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VR设备数量或将在5年内超越智能手机

时间:2024-05-22 20:13:28 科技赋能

虚拟现实(VR)近来越来越受欢迎,投资者纷纷将目光转向这一新兴领域。

昨天,在北京举行的“VR与商业愿景”座谈会上,盛大集团总裁邱文友表示,从他投资的公司来看,国外很多VR公司专注于关键技术,而中国VR公司主要生产内容,而且大多数其中大部分是游戏。

投资者“走进来”等关键技术受到资本青睐。

“在座的有多少人是VR项目的创业者?有多少人是投资人?”昨天的论坛上,紫牛基金合伙人张全岭一上台就提问,得到的答案是“投资人比创业者多”。

盛大集团总裁邱文友表示,他非常喜欢投资关键技术。

因为这些掌握了关键技术的公司要么会成为非常大的公司,要么技术出来后会被大公司以非常高的价格收购。

VR的关键技术是能够解决用户需求的技术。

比如,他在美国一家公司用VR观看了酷玩乐队的现场表演。

当他看到歌手在他面前上蹿下跳时,他想进去,但公司的VR技术只能坐着看。

因此,能够解决“走进”问题的技术是VR中的关键技术。

UCCVR创始人付国鑫表示,看好利基领域的投资。

他认为,中国初创企业的优势不在于底层技术和基础硬件,而在外围系统、应用、内容方面,国内企业有很大机会。

  整合风险“头盔”品类竞争激烈,投资硬件“非常困难”。

无论首选项目如何,几位投资者似乎都有一个共识,即他们不愿意投资VR硬件。

SigniaVC的创始合伙人Sunny Dhillon承认,投资硬件可能非常困难,尤其是早期风险投资。

因为这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供应链,像苹果这样的大公司才能承担得起。

付国鑫表示,狭义的VR硬件是指头戴式显示设备或者“头盔”,他对“头盔”的态度比较悲观。

他认为,“头盔”制造商很快将面临最激烈的竞争,除非这些制造商能够成为平台。

然而,在Oculus Rift、HTC Vive和索尼PSV R等“三大厂商”的压力下,普通公司开发的硬件基本没有成为平台的机会。

  改变沉浸式体验,游戏、影视将更加“沉浸”。

早在20世纪90年代,VR就已应用于军事、工业、医疗等领域。

现在,与老百姓生活、影视、家居装饰、零售、教育等领域密切相关的游戏受到更多关注。

昨天的峰会体验现场,有人变身“钢铁侠”玩射击游戏,有人参观样板房。

沉浸感、交互性和想象力被视为VR的基本特征,也被开发者和爱好者视为VR之美。

美国VR公司Presenz创始人Tristan Salome在演讲中介绍,未来将会出现一种新型的“入门电影”。

观影者不仅可以身临其境,还可以通过互动让电影走向不同的方向。

故事情节。

SecretLoca-tion执行制片人Eric Shamlin表示,VR除了给影视剧观众带来新的视觉享受外,还提供了更好的新闻和纪录片呈现方式。

“VR可以让你身临其境地体验爆炸现场,了解受害者的痛苦,这是传统媒体无法获得的体验。

”   未来展望 未来五年,VR设备数量或将超过智能手机 VR应用在中国仍主要集中在企业市场,尚未到达普通消费者手中。

Noitom联合创始人戴若丽、Ximmerse首席执行官何杰都认为,VR技术无论是硬件品质还是应用内容都还不够完美。

像乔布斯、iPhone这样能够定义行业的标杆产品还没有出现。

这影响了VR在大众中的普及。

另外,培育消费市场还有一个过程。

现在有了VR体验中心或者主题公园,人们要体验其中的乐趣并愿意购买VR产品还需要时间。

HTCVive中国区总经理王从庆非常看好VR硬件的发展。

他表示,普及电脑需要30年,普及智能手机需要4年,普及VR可能不需要5年。

他预测,五年内,世界各地的人们拥有的 VR 设备将超过智能手机。

现场VR视频体验 昨日,体验区汇聚了国内外数十家VR企业的产品。

其中,根据科幻作家刘慈欣的童话故事《烧火工》改编的VR视频项目展区前排起了长队。

南都记者戴上头盔后,眼前出现了浩瀚的星空,可以旋转观看。

他手中的两个把手,也化作了一双有形的手。

当星星靠近你时,你可以挥动手柄,让虚拟手推开星星,营造人与虚拟世界的互动感。

该VR视频由台湾汇胜工作室制作。

慧声工作室创始人杨秀玉曾负责李安导演的3D电影《少年派》的早期3D拍摄和策划。

他告诉南都记者,这段视频是专门为峰会准备的。

目前只有大约两分钟长,完整版大约有10分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