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虚拟运营商普遍亏损转向海外 国际业务被寄予厚望

时间:2023-03-19 21:23:45 科技观察

从2013年12月底颁发第一批虚拟运营商牌照至今,已经三年了,虽然发展势头还算不错,但总体还是处于亏损状态。在此背景下,虚拟运营商纷纷进军海外市场,寄希望于利润率较高的国际化业务。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虚拟运营商行业市场前瞻分析报告》数据,截至2015年底,全国虚拟运营商数量达到2050万,占移动用户总数的1.5%;截至2016年5月末,国内虚拟运营商用户数增至3100万户,基本符合预期。虚拟运营商的用户数量有限,主要受批零倒置、170条款普及、网络覆盖等因素制约。因此,很多虚拟运营商只是先取得牌照资质或炒作概念,并没有真正落地。虚拟运营商被认为是民营资本进入通信行业的突破口,不少正在积极推进。像蜗牛移动,截至2015年12月,用户规模达到400万,领跑行业。与三大运营商相比,虚拟运营商在品牌影响力、用户量、服务质量等方面均有较大差距。因此,虚拟运营商在推广过程中屡屡受挫,亏损局面难以彻底扭转。为探索适合的盈利模式,虚拟运营商积极推出差异化服务和产品,试图在细分市场赢得用户,利润率相对丰厚的国际业务有望保持高位。近年来,我国出境旅游十分火爆,每年出境游客超过1亿人次,并且还在逐年增加,对海外移动流量的需求旺盛。虚拟运营商开始竞相为出境游客提供国际通信服务。早在去年,蜗牛移动就率先开展国际业务,推出了一系列相关产品,目前已覆盖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悉,未来蜗牛移动将围绕“一带一路”战略走出去,实现覆盖数百个国家和地区的目标。除了蜗牛移动,263移动通信、共享通信等虚拟运营商也盯上了国际业务。和共享通信一样,它也通过资本并购完成技术输出,斥资2亿美元收购了尼日利亚电信运营商GiCell。国际化业务成为虚拟经营者新的发展方向。未来,更多的中国人会出国,海外通讯消费需求市场巨大,虚拟运营商的机会还是很多的。但拓展国际业务并非易事,对海外运营商、渠道等资源整合能力和营销能力有较高要求。而且,国内三大运营商也绝不会袖手旁观,虚拟运营商面临诸多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