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创业CEO:管理工作时间不如管理工作质量

时间:2023-03-14 15:29:06 科技观察

每周一期的“创业CEO”系列,我们讨论一个创业者如何自学成为一个伟大的CEO,因为历史上最伟大的创业公司往往都是被领导的被这样的人。政府最近修改了劳动基准法,将原来的每周84小时减少为每周40小时,即每周减少2小时,并规定每月加班时间不得超过54小时。许多官员和记者表示,800万人将受益,这是广大工人的胜利。但说实话,这个逻辑完全不合时宜。在以工业革命为主体的20世纪,大多数人在工厂从事与制造相关的劳动密集型工作。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政府通过法律限制加班和过度加班,防止企业过度劳累,为了短期利益而牺牲劳动力。他们的长期体质,以及国家未来的竞争力。进入21世纪,工业革命进入尾声,自动化革命迅速兴起,劳动岗位正迅速被机器取代。鸿海最近宣布,三年内70%的人力将被机器取代,正式宣告全工厂自动化时代的到来。谷歌的自动驾驶汽车、软银的Pepper家务机器人相继推出,预示着服务业岗位即将被取代。脑力密集型取代劳动密集型。因此,在本世纪,人类所从事的大部分工作将不可避免地向食物链上游移动,设计出控制这些机器的软件和硬件,而不是在劳动力上与它们竞争——无论是在能源消耗、效率、精确度方面、耐用、安全,人类在大多数时候无法与机器人竞争。与传统的劳动工作不同,知识工作不需要固定的环境。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在咖啡馆、高铁候车区等地方,总有人用电脑和平板更新文件、回复邮件。事实上,我目前正在体育馆旁边的休息区等孩子们上课,正在完成这篇文章。不仅地点免费,现代知识工作者的时间也是免费的。也就是说,我们根本无法控制工作的时间,因为大脑的运作是没有所谓的开始和结束的。再次以这篇文章为例,为了决定写什么主题,这几周我用了很多空档,谷歌资料,摸索方向。白天脑子里闪过很多念头,想了想就放下,回去专心做自己的日常生活。会议等工作。直到今天早上,在看某则新闻时,酝酿已久的想法和线索突然汇集在一起??,给了我今天这篇文章的灵感。在这样的工作流程中,无法定义何时该上班,何时该下班,更无法追踪到底花了多少时间来酝酿今天的文章。而新时代所有的脑力劳动,基本上都有类似的结构。因此,所谓每周工作40小时,每月加班时间不超过54小时,是与时代脱节的无意义规定。更何况,和体力不同的是,大多数情况下,脑力是用的越多越好。也就是说,限制知识工作者的加班时间(如果可能的话)基本上是对国家长期竞争力的一种伤害,而不是保护。时代变了,恐龙法则背后的谬误逻辑或许短时间内难以跟上变化,但今天的企业高管至少可以先换掉自己的脑袋。以下是我建议的基本心态整顿:1、管理质量,不要管理工作时间,不要用同事在公司工作的时间长短来衡量他们对公司的贡献。相反,我们应该积极建立衡量工作质量的方法,以恰当地展示他们的贡献——我知道这很难,但用工时来代替是错误的。2.奖励效率,不要奖励努力工作不要再表扬那些花费大量时间做事却没有产生预期结果的同事。相反,快速取得工作成果的同事会通过放假来奖励他们。3、知识共享活动大量增加知识的复制是免费的,但获得正确的知识将大大提高同事的工作效率。正如刚才所描述的,知识型工作需要长时间的灵感收集和积累,因此增加知识共享活动可以大大增加同事产出好作品的机会。4.投入比入门更重要热情是激发知识工作者日以继夜思考并产生能量的最重要引擎。因此,找到一个对公司认同感高、对团队归属感高、对项目投入度高的同事,既有兴趣又能获得高成就感的同事才是最重要的。关键点。时代变了,管理的基本逻辑也要随之改变。大家不要拿明朝劳民的刀去杀清朝的高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