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息称,中国联通计划明年取消对合作虚拟运营商的担保结算承诺,这对虚拟业务企业将极为有利。所谓保本结算,原本是为了应对虚拟运营商频繁的用号需求。中国联通早期对虚拟运营商采用的资源池模式,帮助虚拟运营商在发展初期迅速积累了大量用户。但由于虚拟商家的低价品牌,快速增长的用户人均消费相对较低。于是中国联通尝试列出了很多标准,比如ARPU值、地市码号资源激活率等,但依然没有解决虚拟业务用户人均消费低的问题。因此,中国联通采取了折中策略,即如果地市号码资源激活率超过50%,就可以申请新号码。每一个开发的用户都需要向联通支付3元保证金,不管他能不能消费3元。这无疑给虚拟商业企业带来了不小的经济压力。虚拟商家本来就是靠形式多样、价格低廉来吸引用户。再加上前期数亿元的投入,手机转卖业务成了无底洞。目前,尽管虚拟商业市场潜力巨大,但整个行业仍处于“小虚拟商业”状态。虚拟业务缠绕着诸多制约因素,“欲发展,却束手无策”。此次中国联通取消保底结算承诺,意味着以往ARPU值相对较低的虚拟商户将节省大量开支,有助于虚拟商户将更多精力放在创新业务的开发上,以释放更多样化的潜力。对于虚拟业务企业,中国联通始终保持支持和开放的态度。中国联通内部将虚拟化运营纳入重点战略,在战略布局和资源配置上进行投入。在三大基础运营商中,中国联通与虚拟商户的合作更为积极,因此中国联通此次取消对虚拟商户的保底结算,对虚拟商户的影响较大。业内人士分析,虚拟商户在摆脱保结算承诺后,在资源池、模块包转售等环节找到了更合理的资费。会更理性。即将混改的中国联通此次取消虚拟商户保障结算,也在其转型过程中展现出更加开放的态度。中国联通为虚拟运营商“减负”,让背负“实名制实施不力、170品牌不佳、盈利难”的虚拟运营商看到了一线好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