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VR硬件标准或将在2016年底开始形成

时间:2024-05-22 19:59:18 科技赋能

王杰预计,2016年底VR设备硬件标准将逐渐明确,今年年底将形成公认的行业标准。

今年,无论是初创公司还是互联网巨头都瞄准了一个新兴方向——虚拟现实。

VR领域涌现出一大批创业者。

无论是CES还是MWC,VR都成为最引人注目的焦点。

通过这个智能产品圈(以下简称智能圈),我们采访了国内最早创业VR领域的3Glasses CEO王杰女士,详细分析了目前的现状和问题在VR领域。

智慧圈:VR刚刚起步,国内外厂商基本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您认为国内外VR行业情况有何差异?王杰:总体来说,海外在VR头盔领域的势力确实比国内强,这是有原因的。

从资金投入来看,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去年,VR领域海外投资超过50亿美元。

相比之下,国内投资额仅为1.5亿至2亿美元,仅为海外投资额的十分之一。

投资带来的聚集效应也低得多。

还有一个区别就是国内小厂先走,国外大厂先走。

在海外,Facebook、微软、英特尔、高通等顶级厂商纷纷投资,制定标准,拉着小伙伴一起玩。

大厂商对这项技术都持观望态度,不愿意轻易上手。

只有一些小厂商或者极客在这个领域努力。

公司生存非常困难。

近两年,随着资本的介入,情况开始好转。

与国外相比,国内环境相对浮躁。

如今VR大行其道,无数厂商纷纷涌入。

近五年来,已有不止一家公司开始涉足VR领域。

对于那些专注于打磨技术和产品的企业来说,可能会有一种被市场拖走的感觉。

但对于VR来说,确实不着急。

你需要静下心来,耐心打磨产品。

智慧圈:VR还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消费者对VR还没有清晰的认识。

在这种情况下,3Glasses如何进行消费者教育和市场推广呢?王杰:目前VR头盔面临的问题之一是内热外冷。

虽然VR技术在资本层面和产业层面非常火爆,但在消费领域却无人知晓。

我14年前开始做VR,从那时起,我就一直在向别人解释什么是虚拟现实。

但VR是一项强调体验的技术,很难用文字或图片来描述。

这也是为什么3Glasses在第一代产品DK1发布后大力推广体验店模式,让消费者有机会体验VR头盔带来的酷感。

截至今年年初,3Glasses已经布局了不止一家体验店。

可以说,3Glasses是VR体验店模式的开创者。

3Glasses认为,在大家了解VR到底是什么样的技术和体验之前,体验店模式是必不可少的。

也是距离市场最近、距离金钱最近的地方。

其次,3Glasses今年正与合作伙伴共同打造多个成功的行业应用实例,如街机厅、动感影院、地产VR应用等,让更多传统行业企业了解VR对传统行业的价值,进一步拓展传统行业的应用价值。

市场 。

智圆:现阶段,由于移动VR耳机(手机盒子)价格便宜,能给用户带来一定的沉浸式体验,因此出货量较大。

您如何看待移动 VR 设备?王杰:由于消费者的购置成本较低,移动VR头显必然是最快普及的VR设备。

我们还认识到移动VR头显在推动VR市场和教育消费者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

但我们3Glasses是目前国内唯一不生产移动VR头盔的VR厂商。

这也是综合考虑之后的。

首先,对于专业人士来说,手机盒子不能称为VR产品,只能称为玩具。

因为它无法带来真正高质量的VR体验,甚至可能误导消费者。

对于消费者来说,如果第一次使用效果不好,就会觉得公司的产品不过如此,这会对公司的品牌造成很大的损害。

其次,Gear VR这种自带陀螺仪和各种传感器的移动VR头盔虽然能够给用户带来很强的沉浸式体验,但这需要手机厂商打通底层,从系统层面进行深度适配。

目前市场上的手机型号众多,适配起来难度极大。

当然,3Glasses也有自己的移动VR头盔计划,并且也已经与华为等手机厂商进行了接触。

如果有机会,我们会和知名手机厂商合作定制这样的VR手机盒子,但如果手机盒子不能控制手机的性能和安全性,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我们就不会做设备。

虚拟现实体验的底线。

具体情况目前还不方便透露。

智慧圈:很多人说VR一体机是未来的趋势。

那么,3Glasses 对于一体机 VR 设备有何看法?王杰:国内不少媒体和非专业机构认为,一体机是中国厂商应对国际大厂商的重要策略。

我们还有一台一体机。

虽然还没有正式发布,但我们并没有刻意强调一体机解决方案。

这一切都被我们的合作伙伴曝光了。

因为我们觉得它还不完美,但足以让我们的合作伙伴高兴。

毫无疑问,可随身携带的一体机是必然趋势,但目前来看,一体机仍面临诸多困难:将手机解决方案融入头盔中。

手机的局限性是什么,一体机的局限性是什么?线就在那里。

由于芯片等底层技术的限制,一体机的产品形态决定了它无法具备足够的性能来玩游戏,只能用于视频和非常轻的游戏体验,很难满足用户。

其次,还有重量问题。

由于一体机将所有部件集成到头盔中,因此其重量不能太轻。

对于用户来说,体重是一个客观的体验参数。

这不是内容好不好、喜不喜欢的问题。

,而是脖子能不能承受的问题。

此外,一体机的发热和待机时间也是大问题。

智慧圈:目前VR内容的匮乏一直是行业面临的瓶颈之一。

3Glasses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呢?王杰:硬件只是触达用户的手段。

对于虚拟现实设备来说,内容就是灵魂。

目前VR内容的匮乏严重制约了行业的发展。

但VR内容的丰富性并不是一家公司砸钱就能解决的问题,而是要找到可靠的市场机制,让拥有VR内容的人不再仅仅依靠VC输血,而是有能力制作VR内容。

他们自己的血。

,只有这样,才能源源不断地创作出优质的内容。

不过,与国外不同的是,国外主机游戏的付费购买模式非常明确。

但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现阶段这一模式在国内实施起来比较困难。

因此,国内内容制作团队必须想办法依靠自己的利润生存,而不是依靠VC(风险投资)。

为此,3Glasses将创建一整套完整的运营模式和支持计划。

目前,3Glasses实行“一元”模式。

用户进入体验店,使用内容一次,费用为15-30元。

体验店向3Glasses支付1元钱,其中70%将返还给内容开发商,让内容开发商获得利润。

3Glasses希望成为优秀内容载体和平台之间的桥梁。

2018年,3Glasses重点推广体验店,但2018年,3Glasses将重点放在内容上,推出自己的VR内容平台。

同时,我们与创灵发现、HTC合作推出“创灵发现VRAR”行业大赛,让更多的开发团队参与其中,创造更有价值的内容支持。

智慧圈:对于内容开发商来说,VR硬件没有统一的标准,导致其开发难度很大。

你觉得这个问题怎么样?王杰:VR市场刚刚起步,规模还很小。

尚未达到规模化、标准化供应的阶段。

在这种情况下,各个企业都在定制自己的产品,标准不统一在所难免。

但随着市场的发展,行业标准也会逐渐形成。

一方面,随着HTC、索尼、Oculus等各大厂商的大规模出货,市场参与者难免会模仿成功者,他们的标准也将成为默认标准。

比如VR屏幕和镜头的参数已经非常相似。

另一方面,为了更好地进行量产供应,上游零部件供应商与各VR设备厂商协商推出行业标准,就像现在的手机行业一样。

预计年底VR设备硬件标准将逐渐明确,年底形成公认的行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