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智能”驱动硬件复兴 中国企业向“窗”靠拢

时间:2024-05-22 20:03:12 科技赋能

1月6日,全球消费电子潮流风向标的2019国际消费电子展(CES)在美国拉斯维加斯开幕。

沉寂已久的硬件初创公司给人们带来了新的惊喜。

兰博基尼手机、LG曲面屏手机、华为智能手环、售价15亿美元的海信1英寸电视……据说有15个足球场大小的CES展馆里摆满了可穿戴设备,车联网、3D打印等新奇事物。

硬件占领。

思科首席执行官钱伯斯表示,物联网将带来19万亿美元的商机。

资本被这一前景深深吸引,硬件初创公司近两年受到了投资者的青睐。

引人注目的是,今年的CES上,四分之一的参展商来自中国,而且有数十家,其中来自深圳的企业超过100家。

作为“全球硬件代工厂”的一部分,毫无疑问,中国企业已经看到了硬件复兴的曙光,并正在努力向“这一趋势”靠拢。

  “智能”驱动硬件复兴。

就连已经成为“成熟产业”的手机、电视也在不断超越硬件的极限。

美国CES始于2001年,至今已有48年的历史。

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水平最高、影响力最强的消费电子展览会之一。

它每年吸引数千家公司和数十万参观者,并为未来一年的科技行业定下基调。

今年CES展会的热门话题是可穿戴计算设备,但它们更倾向于“跟风”和“尝试”。

在今年的CES上,各大厂商都在加速布局智能穿戴产品。

索尼推出了新款智能手表SmartWatch 3,阿尔卡特则展示了首款智能手表产品。

联想也不甘落后,带来了旗下首款智能可穿戴设备——配备电子墨水屏的智能手环,看起来更像传统手表。

它可以计算步数和监测睡眠,还可以在屏幕上推送短信。

、微信等手机通知。

据CCS Insight预测,今年智能手表和健身腕带的出货量将突破1万只。

随着市场产品的逐步完善以及三星、索尼、谷歌等众多大厂的加入,智能穿戴有望摆脱硬件堆砌和产品设计盲目性的恶性循环,进入市场主流。

市场。

此外,传统硬件产品也在不断创新。

比如,智能灯泡、续航8个月的可穿戴手表、脑电波追踪器、打印饼干的3D打印机、监测情绪的智能手表……就连已经成为“成熟产业”的手机、电视也在不断超越硬件的限制。

戴尔推出无边框XPS超极本,联想推出首款64位英特尔处理器手机P90,LG展示可治愈划痕的第二代曲面屏手机,三星发布量子点曲面电视。

中国企业在本届CES上表现出色。

例如,华为在CES上展出了近百款优质产品,包括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平板电脑、移动接入产品、家庭接入产品、智能家居产品、OTT、车载模块等。

除了智能手机,华为还推出了家庭智能中心,打造家庭网络、媒体和存储的统一平台,包括一系列创新产品,涉及空气检测、红外控制器、摄像头、智能插座、红外遥控灯、智能家居等。

风扇和其他创新产品。

此外,平板电脑华为T1与CES上我们共同打造了全连接Hilink解决方案。

华为消费者BG首席执行官余承东表示,“面向未来,华为消费者BG除了继续做大做强智能手机之外,还将积极布局新产业,为消费者带来更全面、更智慧的生活体验。

华为将利用凭借在移动宽带连接领域的优势,我们将抓住车联网、物联网的发展机遇,结合大数据和云服务,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智慧生活服务(如驾驶规划、驾驶习惯等)。

、偏好和安全性分析)。

  大量初创公司获得融资,国内大量硬件创新公司获得融资,金额虽不大,但已遍地开花。

近两年,硬件产品也备受关注,自2018年谷歌发布智能眼镜以来,以可穿戴设备为首的智能硬件浪潮迅速席卷互联网和传统制造业。

2007年以来,智能硬件市场持续升温,互联网、IT、家电等行业巨头以及各类初创企业蜂拥而至。

与此同时,投资圈也开始谈论智能硬件并急于出售真金白银。

2016年,国外资本市场上发生了几起重磅收购,其中包括Facebook以20亿美元收购虚拟现实总部。

戴着游戏设备制造商Oculus,谷歌以32亿美元收购了智能家居公司Nest。

在国内市场,智能硬件的投融资金额虽小,但也是百花齐放。

今年,国内一大批硬件创新企业获得A轮融资,例如石满百达去年1月获得100万美元A轮融资。

咕咚体育去年完成两轮A轮和B轮融资,分别融资1万元和1万美元;华米科技还完成A、B两轮融资,分别筹集100万美元和1万美元;动作捕捉服务提供商 Zepp 去年在 A 轮融资中筹集了 10,000 美元。

此外,血压心率监测设备、智能家居产品、以智能玩具、手环为代表的亲子智能硬件、虚拟现实设备、无人机等领域也成为资本热捧的创业市场。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已有62家中国智能硬件企业在智能穿戴、智能医疗、智能家居等领域获得融资。

其中,2018年国内最大智能硬件A轮融资,极米无屏电视融资1亿元。

年底,奇虎董事长终于忍无可忍,斥资4亿美元收购酷派,进军手机市场。

“改变生活”驱动硬件革命众创空间、开源硬件平台、硬件孵化器、众筹等模式的诞生是硬件复兴的重要因素。

艾瑞研究院院长曹俊波认为,智能硬件的复兴本质上是互联网、物联网与传统制造业的碰撞,硬件创新与软件创新的融合。

是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从PC到移动互联网再到物联网。

这场重大技术革命带动了硬件设备的不断创新。

此外,创客空间、开源硬件平台、硬件孵化器、众筹等模式的诞生也是硬件复兴的重要因素。

从手机到电视、冰箱、手表,这些原本“无生命”的物体正因物联网的诞生而获得第二次生命。

思科首席执行官钱伯斯在本周的 CES 主题演讲中表示,物联网将带来约 19 万亿美元的商机。

在未来的世界中,家庭、机场和酒店等场所的物体将连接到互联网并了解用户的偏好。

钱伯斯认为,“这并不完全是关于技术,而是关于如何永久改变人们的生活。

”三星CEO尹富根在CES上表示,到2019年,所有三星电视都将成为物联网设备,五年内所有三星电视都将成为物联网设备。

所有三星硬件设备都将支持物联网。

尹福根透露,三星今年将在开发者社区上投入超过1亿美元。

两大监测机构IDC和Gartner也预测,2019年,物联网愿景将得以实现。

物联网是指所有的东西(各种设备、药品、工艺品)都可以随时监控,信息上传到物联网。

Gartner认为,2018年智能设备的使用量将达到49亿个,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机械制造业、公共设备制造业和交通运输业。

IDC认为,未来五年,各行各业都将在物联网的思维下,以新的方式连接传感器、控制器、机器、人与物,形成人与物、物与物的连接。

开源硬件的普及意味着创客学习成本的降低。

与10年前开源软件的兴起类似,开源硬件让更多没有硬件背景的开发者可以通过公开代码和设计原理图快速了解硬件制造。

简化的电子设备学习使制造商能够快速开始原型生产。

与硬件生产和软件制造相比,前期获得投资人的资金支持一直是硬件创业者最头疼的问题。

2006年互联网的兴起导致风险投资对硬件初创公司失去了兴趣。

但现在以Kickstarter为代表的众筹网站和硬件创业孵化器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

  中国企业正在向“窗口”靠拢。

今年,不少中国企业参展,其中就有一家带有“深圳”字样的企业。

对于素有“全球五金代工厂”之称的中国来说,五金的复兴意味着更多的机遇。

这从CES上中国参展商的数量就可以看出。

很多年前,中国企业在CES上的表现几乎可以被忽视。

近年来,情况发生了变化。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普及,中国元素逐渐成为CES的主角。

今年CES上,有超过100家企业参展,其中中国展商超过100家。

今年CES首次邀请中国企业家代表发表主题演讲。

主讲人是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

2018年参展商数量达到1万家,超过10万家中国企业参展,在CES展商规模中排名第三。

截至今年,已有多家中国企业参展,其中就有一家名为“深圳”(深圳)的企业。

据报道,今年CES的参展商中有四分之一来自中国。

事实上,在消费电子领域,中国已经形成了全球最完善的供应链之一。

按照业内“夸张”的说法,在深圳只需要打一个电话,一切就可以从头开始。

曹俊波表示,在制造领域,中国仍然具有成本优势。

一些投资者也认为,这一轮硬件复兴的速度不会像大家想象的那么快。

如果你在互联网上构建一个应用程序,那么用户数量每年增加一千倍就不足为奇了;如果你是做硬件的,用户数量每年增加十倍是不容易的。

事实上,除了智能手机之外,其他产品很难成为大众产品。

甚至有人认为,硬件的复兴本质上是服务的复兴,硬件只是承载服务的载体。

自移动互联网诞生以来,真正令人惊叹的产品往往来自于以软件起家的互联网公司。

一直喜欢“模仿”硅谷的中国企业能否在未来几年抓住机会占据CES舞台的中心,无论是数量还是影响力都成为CES的主角,还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