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虚拟运营商牌照诡异:巨头缺席包括家电连锁巨头苏宁、国美以及全国总代理爱仕德等,让人感到意外。尽管工信部宣称“凡是符合要求的企业均可获得试点资格”,但首批牌照仅为11家,依然让人触目惊心。有人欢喜有人愁。12月26日14:00,工信部主持举行相关仪式,宣布首批11家企业获得牌照,其中10家可在全国范围内经营移动转售业务,1家仅在国内经营。中国。浙江地区开展手机转售业务的企业有天音通信、浙江联联科技、乐鱼、华翔联信、京东、北微通信、万网智诚、迪信通、共享在线网络科技、电话世界数码连锁集团、巴士在线控股有限公司。”11家获证企业领导全部参加了授牌仪式,工信部部长苗圩、副部长尚兵、总工程师张峰等领导全部参加。工信部大院,”一位参加首批虚拟运营商牌照颁发仪式的人士说。据悉,主要过程是工信部颁发的《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批文》对每个企业来说,在申请牌照之前,外界普遍认为,最有可能申请的是获得虚拟运营商牌照的是国美、苏宁、天银、地信通、爱士德等大型企业。结果只有天音和地信通成功拿到牌照。此外,一些技术实力雄厚的企业也获得了牌照,比如清华大学旗下的北京华翔联信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一个。在众多企业未获牌照的诸多谜团之前,中国联通(15.17、-0.06、-0.39%)、中国电信(49.9、0.07、0.14%)、中国移动分别与14、16、17家企业签约后一份移动转售合作协议,剔除重叠的12家公司,共有20多家公司至少与一家运营商签订了合作协议。为什么最终只有11家公司获得了首批虚拟运营商牌照?对此有不同的解释。工信部解释说,截至发文,工信部共收到企业正式提交的申请材料11份(其中浙江省本地经营1份)。经审核补充相关材料,11家企业获准经营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言下之意,正式提交申请材料的企业100%通过审核。但也有部分未获得首批牌照的企业否认未提交申请材料。例如,国美相关人士表示,“国美已于12月正式向工信部提交相关申请,目前正在审核中。由于申请人数众多,工信部的审批工业和信息化正常推进”。此外,对于与中国移动合作的企业为何没有拿到首批牌照,工信部表示,“中国移动也已经确定合作伙伴,进入签约阶段。目前,工信部工信部目前还没有接到与中国移动合作的民营企业的试点申请。不过,对于这个结果,外界却有着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一些零售巨头的缺席会降低虚拟运营商成功的概率,但也有人认为“如果对所有企业都发牌照,那还是叫试点”?但无论如何,虚拟运营商的引入,意味着民营资本真正进入了基础电信行业,并将在该领域引入创新,带动三大运营商重振活力,有利于国有企业做大做强;从用户的角度来说,也可以享受到更好的服务和更多的选择。零售巨头对虚拟运营商试点影响巨大不过,整个过程中最诡异的还是国美、苏宁、爱仕德都没有拿到首批牌照。此前,国美、苏宁、爱仕德都与三大运营商签署了合作协议,这三大运营商在谈及虚拟运营商时都非常高调。苏宁率先宣布与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签署合作协议。苏宁云商副董事长孙为民曾在微博中写道,“这是苏宁申请移动通信转售牌照的关键一步。”据了解,今年年初,苏宁成立专门的项目组筹备申请工作,同步开展移动通信转售相关计费、业务账户、客服、信息安全等系统的开发。达成了合作。苏宁表示与中国移动保持密切沟通。随后,国美也确认与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签署了合作协议,最后国美与中国移动也签署了通信业务合作协议。就连工信部也曾一度看好国美、苏宁进军虚拟运营商的能力。在初步决定开展虚拟运营商改革时,今年1月23日,原工信部通信发展司司长张峰(现工信部总工程师)),在国务院新闻办召开2012年工业和通信业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该网站曾??表示,国美和苏宁的运营初步达到了虚拟运营商的要求。也就是说,就连工信部也认为,像国美、苏宁这样的企业可以轻松满足要求,可以申请移动通信转售业务。然而,结果适得其反。从行业来看,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国美、苏宁的强项是零售渠道,但零售虚拟运营商主要靠的是价格和微薄的利润空间。航母业务兴趣不大,也不急于加入战团。第二种可能是工信部这次主要是对虚拟运营商进行试点,并不希望太强大的零售巨头参与,因为零售巨头的参与很可能只是价格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