段。通信市场化面临多重障碍。2012年6月,工信部发布《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一步进入电信业的实施意见》。2013年12月26日,工信部向11家企业颁发了首批移动转售业务许可证。截至2014年12月18日,工信部共向42家企业下发了5批移动转售业务试点批复文件。我国2013年引入虚拟运营商的目的是在通信行业发展混合所有制,让民间资本倒逼通信行业改革,推动通信走向市场化。2014年,获得试点牌照的虚拟商户以低资费、灵活套餐、非零流量等高调利器进军电信市场,最终倒逼三大基础运营商调整资费。流量不通畅”政策。因此,虚拟商家在电信市场被称为“鲶鱼”。不过,在邹学勇看来,虚拟商家对电商市场的鲶鱼效应还处于初级阶段,这也与当前虚拟商户发展瓶颈期有关,2015年底,虚拟商户为期两年的试点期正式到期,业内普遍认为,2016年初正式发放虚拟商户牌照。截至记者发稿,还没有关于虚拟商户官方牌照发放的消息,目前虚拟商户已经处于“裸奔”状态近半年。从用户规模来看,虚拟商户已经发展了两年多,用户数量仍然只有2700万;此外,由于批零倒挂问题,39家虚拟商户中从这个数字来看,很少有虚拟商家实现盈利。“工信部和公安部门关注虚拟商户实名制问题,是因为目前虚拟商户业务的规范性有所欠缺,监管薄弱。”虚拟运营商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莫光伟告诉记者:“虚拟商户实名制问题的背后,仍然是一个焦点,因为长期存在的‘批零倒置’问题。”实名制问题其实在于企业经营的投入量,在批零倒挂的问题下,虚拟商户本身就在亏损,投入也会出现一定的缩水。他表示,现在资费市场已经进入市场,定价机制掌握在三大运营商手中,批零倒挂问题一直是监管部门难以解决的问题。此外,一些虚拟商业企业盲目照搬运营商的传统理念,不注重商业模式的创新,归咎于批零倒置问题,难以实现突破性发展。在莫光伟看来,虚拟业务基本实现了向1.0阶段的过渡,移动转售的基础业务已经比较完善,但业务创新仍需加强。“目前,虚拟业务还是作为公司主营业务发展的一个点来推动的。未来,聪明的公司可能会将移动转售业务单独剥离出来,发展移动转售行业。”“在邹学勇看来,通信行业的市场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通过引入民间资本进入通信行业,打破三大运营商对通信行业资费套餐的垄断,以及实现手机流量不通关等;第二阶段;民营企业进入通信行业后,将为通信行业带来低成本的个性化服务,加速通信能力与各行业的融合,加速融合三网并取消漫游费;第三阶段是真正的整个通信行业的发展,由市场主导,从用户被动接受三大运营商和虚拟运营商提供的通信服务,到用户主动要求通信服务,然后运营商提供服务。莫光伟表示,通信行业市场化积极推进,发展势头迅猛。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可以感受到无论是虚拟业务还是基础运营商都比2014年更加积极和开放。但是,通信行业市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