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麦肯锡预测|2030年中国将有1亿人面临工作转型,全球将有8亿人被机器人取代

时间:2023-03-21 22:26:31 科技观察

近日,麦肯锡全球研究院(McKinseyGlobalInstitute)周三发布的报告称,随着随着科技的进步,全球将可能有3.75亿人面临再就业,其中中国就占1亿。麦肯锡报告分为11大行业类别,看不同国家未来这些行业的就业需求变化。其中,涉及创意工作、技术工程、管理和社交的工作需求显着增加,因为在这些领域机器无法取代人类。另一方面,那些涉及在可预测环境中进行体力活动的工作的需求将大幅下降。报告指出,根据基本的市场供求关系,那些需求下降的岗位工资也将面临工资下降的困境。同时,岗位学历要求进一步提高,低学历岗位减少,大学以上学历岗位增加。到2030年,将有多达1亿中国人实现再就业。麦肯锡报告特别指出,被机器人取代并不意味着大规模失业,因为会创造新的就业机会,人们应该提升工作技能以应对即将到来的就业热潮。时代变迁。报告称,到2030年,全球将有7500万至3.75亿人重新就业并学习新技能。从数量上看,中国将面临最大的就业变化,预计将有1200万至1.02亿中国人重新就业。注:从左到右依次为:美国、其他发达国家、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浅蓝色方块表示在自动化快速发展的情况下,每个国家分别有5400万、6400万、1亿、7200万人需要再就业和学习新技能;深蓝色方块表示在自动化发展相对适度的情况下,各国将分别有1600万、1700万、1200万、1000万人需要再就业。注:国家从左到右:德国、日本、墨西哥和印度。浅蓝色方块表示在自动化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各国将有1200万、2700万、700万、3800万人需要重新就业和学习新技能;深蓝色方块表示自动化发展相对温和。在这种情况下,每个国家将分别有300万、1100万、100万、300万人需要再就业。注:该数字代表全球26.6亿劳动人口中,最多将有3.75亿人的工作岗位受到影响,需要重新就业。事实上,未来不同国家被自动化取代的工作岗位数量,会受到经济发展预期、劳动力增长、工资水平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工资水平较高的国家更容易受到自动化的影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如果劳动力总量下降,未来被自动化取代的工作岗位将会增加。在这份报告中,麦肯锡还有一份专门针对中国市场的子报告(而且在各国子报告中也排名第一,可见其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麦肯锡认为,总体而言,中国将受益于自动化。一方面,中国正在老龄化,到2030年,17%的人口将超过65岁;另一方面,中国的产业由农业向制造业和服务业转型,对劳动力有巨大的需求,如果不实现自动化,我们可能仍然存在劳动力缺口,生产效率难以提高。但对劳动力的影响也不小。具体来说,有三点:一是就业需求整体下降。人工智能取代了一些职业,也会创造一些新的职业,但总体来看,到2030年,由于人工智能的普及,中国的劳动力需求将比现在(2016年)减少1600万。第二,一些工作消失了。中国哪个职业受到的影响最大,可能很多人都想不到。根据麦肯锡的说法,是机械师和厨师。到2030年,这两个职位所代表的基础岗位数量将减少360万。猜测可能是考虑到中餐生产流水化的趋势,对厨师的需求会大大减少。比如我们知道有一家公司叫一米云展。他们从事中餐供应链,为工业园区、大型企业、学校等大型餐饮场景提供热链盒饭。在他们的中餐厂里,厨师这个传统餐饮必备的岗位,很大程度上已经被机器取代了。三是数以亿计的人需要学习新技能和换工作——这就是摩擦性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