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平平的暴风科技,却创造了一个暴富神话,让很多投资者感到困惑。
事实上,公司一直主推的虚拟现实业务以及该业务所依赖的宝峰魔镜如今已经成为公司的“油瓶”。
公司一季度亏损1万元。
什么时候能给公司带来重大成果?支撑仍需等待市场检验。
去年5月暴风科技发布招股书时,市场仍在诟病其营收远不及迅雷。
现在,暴风科技总市值约1亿元,是迅雷的六倍。
世界变化如此之快。
自今年3月24日创业板上市以来,暴风科技上演了连续涨停的神话。
其上市首日开盘价仅为9.43元,但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其股价一路飙升,最高达到1元,期间涨幅近30倍,令无数投资者震惊。
然而5月14日,暴风科技涨停神话结束,连续两日下跌。
暴风科技上市前,《投资者报》记者采访了该公司副总经理王刚。
当时,他对以暴风魔镜为代表的虚拟现实业务非常有信心。
从现实来看,虚拟现实虽然助推了股价飙升,但也严重拖累了公司业绩。
今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4.2%,但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5万元,同比下降0.72% 。
该公司解释称,虚拟现实业务正处于大规模投资的早期阶段,这导致公司一季度整体亏损。
那么,虚拟现实业务的投资周期是多长?这项业务预计什么时候能为公司带来利润?另外,公司如何看待目前的高股价?近期公司高管频繁辞职的原因是什么?对于上述问题,《投资者报》记者于5月13日致电、写信给暴风科技,但截至发稿,该公司尚未回应。
解读虚拟现实业务 什么是听起来“高端”的虚拟现实业务?简单来说,就是你把暴风镜放在眼前,把手机放进去,然后观看手机上播放的视频,感受3D甚至IMAX的效果。
虽然叫虚拟现实眼镜,但称其为“3D头戴式眼镜”或“手机头盔”似乎更合适。
《投资者报》记者使用过暴风镜二代,但其视频播放画面不如宣传的IMAX。
从视觉效果上看,就像看一个3D屏幕,略微弯曲,周围有黑框而不是填满视野。
虽然可以感受到3D效果,但离影院级别的体验还很远。
作为初次用户,记者还是很期待这款设备带来的新体验。
但正如宝峰魔镜的口号:“好奇者的新玩具”一样,目前的虚拟现实眼镜只是一个尝试,让感兴趣的人体验和了解这个新奇玩具的功能和效果。
但暴风魔镜想要完成从玩具到工具的进化,不能仅仅依靠9??9元的平民价格。
更重要的是,它必须给用户一个佩戴它并继续使用它的理由。
《投资者报》记者采访了品玩网资深编辑李晨,他曾测试过几款国产虚拟现实眼镜。
他认为:“目前国内价值一两百元的虚拟现实眼镜不太可能得到广泛应用。
市场上几乎同一种眼镜产品都采用相同的解决方案,没有本质区别,不太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总之,虚拟现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既然如此,公司为何要推广暴风魔镜呢?一是为了赶上2019年Oculus即将发布的大型头戴式虚拟现实设备,暴风科技等同类厂商提前推出产品。
赶上潮流,让用户先体验一下,然后依靠产品迭代推动技术的成熟,最终进入虚拟现实市场其次,暴风魔镜只是一个硬件载体,价值——背后的附加服务是利润的来源,单纯依靠硬件赚钱并不是最好的选择,暴风魔镜只是一个入口和平台,背后有一个生态系统让用户可以通过低价参与。
从一开始的99元门槛,通过开放平台和合作伙伴的模式,建立了增值服务和内容的平台,一旦达到规模,其收入将远远大于销售硬件。
暴风魔镜短期内很难实现高营收。
但暴风魔镜设备本身的技术实力和用户体验将成为其成功的决定因素。
正如《投资者报》记者在上次暴风科技报道中所言,暴风魔镜能否承载公司未来,转型为从事虚拟现实业务的视频平台,还需要市场检验。
不过,暴风科技和资本市场都看好魔镜智能硬件。
2019年1月,公司成立子公司,独立运营宝峰魔镜。
4月中旬,暴风科技宣布对旗下“暴风魔镜”增资,引起了华谊兄弟、天音通讯、锐成惠达、广汽松鹤等多家公司的关注。
备受资本市场青睐的智能硬件领域,将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落户。
目前,与暴风魔镜同类型的虚拟现实眼镜有蚁视科技、启信亿维的PlayGlass、大象科技的Virglass等。
拥有视频内容版权优势的乐视网近日宣布将发布虚拟头盔。
尽管暴风魔镜是国内最早的虚拟现实眼镜先行者之一,但其将面临日益激烈的竞争。
总之,暴风科技目前主营业务并不突出,新型智能硬件业务仍处于起步阶段,难以给公司业绩带来明显支撑。
有分析师指出,未来三个季度,暴风科技的财务数据不太可能表现出色。
多方推动股价飙升,“互联网+”、“中国概念股回归”、“虚拟现实”等等诸多概念题材,暴风科技顺势而为。
除了市场已经熟悉的“互联网+”概念外,暴风科技还被贴上“中国概念股”的标签,成为“首例解除VIE结构并成功在A股上市的案例”。
”。
由于缺乏借鉴,资本市场存在分化效应。
同时,股价的飙升也离不开“疯狂牛市”,尤其是“神创板”的推动。
公司一季报显示,截至3月31日,暴风科技前十大流通股东机构齐聚,包括华泰证券、工商银行企业年金计划、中华优势成长股票基金、弘阳证券投资基金等,持股数量超过2万股,其中大部分是机构通过首次网下配售获得的。
但从4月份以来的盘后龙虎排行数据来看,机构纷纷开始撤退。
4月1日至5月14日,机构累计卖出约1.5亿元。
5月13日,机构更是抛售1.37亿元。
除了机构,游资也经常出现在交易场上。
5月份以来,暴风科技多次登上龙虎榜。
其活跃营业部包括国泰君安上海江苏路营业部、国信证券红岭中路营业部、华泰证券上海共和新路营业部等知名游资席位。
5月6日,暴风科技开盘,多空双方展开激烈争夺。
盘中振幅达到15.04%,换手率高达58%。
暴风科技在5月14日获得第一根阴线时,盘中振幅达到17%,换手率为31%。
一方面,高换手率反映出随着股价的持续上涨,各基金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
另一方面,这也是维持人气的必要之举。
一般来说,每只“神股”暴涨的背后,推动其的主力很可能并不单一。
主力的变化会引起交易量和换手率的增加。
而且像暴风科技这样的热门强势股更容易吸引短期游资的关注。
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师杨德龙提醒投资者,“由于发行的新股市盈率较低,均受到炒作,涉及的资金均为游资。
部分游资继续推高股价,然后高位套现。
一些新股经过数次上涨,估值明显偏高,未来几年很难再创新高。
投资者对此应保持谨慎。
“虽然很难判断暴风科技接下来的走势,但汉王科技的例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19年3月,汉王科技上市,业绩表现平平。
但依托相关概念,股价持续上涨股价暴涨,最高时以1元的价格成为创业板股票,但不到一年,公司股价就开始暴跌,一度跌幅高达80%。
在股价持续上涨的同时,暴风科技的高管于4月下旬陆续辞职,原董事会秘书王刚也提出辞职,而张震辞职后将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王刚将继续担任暴风科技副总经理兼总编辑 5月初,公司原副总经理曲景源辞去公司所有职务,成为第二位离开暴风科技的高管。
自上市以来。
公开数据显示,曲靖元直接持有暴风科技7800股股票。
此外,曲靖元还通过荣会思锦间接持有。
暴风科技部分股权。
招股书显示,其持有融汇四金股权为5.6%,融汇四金直接持有暴风科技290万股。
曲靖远的身家已达3.4亿元。
尽管有投资者质疑高管辞职是否涉嫌在股价飙升时套现,但曲靖远在招股说明书中承诺,“将在发行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之日起六个月内完成”。
18个月内声明辞职的,自辞职之日起18个月内不得转让直接持有的发行人。
”无论高管辞职还是仍在任,从表面上看,高股价导致其身价暴涨。
但现在股价涨幅更大。
也是“纸上富贵”。
高管面临至少一年的禁售期。
到时候它们身价多少,还要看暴风科技股价后续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