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创业容易,维持创业却很难,融资让年轻的创业者又爱又恨

时间:2024-05-20 01:59:41 科技赋能

年轻的创业者创业更加积极主动,对事业成功、增加收入、发现市场机会有强烈的动力。

创业项目的选择大多基于市场观察和职业兴趣。

但由于缺乏经验和科学指导,创业项目的选择往往趋于趋同。

他们的职业生涯尚处于起步阶段,成立时间短、项目规模小,是青年创业项目的共同特点。

创业资本、人力资源和创业技术对于创业至关重要,但年轻的创业者在上述方面普遍存在不足。

在创业资本方面,年轻的创业者进入社会时间较短,资本积累不足。

场地、人工、原材料等成本仍然较高。

融资也受到融资条件、融资程序、融资成本等诸多限制。

资金问题成为困扰年轻创业者的障碍。

第一个绊脚石。

资金固然重要,但正如一些优秀年轻人创业者所说,资金绝不是创业过程中最重要的问题。

许多年轻的创业者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他们过多关注资本等有形资产,而对人才、技术等对企业长远发展更为重要的无形资产关注不足。

在人力资源方面,基层人才匮乏已是不争的事实,年轻的创业者很难提供有吸引力的薪资。

人才往往是通过关系和“感情”来招募的。

尽管约60%的创业者认为人才能够满足实际需要,但随着创业项目的发展壮大,人才问题将日益凸显。

在创业技术方面,约40%的创业者认为自己拥有核心技术,但对技术的保护力度不够,不足以形成真正的竞争优势。

以下内容分享自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与宜信联合发布的《中国青年创业现状报告》:创业动机与创业方向(一)创业动机主动创业占多数,政策鼓励效果开始显现。

年轻人的创业动机比例较高,如成就事业(43.1%)、增加收入(39.5%)、发现机会(39.5%)。

但因就业困难而被动创业的比例(18.8%)较低。

受政策鼓励创业的占20.9%,说明政策鼓励创业的效果在一定范围内显现。

不同群体的创业动机存在差异。

从性别来看,男性更有动力成就事业,女性更有动力基于兴趣成就事业。

从受教育程度来看,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创业者更有动力成就事业、发现机会、基于兴趣爱好更有动力,而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创业者则因就业困难而更有动力实现就业。

并且增加收入的动力更加强烈;从不同的婚姻状况来看,已婚的创业者比未婚的创业者有更强的增加收入的动机。

(二)创业方向 创业项目的选择主要来源于对市场的观察以及个人的专业和兴趣。

调查显示,选择当前项目创业的具体原因大多来自于个人对市场的观察(40.0%)和职业兴趣(33.7%)。

可见年轻的创业者在选择创业项目上更加深思熟虑。

个体经营和创办有限责任公司是青年创业的主要形式。

从创业项目注册类型来看,注册个体工商户最多(43.8%),其次是有限责任公司(29.8%)。

其中,农民、农民工、初中/高中/中专毕业生、城镇失业人员创业时更倾向于选择个体工商户形式;在职人员和留学归来人员在创业时更有可能注册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高校毕业生和转业军人注册个体工商户和有限责任公司比例较高;更多的学生在学校创办企业是未注册或注册的有限责任公司。

创业领域涉及所有行业,批发零售占30%。

调查显示,年轻创业者的创业项目遍布各个行业,其中数量最多的是批发和零售业(34.5%)、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13.7%)、居住服务和其他服务业(9.5%) )、住宿 餐饮业(8.6%)也占很大比例。

不同群体对于创业行业的选择存在差异。

农民工、农民工、初中/高中/中专毕业生、城镇失业人员在批发零售行业创业比例较大,而留学归来、打工人员、学校人员等学生在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行业创业有更多选择。

创业能力培养与创业孵化(一)创业能力管理、市场开拓、商机判断和创新更重要。

从创业者评选的关键创业能力来看,企业管理能力(63.2%)、市场开拓能力(46.7%)、商机判断能力(47.1%)和创新能力(37.7%)被认为是最重要的能力。

它在创业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

实践和学习是获得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

调查显示,实际工作经验(68.3%)被认为是获得能力的最重要途径。

学校创业教育(18.7%)和创业培训(39.5%)在获得创业能力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此外,向成功案例学习(31.3%)、他人指导(27.9%)、家庭影响(24.3%)也被认为是培养和提高创业能力的比较有效的手段。

相比之下,留学归国人员(51.1%)、在校学生(34.9%)、应届大学毕业生(34.5%)和在职人员(33.5%)除了通过工作经历和创业培训提升创业能力外, ,也会主动学习一些成功的商业案例。

百分之四十的创业者人参加过创业教育和培训。

受访者中,44.3%的人参加过创业教育培训,其中59.7%的人参加过政府组织的创业培训,43.0%的人参加过社会机构组织的培训,27.3%的人接受过学校的创业培训。

教育和培训。

相比之下,复员军人(50.9%)、应届大学毕业生(50.6%)和在校学生(50.4%)参加创业培训教育的比例较高,就业人员(34.2%)和农民工参加创业培训教育的比例较高。

拥有较高的比例。

参加创业培训教育的人员(37.0%)、留学归国人员(37.5%)和农民(38.2%)比例较低。

创业教育培训对培养创业能力发挥积极作用,但课程内容有待加强。

总体而言,约一半参加过创业教育培训的创业者人认为对培养创业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分别有41.6%和9.7%的人选择“效果很好”和“非常有用”。

相比较而言,创业者对政府部门组织的培训的认可度略高于学校教育和社会培训,选择比例较高,作用较大,非常有用(见图49)。

一些创业者认为,创业教育培训效果不佳的原因主要集中在课程内容上。

68.4%的人认为创业培训过于注重理论,不够注重实践。

另有42.7%的人认为课程内容的针对性有待加强。

(见图 50)。

(二)创业孵化 近30%的创业者人接受过创业孵化,不同群体、不同项目的孵化情况存在差异。

28.4%的受访创业者人接受过创业孵化器的孵化,其中在校学生(37.30%)、工作人员(35.09%)、应届大学毕业生(34.12%)和留学归来人员(31.25%)比例较高的企业已接受孵化;从注册类型来看,获得创业孵化的企业比例较高。

孵化服务中,租金减免(68.97%)、信息服务(50.67%)、培训指导(46.19%)、政策咨询服务(45.74%)和交流平台提供(44.84%)的接受率较高。

创业孵化对创业具有强大的支撑作用。

大多数接受过创业孵化的创业者认为,创业孵化对创业起到了很好的支持作用,45.7%的人认为效果很大,27.0%的人认为很有用。

困难与创业感想(一)创业感想项目、资金、管理、坚持是创业成功的关键。

创业的成功与否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年轻的创业者认为,最关键的三个因素是项目好(47.2%)、资金充足(50.6%)和管理有效(41.2%)。

此外,还需要不懈的坚持和努力(29.0%)。

(二)困难诉求 年轻的创业者的诉求涉及政策、服务、资金、培训、环境等多个方面。

通过梳理著名青年创业者的政策/服务诉求发现,青年创业者的诉求包括加强支持(41.7%)、加强政策落实(39.9%)、加强创业服务(15.6%)、完善创业担保贷款(31.5%)等。

%)、加强创业培训(14.9%)和优化创业环境(5.2%)等。

资金、竞争和劳动力问题是创业者面临的主要困难。

创业最大的困难就是资金。

64.2%的人认为缺乏足够的资金是创业的主要困难。

尽管缺乏资金,许多人仍不愿意贷款或融资。

这也反映出不少创业者正在创业。

心态保守;第二个比较突出的困难是同行竞争过度(26.9%)。

调查中还发现,青年创业领域相对集中。

比如,大学生更倾向于电子商务、计算机技术支持等方面创业,青年农民更愿意从事自己熟悉的养殖业和养殖业。

同质化创业在产生规模效应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竞争。

此外,招工困难或劳动力成本过高(25.4%)也是创业者面临的问题。

一个主要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