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30日,谷歌旗下自动驾驶公司Waymo获得加州首张无人驾驶牌照。
这也是全球首张在公共道路上完全无人驾驶的合法执照。
正值美国万圣节,幽灵般的自动驾驶汽车正在加州硅谷行驶,开启自动驾驶新时代。
早在今年9月,摩根士丹利就曾发布报告,将Waymo的估值提升至1亿美元,这是Waymo历史上的最高估值。
RBC资本市场目前对Waymo的估值为1亿美元,瑞银集团对Waymo的估值为1亿美元,均超过1亿美元。
与此同时,另外两家自动驾驶公司估值也很高:通用汽车的 Cruise Automation 估值为 1 亿美元(摩根士丹利估值),特斯拉的自动驾驶业务估值为 1 亿美元(摩根士丹利) 。
拟定的是,2019年5月31日,日本软银通过旗下“软银愿景基金”向通用汽车巡航自动化公司投资22.5亿美元,占后者股份的19.6%。
,投后估值约为1亿美元。
这也是三家自动驾驶公司被高估后首次被市场买单的价格。
通用汽车公司的 Cruise 自动驾驶汽车。
截至目前,还没有真正的自动驾驶应用。
就连谷歌旗下的Waymo也连续十年遭遇高额亏损。
放眼全球,自动驾驶公司有数千家。
数据统计((不含中国),美国拥有全球60%以上的自动驾驶企业。
除美国和中国外,以色列、欧洲等自动驾驶企业也占很大比例。
传统汽车强国如由于德国和日本拥有自动驾驶公司的企业并不多,截至目前,即使是领先的公司Waymo也已经连续十年遭受高额亏损。
估值高、受人们欢迎。
为什么要争夺自动驾驶呢?自动驾驶的价值体现在技术本身,形成的直接价值是有限的。
准确地说,如果整个地区的自动驾驶取得成功,将对多个行业产生颠覆性影响。
有句话说“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自动驾驶对很多行业的影响将是断崖式的。
举几个例子:汽车制造业,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是中国市场。
每年生产和销售约 10,000 辆新车。
如果自动驾驶到来,消费者还需要拥有自己的私家车吗?如果私家车保有量大幅下降,汽车厂商的产能将如何解决?继续向外延伸,在出行领域,我们知道滴滴、Uber等出行公司已经冲击了传统出租车市场。
自动驾驶在一定程度上将淘汰传统出租车市场。
这个时候的影响就会非常明显。
如果我们详细分析谷歌Waymo的估值,我们也可以看到详细的信息。
摩根士丹利分析称,Waymo的估值包括三大业务:一是自动驾驶出租车业务。
未来20年,如果该业务占据全球出租车市场(不包括中国市场)4%的市场份额。
同时,每英里收费0.9美元。
该分部的估值约为1亿美元。
二是商业领域的物流服务和配送服务。
该业务商业模式较为清晰,估值1亿美元。
第三,汽车研发制造领域的技术授权扮演着类似零部件公司的角色,估值约为70亿美元。
这三个方面也让整个自动驾驶变得火爆。
在笔者看来,未来的变化将会更加广泛,并会衍生出新的商业模式和估值。
就像智能手机出现之前谁能看到今日头条一样?估值,微信的估值,以及整个生态系统所包含的模型,充满了可想象的空间。
自动驾驶三匹马争夺:谁能胜出?我们在很多公开报道中都可以看到,自动驾驶公司宣称自己排名靠前。
相对客观地讲,全球自动驾驶第一梯队只有三家公司:Waymo(谷歌)、Cruise(通用汽车)、特斯拉,这三家公司代表了三支非常有影响力的力量,也是三支非常有影响力的公司。
最有前途的公司。
三大进取的自动驾驶公司,谁的胜算更大?谷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梦幻。
谷歌旗下的自动驾驶公司是Waymo。
这家公司脱胎于谷歌著名的Google X Lab。
准确来说,X Lab的创始人之一也是谷歌自动驾驶的重要成员。
十年后,这家公司在商业化之前达到了 1 亿美元的估值。
如果说Waymo是最好的之一,恐怕没有多少人会反对。
从测试过程来看,已经达到了10000英里的真实道路测试。
Waymo One 最近也开始尝试无人驾驶出租车。
虽然它在更大程度上被认为是示范,但它在技术和声誉方面已经成为行业标杆。
摩根士丹利的分析报告指出,随着时间的积累,Waymo的技术使得L4+L5级别的自动驾驶技术最容易实现。
事实上,谷歌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直奔理想主义,想要一下子改变世界。
这也是由于其规模和企业文化所致。
相对来说,也是最难的。
这是互联网公司的视角。
这种力量和力量也是资本最看重的。
特斯拉更大胆、更激进。
特斯拉的自动驾驶已经被广泛宣传。
某种程度上,笔者多次被问及特斯拉的自动驾驶功能。
这确实是一个令人纠结的问题,因为我们无法表征特斯拉目前的辅助驾驶。
是真正的自动驾驶吗?至少,特斯拉自己的宣传角度定性为自动驾驶,同时将责任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特斯拉是辅助智能驾驶领域的领导者。
与此同时,我们看到,由于“勇于尝试”,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更因事故而闻名。
我们相信特斯拉未来能凭借海量数据在自动驾驶竞争中占据制高点,也希望特斯拉在寻找出路的同时能够充分考虑消费者的安全。
冷静低调,通用汽车大象转身。
通用汽车的自动驾驶路线代表着这家汽车巨头的转变。
这里的几则新闻,刷新了大家对于这家原本低调的邮轮公司的认知。
最新一轮融资是在2018年10月4日,本田计划投资通用汽车Cruise,分两部分投资27.5亿美元。
第一步投资7.5亿美元,持股5.7%,估值达到。
5亿美元(通用汽车宣布估值达到1亿美元)。
第二步,本田将在未来12年内投资20亿美元。
这意味着其他传统汽车巨头已经认可通用汽车的自动驾驶。
2020年1月,通用汽车Cruise推出了第四代Cruise AV,取消了方向盘和踏板,是真正的无人驾驶汽车。
据了解,L4级别技术将于2019年量产。
通用汽车Cruise由于其车企背景,在传播上一直比较低调。
软银和本田的加持,给了更多人想象的空间。
作为传统车企,一方面拥有人人羡慕的自动驾驶技术,另一方面推动销量。
其生产可靠的L2级超级巡航智能驾驶技术,受到通用汽车的广泛好评。
Super Cruise目前搭载在凯迪拉克CT6等量产车型上,凭借其独特的驾驶员身体监测技术,并与高精度地图导航相结合,使其成为最可靠且完全有能力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车型。
同时,我们看到相关的技术储备正在开展,并将在中国法律和政策允许的情况下适时落实。
总体来看,三大运输公司之间的竞争各有优势和特点,让自动驾驶的未来更加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