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导航越来越重要,大到国家战略,大到民用便利。
北斗芯片进军智能穿戴市场的势头也愈发强劲。
中科微、中电华大、合兴芯通、武汉盟信等多家厂商都推出了基于可穿戴应用的北斗芯片,并正在投放市场。
不过,北斗芯片在整个智能穿戴市场的采用并未达到大规模,北斗芯片仍处于导入阶段。
面对UBLOX和MTK占据的现有市场格局,如何突破? 北斗智能穿戴已覆盖智能手表、定位鞋、书包、衣服、个人定位追踪器等众多产品,其中以儿童手表市场最为突出。
早在今年8月,爱比克就推出了北斗天使儿童手表,这是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首款应用于儿童领域的民用科研产品。
2017年,阿坝小镇小A儿童会说话手表发布。
它集成北斗+GPS+GLONASS定位,辅以WiFi+LBS定位,实现五重定位,误差甚至可以精确到1米以内。
还有华为荣耀小K,它利用GPS、北斗、WiFi、基站、重力传感器进行定位。
北斗在以定位为卖点的可穿戴产品中受到广泛关注。
在2017年经历了一波爆发式增长的以儿童智能手表为主的智能穿戴市场中,多家国内芯片厂商也推出了针对智能穿戴的北斗芯片,希望能乘势而上。
深圳市韦尔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营销总监刘广洲表示,在智能穿戴市场,中科微半年前就瞄准了UBLOX,并积极准备。
中科微的北斗芯片在年中推出后,已小批量供应给儿童手表厂商。
在定位鞋市场,我们与厦门云朵、东莞智标等厂家合作,也少量出货。
和芯星通于2016年推出基于Humbird的UMIII N模块,同时支持GPS和BDS系统,广泛应用于车载导航、手持设备等领域。
随着智能穿戴设备的兴起,北斗学生卡、老人拐杖等部分产品都采用了禾芯UMIII N定位模块。
今年4月,禾芯星通推出了面向消费类芯片的射频基带集成GPS/BDS定位芯片UC。
禾芯星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导航产品线产品经理张兵告诉国际电子商报记者,这款芯片已经收到多家可穿戴企业的询盘,产品应用包括学生卡、儿童手表等。
目前该芯片在智能卡、老人拐杖等市场偶尔会有小批量出货,但尚未形成10万颗的批量规模。
据了解,中科微的SOC芯片AT在户外可以达到2-5米的精度,而市场可接受的精度是5-10米。
功耗一直是可穿戴产品的痛点。
中科微的SOC低功耗芯片功耗低于20mA。
同时,与国际一线品牌相比,具有更大的性价比优势。
技术方面,与国外产品的40nm先进工艺相比,国内北斗芯片厂商大多还停留在55nm工艺水平,在芯片性能、功耗、集成度、成本等方面落后,缺乏竞争力。
国内厂商需要在40nm工艺产品上追赶国外厂商。
张兵认为,北斗作为四大GNSS系统之一,与其他系统没有太大区别,而且北斗应用的技术已经比较成熟。
但国产北斗芯片起步较晚,迭代速度慢于国际大厂,这使得单独提出北斗导航芯片显得更加情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