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自动驾驶一直给人“高热但路途遥远”的感觉。犹如万千追捧的“明星”。这样的状态对于一个新的技术和产业来说,显然是不健康和不可取的。因此,多年来,自动驾驶一直在积极寻找机会与大众见面。今年疫情的爆发无疑给了自动驾驶一个契机。疫情期间,我们欣喜地看到无人送餐车、无人消毒车、无人物流车等,不仅向大众展示了自动驾驶的应用价值,也让行业了解如何落地真实场景回答。在此背景下,行业发展正逐步迎来新阶段。但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载人自动驾驶已经基本销声匿迹,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Waymo、Uber等公司的自动驾驶研发暂时完全停止!这也暴露了自动驾驶发展的另一面。对此,自动驾驶的成长还需要时间,发展仍面临挑战。综上所述,这次疫情给了自动驾驶一个向大众介绍自己的机会,同时也让自己更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的发展。不管是正面还是负面,疫情的考验让自动驾驶对未来的发展有了更清晰、更准确的认知。那么看清之后,行业会往什么方向发展呢?本文将给出自己的预测。进入机房,特定场景的应用开始放量。首先,对于自动驾驶在特定场景的应用,疫情无疑为其带来了积极的推动。各类无人车的出现,不仅带来了合适的应用落地和价值展示机会,也带动了资本市场对相关企业的青睐。尤其是在物流领域,行业的发展更是直接迎来了一波高潮。据相关消息,2月和3月期间,两家专注于无人车配送的公司“驭势科技”和“新石器”分别获得了数亿元的巨额融资。无人配送价值的凸显,让更多人关注这一领域。以物流应用为代表的自动驾驶逐渐迎来了特定场景的发展。在此之前,自动驾驶一直是公园、港口、机场、矿山等封闭场景应用的常客。比如,中国重汽就与塔格智行在多款无人矿用车上进行了合作。此外,振华重工还联合西京科技对厂区进行了自动驾驶改造。还有许多应用程序的技术要求和限制较低。目前,对于特定场景的应用,自动驾驶在技术、基础设施、成本等方面的局限性并不高,但在实际应用中展现出的替代价值却非常可观。基于此,随着疫情对特定场景应用的再次提出和拓展,接下来的规模化、常态化发展或许是一个重要的目标和方向。换言之,过去自动驾驶在特定场景的应用可能还处于试验探索阶段,但疫情过后,可能会出现大规模应用普及的浪潮。届时,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和资本参与进来,相关产品的种类和数量也将迎来快速增长。我们不妨拭目以待!期待玩转,载人场景应用渴望“稳”。接下来我们看看自动驾驶在载人场景中的应用。现阶段,受技术、场地、标准等因素的限制,载人场景下的自动驾驶基本还处于测试阶段。此前,以百度、文远知行为代表的国内企业已获得道路测试资质,因此目前多为开放道路测试。基于这样的现实,载人自动驾驶在疫情期间不仅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甚至一度销声匿迹。在加州,Waymo、Uber等已表示将暂时停止开放道路测试;同时,在中国,部分Robotaxi是在疫情好转后才恢复载客运营,疫情期间完全隐身。原因在于载人自动驾驶技术还不够成熟。正如文远知行CEO所说:“如果疫情再过一两年,我们的自动驾驶就能发挥价值。”时间是载人自动驾驶最需要的东西。测试和完善技术以确保载人应用的完全安全需要时间。对于所有开放路测的自动驾驶企业来说,安全是他们面临的重要问题。无论是之前的优步,还是现在的特斯拉,都曾受到安全问题的困扰。目前普遍的做法是为车辆配备一名安全员,但这意味着它距离真正的无人驾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基于此,在疫情再次暴露出载人自动驾驶的问题并激发企业野心之后,载人自动驾驶的未来或许是加大对技术的重视。关注点不应该像过去一样放在“技术酷不酷”上,而应该变成“技术如何才能稳定”。只有技术稳定了,才能稳定落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