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麦肯锡合伙人KarelEloot:“3×Simpler”正在改善工业机器人的用户体验

时间:2023-03-23 10:52:12 科技观察

两年前在意大利比萨的威尔第歌剧院,意大利男高音安德烈·波切利·波切利与卢卡爱乐乐团合作。与往常不同的是,这次的指挥是节目的主持人——拿着指挥棒的是瑞典ABB科技公司生产的双臂机器人YuMi。YuMi展示了机器人的感知和自我学习能力,展示了强大的软件如何让机器人学习指挥、感知音乐和领导整个管弦乐队。由此可见,机器人家族的规模越来越大,新成员越来越聪明。8月21日,麦肯锡全球高级管理合伙人、麦肯锡亚洲运营咨询及物联网负责人KarelEloot出席在北京举行的2019世界机器人大会,并在大会主论坛上发表了题为《全面释放工业机器人的潜能》的演讲,和我们分享了目前机器人的发展趋势以及未来机器人行业会有哪些增长机会。在经历了十年的两位数增长后,2018年中国需求下降,导致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增长放缓。但同样在2018年,其他新的应用领域取代汽车、电器/电子成为工业机器人需求增长的新引擎。如上图所示,我们可以看到机器人这个大家庭在不断壮大,现在也有更多的新成员加入。除了传统的机器人,现在还有协作机器人,比如开头提到的指挥机器人。同时,从移动机器人到自动导引机器人,再到《钢铁侠》中形似超级英雄的装甲装备——外骨骼机器人,人们可以在工作中借助机器人的力量。目前,机器人家族不断扩大,应用场景也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增加。截至2018年,机器人领域在国内外发展迅猛,虽然去年略有放缓,但总体趋势依然强劲。潜力机器人产业那么机器人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子呢?KarelEloot认为,机器人未来的增长点不会在电气和汽车领域,而是在食品、饮料、化工和金属加工等新兴行业。“机器人的应用领域已经超越了传统机器人在汽车领域的应用,现在厂商需要为新的行业生产新的机器人。”他说。为什么现在每个人都对机器人行业如此兴奋?因为这些机器人可以带来价值,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让我们做以前做不到的事情,带来新的更灵活的工作方式等。考虑到这些因素,KarelEloot认为机器人在中国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华人劳务群体流失率很高,人员需要快速培训;机器人不需要重新训练,接到订单后可以准确执行,从而提高质量。中国目前的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这也会让机器人的竞争力越来越强,使用成本也会越来越低。另一个原因是中国人口老龄化,劳动人口减少,需要寻找新的生产制造方式。机器人产业不仅仅是机器人本身,而是整个产业都围绕着机器人,提供各种配件和服务。“现在这个行业正在发生很多变化,不仅仅是机器人本身,还有机器人和其他设备,其他机器,包括软件和人工智能等,所以围绕机器人硬件有一个更大的产业,”他说。.“机器人的未来还是很光明的,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们在质量提升和新的制造方法上,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带给我们的客户,所以其实还有很大的潜力。”机器人生产企业也在寻找降低成本的新途径,所以机器人的竞争力会越来越强,潜力还是很大的。”KarelEloot预计,2025年全球机器人产业将创造约1万亿美元的产值。中国电子学会编制的《2019年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也给出了一组喜人的数据:2019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9.41亿美元,其中工业机器人159.2亿美元,服务机器人94.6亿美元,特种机器人40.3亿美元。2021年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30亿美元,2021年全球特种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突破50亿美元。《3×Simpler》在谈到工业机器人用户体验前景时,KarelEloot用三个“Simpler”(三个“简化”)来形容。一是“SimplertoApply”——机器人的应用越来越简单。这里的“申请”是什么意思?这意味着机器人家族越来越大,未来将会有更多特定的定制机器人可供选择。中国有很多模拟软件,包括数字双胞胎,可以更好地了解机器人的工作原理,并为在制造和复制过程中提高产量做准备。KarelEloot说,我们有更多的高层次人才,虽然目前不多,但我们已经有了更多的知识储备。“连接更简单”——机器人的连接也将变得越来越简单,即机器人与系统的交互将变得更加容易。机器人正在通过物联网和工业互联网连接到各种设备,这使得机器人解决方案越来越广泛,也使得安装、培训和执行变得更加容易。“跑起来更简单”——机器人的操作也会越来越简单,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学习会让机器人变得更聪明、更独立。传统上,机器人需要由工程师进行编程,但现在这种编程工作正逐渐由工人或一线操作人员进行。他们可以直接告诉机器人该做什么工作,工厂对高水平的专家供应商和工程师的依赖程度较低,一线人员可以完全使用机器人。KarelEloot还在会上与大家分享了一些真实案例。世界经济论坛与麦肯锡合作,从全球范围内选出首批大规模部署工业4.0的“灯塔工厂”。迄今为止,世界经济论坛评选的26座灯塔中,有6座在中国。可见,中国工业数字化正成为消费互联网市场成熟后的下一个风口。例如,成都西门子灯塔工厂,通过实时监控和事后分析,在一代产品向另一代产品过渡的过程中,也将使用数字孪生兄弟为新产品发布和增产做准备,从而生产车间可以拥有更多精心设计的生产线,数据显示直接劳动生产率提高45%。连通性提高了,机器人与ERP、MRS的融合度也更高。总的来说,机器人的应用、连接、操作越来越容易,这些都是机器人的新特点。充分释放机器人潜力的三个关键要充分释放机器人的潜力,首先要解决客户在实施方面的挑战。根据麦肯锡对全球机器人和工业机器人用户的调查,大多数客户仍然认为机器人还有改进的空间。“他们认为机器人更贵,如果更便宜,他们就会使用更多的机器人。当然,虽然机器人的连通性有所提高,但它们仍然往往是孤立的,缺乏统一的编程平台和接口。缺乏跨供应商/地区/行业的集成商,加上客户需要更多的培训才能使用,需要聪明的工程师才能运行。工厂普遍缺乏自动化经验。这些都是需要改进的部分。他说。为什么会这样?KarelEloot认为,因为每个机器人工厂都有自己的标准,“如果你之前是一家设计汽车的工厂,在这种情况下,供应商一般会为整条生产线提供机器人,逻辑上会很不一样。”所以考虑如何让这些机器人‘使用友好’是非常重要的”,以更好地连接标准,同时也找到更便宜的解决方案。不仅是更便宜的机器人,还有更便宜的整体集成解决方案,这样更容易提高投资回报率,也会有更多的机器人被使用。怎么做?KarelEloot提到了“模块化”,即产品的模块化和配件、辅助设备的标准化。考虑平台开发、开源协作、多交流、接口提升,同时将现有规划和系统带入数字化状态——物联网正在服务新工厂,很多现有工厂和生产线也将进行改造和改造,使这些旧设施达到新的生产力水平和新技术的应用。另外,在麦肯锡的调查中,我们看到有客户提出了对知识开发人员的技能培训和经验提升的意见,所以一个重点是开展系统性的工作——工程师和操作人员需要进行培训。因为形势和规则在变,数据科学家进入了企业,运维人员也在做重复性的工作,运维人员也有了新的工作职责,这些都考虑进去了,高校、政府、企业必须共同努力,找到创新快速的人才培养方式。同时可以考虑专门的培训项目进行培训,也可以考虑能力建设和中心建设。不同的利益相关者有需求,我们可以共同努力实现转型。最后一个重点是为中小企业开发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收入相对较少的中小企业可以在实现产品创新的同时发挥优势,对新一代机器人进行投资回报教育。.如果我们结合这三个要点,就可以看出汽车行业的潜力是巨大的。“我们在2018年看到机器人行业的放缓在未来不会持续,因为这个行业有很多机会,我们希望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机器人行业在未来很多年会有光明的前景,“在中国和世界各地。”KarelEloot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