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运营商降费背后的多方博弈为何不能一步到位?

时间:2023-03-23 11:18:43 科技观察

中国IDC圈5月25日报道,运营商借“5.17”电信日响应,实施“降价”行动。问题。被认为“不够诚意”的运营商在降价方面感到“委屈”,却始终得不到用户的理解。年营收上千亿的运营商背后是什么,又面临怎样的困难?面对本身就非常复杂的通信行业,运营商多年来积累了哪些问题?面对来自政府和民众的双重降价压力,运营商该如何应对?降费仍有空间继李克强总理在今年4月14日一季度经济座谈会和今年5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两次提出提速降费后,5月1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尚兵在上午召开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公布了网络提速降费的主要目标:年底前,宽带平均接入率达到直辖市、省会城市等主要城市用户将由目前的9Mbps提升至20Mbps,手机流量资费和宽带资费同比均下降30%。紧接着,15日下午,三大运营商第一时间响应号召,发布了网络提速降费方案,主要是将手机流量资费平均降低20%以上,下调4G包裹。门槛,增加套餐内流量和各种优惠流量套餐。但更像是“5.17”电信日促销活动的“降价”,引来大量用户吐槽运营商“缺乏诚意”。抱怨最多的是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的“夜流量”很鸡肋,部分城市的价格不降反升;另外,“数据未清除”仅限于半年和一年流量套餐,到期后仍会被清除。零;“套餐内流量没有变化,只是为了提升流量套餐”。可以说受益者是有限的。“5.17”电信日对中国约3.2万人进行的4G调查显示,超过90%的用户认为国内4G资费昂贵,80%的用户表示可以接受100元以下的月通信费元。长期往返于中韩两国的周先生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每月400元,就可以在韩国享受无限流量和通话。在收入方面,韩国大学应届毕业生的月薪大约在1万元左右。据某招聘网站调查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高校毕业生的月平均起薪为2443元。按照工资和手机资费类比,我国应届毕业生大概可以选择中国移动88元的4G套餐,享受不过只有700M的流量和200分钟的免费语音通话。运营商从业者蒋先生认为,运营商4G套餐不能简单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提并论:“我国幅员辽阔,城乡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差异太大。”单纯和国外比较,如果单拿广东和日本来比较,广东也可以降低手机资费。”定期政策通报,近三年,手机流量资费下降约60%,固定宽带资费下降约30%。%。同时,他也指出,与广大民众的需求相比,我国宽带发展水平还不高。从资费本身来看,价格是否合理取决于运营商的成本、运营能力、购买力和整体价格水平等因素相关。《通信产业报》主编辛鹏军说:“我觉得降价的空间还是有的,来自运营成本的降低,服务质量的提升,用户体验的提升,服务过程中成本损失的减少,以及网络优化、技术进步等。对于运营商的降价动作,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科技委主任姜林涛认为:“运营商也向前迈进了一步,但网速降费仍需努力“一步一步来。从技术上讲,4G还没有全覆盖,4G网络全覆盖后,降价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在运营压力和降费博弈的这两年里,运营商纷纷投入4G网络建设投入巨资。目前,他们急需收回成本,尤其是中国移动。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移动投资超过200亿建设了20万个基站。2014年,中国移动建设基站70万个,投资超过300亿元。在4G终端补贴方面,中国移动也花费了超过10亿元。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的4G网络投入虽然不如中国移动,但两者合计投入近500亿元。运营商从业者姜先生直言:“目前4G建网成本还没有收回,再加上业绩和KPI的压力,价格确实很难大幅下调,等成本收回后未来,价格自然会降低,这需要一个过程。”中国移动近日公布的2015年第一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数据显示,一季度营业收入1609亿元,同比增长3.9%;净利润238亿元,同比下降5.6%。一季度净利润下降。同时,移动数据流量同比增长158%,语音和短信彩信业务继续下滑,总通话分钟数同比下降1.3%,与去年同期相比,短信使用量下降了4.5%。以腾讯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和OTT业务正在蚕食运营商的利润。运营商对用户的控制力开始减弱。竞争的话语权被抛在后面,面临着被渠道化的威胁。受去年6月1日实施的“改增值税”政策影响,7月,国资委要求三大运营商降低营销费用,间接导致营收净额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利润。再加上4G网络建设支出巨大,尚未实现规模化盈利,重压之下各项KPI考核仍未下调。然后增加。“如果把运营商提供的服务定义为公共产品,就必须保持低利润率;如果定义为市场商品,就必须有合理的利润率。企业要成为公共产品,追求市场化利润,只能是它就是把任务层层分解。”姜先生认为,必须在两者之间寻求平衡。面对政府和用户的双重舆论压力,运营商即便有降费空间,也只能针对小用户群体进行“定向优惠”。真正大规模的减费可能需要时间。垄断与创新电信行业是传统行业中垄断程度最高的行业之一。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在从ADSL到FTTH的资源上天然垄断,使得铁通、长城宽带、广电等第三方宽带运营商缺乏足够的竞争力。小区物业收取的巨额入门费也极大制约了宽带竞争,自然难以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最终导致网速缓慢。2013年12月26日,工信部颁发了第一批移动通信转售业务经营许可证。虚拟运营商的用户规模刚刚突破500万,在服务收费、用户竞争等方面对运营商的影响极为有限。2014年7月18日,三大运营商在北京成立“铁塔公司”,主要是为了避免电信行业重复建设铁塔等基础设施,降低运营商运营建设支出。但是,携号转网在携号转网方面仍未取得实质性进展。运营商缺乏市场化运作,发展乏力,服务屡遭诟病。虽然上述一系列针对运营商的政策改革措施应运而生,但运营商正在向轻资产运营模式转型,改变运营商对全产业链的长期垄断还需要时间。从竞争的角度来看,手机流量资费居高不下的问题,与我国3G牌照和4G牌照相比国外发放时间较晚是分不开的。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比中国移动的TD-LTE晚了一年多才发放FDD4G牌照。当时,中国移动的4G用户已累计超过1亿。“牌照发放的延迟,阻碍了三大运营商在移动通信领域形成实质性竞争,从而影响流量资费的下降。此外,技术的成熟度也直接影响到流量资费的下降。”电信评论家、飞象网CEO项立刚表示。4G牌照发放不均的影响是长期的。从中国联通5月19日公布的最新运营数据来看,4月份中国联通移动用户减少253.2万户。大幅增加。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必然会带动移动互联网和“互联网+”领域新兴产业的发展,这就要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这样的目标其实远远超出了运营商所能承受的范围,未来各个领域都将依靠信息通信技术升级,实现产业转型和经济转型。”通信世界网总编辑杨海峰分析。不得不说,运营商内部管理问题、严格的KPI考核等制度性问题亟待解决。此外,辛鹏军认为,首先要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降低运营成本,优化网络,提高基础设施质量,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其次,运营商需要进行流量管理创新,网速慢、流量资费高主要体现在流量管理上。交通管理创新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方面,为用户提供流量大、资费低的套餐,并根据用户需求适当匹配套餐,如流量分时、忙闲匹配等;另一方面,与互联网公司合作、OTT等公司,采用反向付费模式,通过应用获取增值服务和增值价值,让运营商实现反向收费。该模式国外已有成功案例,但在国内尚处于探索阶段。当然,向轻资产运营模式转型的运营商也付出了很多努力。以中国移动为例。5月19日,中国移动、壹基金、国有投资公司共同出资25.5亿元,成立投资公司,投资移动互联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犹如信息高速公路,是“互联网+”的快速通道,对运营商乃至整个通信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的发展、老百姓的满意、运营商的利益,既要满足三方利益,又要兼顾国家安全和长远战略。仅仅依靠运营商自身的力量是不够的。只有真正的市场化,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