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6个月的等待,2020年3月9日,一款更加完整、正宗的Apple Watch终于亮相!在经历了浮躁、喧嚣和迷茫之后,可穿戴从业者们都热切地期盼Apple Watch能够像iPod、iPhone一样带来真正的普及。
Apple Watch发布前后,业界掀起了一股可穿戴盲目乐观的热潮。
今年将是智能手表爆发元年。
Apple Watch一出来,智能手表的普及真的来了吗?会受到雨露的影响吗? Apple Watch 会卖得很好,但很可能很难达到分析师的预期。
各大权威机构的分析师多次用对苹果wWatch的销量预测牵动从业者的心,从一万部、一万部到一万部以上不等。
Strategy Analytics预测,与2017年的区区1万台相比,2018年全球智能手表出货量将增长10%,达到1万台以上,其中Apple Watch占比55%,达到1万台。
瑞银分析师 Steve Milunovich 通过用户调查认为,10% 的 iPhone 用户计划购买 Apple Watch。
保守预测称,苹果本财年将售出 10,000 块 Apple Watch。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 Katy Huberty 根据 iPad 和 iPhone 发布后第一年的市场渗透率预测,Apple Watch 首年销量将达到 10,000 部。
Apple Watch 会大受欢迎吗?我想答案几乎是肯定的。
其实原因很简单,两个关键词:苹果和中国。
因为Apple因为Apple Watch来自Apple,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个理由就足够了。
有时候买它不需要理由,只因为它来自苹果,而且绝对受欢迎!因为苹果,每一款新品都被赋予了很强的话题性。
所以,为了圈内圈外社交,就买吧,不然可能会被视为OUT。
这就是所谓的卖时尚话题。
从Apple Watch发布会开始,For China就在杭州西湖Apple Store盛事中扮演了很大的角色。
已经注定了Apple Watch即将来到中国,到后来的微信演示,到本土的金色版本……一切都是为了讨好你!但是否真的如分析师预测的那么乐观,我个人认为还远未确定。
Apple Watch 与 iPhone 和 iPad 相比有三个不同点:1)iPhone 和 iPad 都是大众需求,而 Watch 属于小众市场; 2)iPad、iPhone推出时存在刚性市场需求,手表行业已完全被手机取代。
沦为配件; 3)iPhone和iPad相比市场上的竞品具有革命性的体验创新,而Apple Watch虽然被誉为“瑞士军刀”,但总体来说缺乏创新和服务体验。
还有一个关键因素,下面会提到,那就是:Apple Watch精心打造的时尚奢华技术能否真正成功闯入时尚圈,引领潮流。
这是Apple Watch的生命线。
Apple Watch春天的到来并不意味着可穿戴设备春天的到来。
iPad是前车之鉴,品牌需谨慎。
不少手机厂商都在摩拳擦掌。
在Apple Watch发布之前,已有大量厂商发布新品,包括华为Watch、LG Watch等,客观来说“颜值”都不错。
虽然没有什么令人惊叹的创新(事实上Apple Watch也没有),但至少它看起来像一块手表。
事实上,也许Apple Watch可以带来一阵风,但你确定那一阵风真的能让很多猪飞起来吗?显然不是,也许只有一个苹果飞起来。
行业标杆的引领作用不容忽视,但也要看这种牵引力能否引爆细分市场并产生大规模机会。
至于智能手表,Apple Watch是否真的受欢迎,对于追随者来说,就看苹果的成功基因能否批量复制。
个人认为手机厂商需要谨慎,明确大势和目标,试水。
然而,盲目乐观和过度的资源投入很可能会带来更大的失望。
平板电脑市场已经是一个现实的案例,可以作为前车之鉴。
从产品品类来看,智能手表更是如此。
Apple Watch 很可能成为仿生学的天堂,这对品牌来说是一个尴尬。
可以想象,三位数价格的高仿Apple Watch很快就会出现,成为山寨市场的新宠。
但对于其他智能手机厂商和品牌来说,却面临着尴尬的境地。
1. 很难说 Apple Watch 成功试水了时尚奢华科技。
其他厂商很难走模仿其“大神”Apple Watch 的道路。
它与iPad和iPhone有着明显的不同。
智能手机和手表的关系更接近于手表。
它一直以时尚为基础,以轻奢的定位打造,而不是以消费电子产品的服务和性能取胜。
这里必须要说的是,苹果在医疗健康可穿戴领域的探索值得称赞,但至少不是第一次。
在时尚轻奢路线上,品牌和工艺是关键,品牌是核心。
不过,苹果在上市前采取的一系列举措都是为了跨界时尚圈:聘请Burberry首席执行官Angela Ahrendts、登上Vogue杂志、找超模代言、设计高级副总裁Jony Ive飞往巴黎为时尚界资深人士带来经验。
Karl Lagerfeld 对 Galerie Buddha 卡的欣赏让时尚名人为其代言,创造了一个适合珠宝销售的渠道……但 Apple Watch 是否打动了时尚圈的心,目前尚不得而知。
就苹果的定位而言,Apple Watch的PK目标至少应该是瑞士中低端手表。
Apple Watch Edition 版本至少在价格上与豪华手表相当。
传统上,价值来自于时间,而消费电子产品从来都无法保值。
能否重新定义“奢侈品”产品的价值,将是Apple Watch成功的另一个关键。
如何吸引戴手表的人换手表,吸引不戴手表的人重新戴手表?对于这个问题,苹果的答案是时尚奢华的科技。
对于追随者来说显然不是一个好消息。
如果材料和生产流程可以重复利用,那么并不是每个制造商都能玩转品牌和时尚运营。
可以说他们玩不起,玩不了,也没有人陪你玩。
2、Apple Watch并没有在服务和功能上重新定义智能手表。
瓶颈仍然存在于功能和服务层面。
我们看到Apple Watch更多的是手机移植,所有能实现的、能想到的都塞到了Apple Watch里。
事实上,用户并不需要在手表上体验糟糕的手机功能。
你可以说Apple Watch拥有强大的功能:通讯、健身、接听电话、阅读电子邮件、消息、通知、Siri、Apple pay以及远程打开车库门。
看起来极其强大,但仔细想想,苹果并没有在 Apple Watch 上创造任何新的体验,包括看起来很酷的点击传送。
有评论称Apple Watch只能作为iPhone的配件,无法独立使用。
事实上,苹果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最大的限制是屏幕、电池寿命和交互。
不管它能做多少事情,方形的设计仍然与传统的手表设计格格不入。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你也可以将其理解为Apple Watch风格。
也许Apple Watch坚持三代,就会成为一个标签!我在想如果我使用柔性屏幕会发生什么。
光是想想就很美!正如评论调侃的那样,也许发布会的宣传视频“只跑了半程马拉松”,因为没电了。
Apple Watch待机的瓶颈仍被诟病。
虽然无线充电可以解决一些痛点,但仍然很痛苦!尽管苹果精心设计了转轴、触觉反馈等交互方式,但本质上仍然停留在iPhone的交互方式上,在“微屏”上进行全方位的操作。
交互是个大问题,要么减少功能,要么创新交互方式。
同时,我们也希望开发者能够利用大众的智慧,创造出更多的可穿戴专用应用。
这是iOS生态系统活力的核心,我们希望它能够在Apple Watch上延续下去。
一个全新品类的第一代往往是不完美的,iPhone也不例外,Apple Watch也不例外。
或许正是因为这些缺点,Apple Watch II才更值得期待。
据说Apple Watch II已经准备好了。
会有什么惊喜吗? 3、现阶段建议国内厂商暂时远离智能手表市场,苦练内功,等待真正的趋势到来。
只有知己知彼,才能无险作战。
鉴于Apple Watch路线和智能手表的瓶颈,我个人认为对于国内厂商来说,智能手表有真正的机会。
趋势尚未到来,不宜盲目乐观地跟风。
即使不跟风推出产品,也未尝不可。
只有刻苦练习,才能风起云涌!这一趋势的到来,以核心瓶颈得到解决为标志,主要包括:柔性屏等柔性设备的大规模商用、新型电池材料的应用、语音交互技术的进一步成熟、 Android阵营可穿戴应用服务的突破。
在等待风来的同时,可以尝试细分刚需市场,打造三大关键能力:打造解决核心瓶颈技术的门槛;探索设计和服务方面的独特可穿戴体验;并专注于营销。
打造品牌力,打造自己的品牌基因。
这不仅仅适用于可穿戴设备。
未来厂商竞争的最大差异将是品牌。
如果说产品、技术、工艺都容易被模仿,那么品牌就是制造商长期积累的差异化,难以复制。
至于这个趋势什么时候到来,我希望是在Apple Watch II问世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