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week可穿戴设备和手机产品在过去几年经历了疯狂的发展,今年已经逐渐饱和。
对于这些手机厂商来说,手机以外的产品线也必须发展,目前看来VR是他们共同的选择之一。
对于VR行业来说,有很多新的IT品牌,比如Oculus,也有一些手机品牌加入其中。
比较出名的有HTC和三星,但更多的手机品牌还在等待谷歌Daydream平台的开发,等着看苹果。
VR的进步正在为一场先发制人的戏剧做准备。
目前,各大手机品牌在VR方面的进展和前景如何?本文将为大家一一分析。
已上市:HTC、三星、索尼——三星Gear VR 说起做VR产品的手机品牌,很多人可能会立刻想到今年正式推出的HTC Vive VR头盔。
但事实上,第一家生产VR产品的公司是三星。
早在2009年,三星就推出了第一代VR眼镜——Gear VR。
当时只能搭配Note 4使用,经过近两年的迭代更新,于今年8月推出了第四代Gear VR产品。
对于拥有庞大家族企业的三星来说,开发VR所需的投资和技术都不是问题,而且三星在新产品、新技术方面一直走在行业的前面,比如上游手机零部件和一些智能穿戴产品。
。
三星的硬件研发能力毋庸置疑,但其软件和服务却相对落后。
例如,Gear VR仍然需要接入Oculus内容平台的服务,但国行Gear VR上的Oculus平台与国际版本不同。
存在一定的差异(你知道),用户体验会受到影响。
希望自己的VR内容服务平台能够尽快建成并上线。
从目前来看,三星依然将Gear VR眼镜作为手机的配件,或者说配件。
除了搭配三星自家旗舰手机使用外,甚至会在一些新品发布时以礼包的形式赠送给消费者。
在三星看来,VR只是增加了品牌价值和手机产品的竞争力,短期内不会有大的变化。
——HTC Vive 与财力雄厚、家族企业庞大的三星相比,HTC 近年来在手机行业的表现并不理想。
它的存在感不断被苹果、三星以及众多国产品牌手机蚕食。
手机行业的崩溃让HTC决心将希望押在VR上。
今年年初,HTC Vive消费者版在全球正式推出,中国大陆是首批推出的国家和地区之一。
即使与Oculus和索尼PS VR相比,HTC Vive仍然有信心成为目前最好的VR设备。
HTC Vive拥有目前最好的Lighthouse室内定位技术,可以实现高精度定位。
同时,加上Steam平台对VR资源的支持,让HTC Vive在上线初期就拥有了一定的内容量。
HTC本身也在与内容开发商合作推出更多VR内容,同时也在打造自己的VR内容平台。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除了勇气之外,还需要面对别人从未遇到过的困难。
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作为第一批消费级VR头盔产品,HTC需要肩负起教育消费者的责任。
这会促进整个VR的普及;其次,由于第一代产品的成本叠加以及产品的早期研发,导致产品的零售价格较高,难以向大众消费者推广;其次,目前VR内容资源还相当有限。
比如,游戏中缺乏一些“杰作”。
这些应用和游戏的开发必然需要比较长的时间。
HTC 与其他 VR 厂商一起等待并推动内容研发。
虽然HTC官方一直回避谈论销量问题,只用“令人满意”来形容,但此前有外媒根据《Raw Data》的下载量和安装量推断,HTC Vive目前的销量约为14万台,而HTC Vive 销量的增速也在加快。
——索尼 PS VR 除了上半年的 HTC Vive 之外,即将于 10 月 13 日正式推出的索尼 PS VR 也是业界关注的焦点。
虽然在技术上与HTC Vive还有一定的差距,但索尼PS VR最大的优势就是拥有众多实力雄厚的游戏开发商。
索尼表示,从 10 月到今年年底,将继续推出 50 款 PS VR 游戏,包括万代南梦宫的《铁拳 7》、《真三国无双 8》VR 版、《初音未来》、《究极》等。
幻想14网络版、GT赛车、驾驶俱乐部等大作游戏。
此前第三方数据显示,索尼PS4全球累计出货量已突破1万台,Playstation Plus付费会员数量也突破1万台。
无论是设备保有量还是付费会员数量,索尼在游戏行业都拥有巨大优势。
优点是,当前 PS4 用户比 HTC Vive 和 Oculus Rift 更有可能进一步购买 PS VR。
PConline从部分PS4玩家处了解到,他们对索尼PS VR仍持观望态度,希望在推出后通过不同渠道进行体验。
而且,大家更关心的是未来PS VR游戏内容的质量和数量。
,希望索尼不要让他们失望。
除了之前推出的三个品牌外,乐视和小米也推出了自己的VR产品。
前者尚处于起步阶段,产品和内容有待进一步优化。
后者,就像它的产品名称一样,仍然只是一个玩具。
已发布但尚未上市:华为、中兴、华硕在这个浮躁的IT行业,厂商想尽办法抢占市场。
目前的方法之一是先发布产品,然后再推出。
这就是发布和发布之间的差距。
时间短则半个月,长则半年以上。
下面介绍的产品就采用了这一策略。
华为早在今年4月份国行P9发布时就已经公布了有关HUAWEI VR产品的信息。
后来,当支持2K屏的荣耀V8时,又以荣耀VR的身份出现,让大家对华为在VR方面的表现充满了期待。
不过,截至目前,此前推出的两款车型仅在发布会上进行了短暂展示,并未正式上市。
图片来自网络。
同样,中兴、华硕的VR产品也在上半年发布,但仍没有后续销售的消息。
笔者猜测,主要原因是要等待谷歌的Daydream平台在第四季度取得进一步发展后再予以确认。
后续发展方向。
三星和HTC都需要依赖Oculus、Steam等内容平台。
谷歌的Daydream将为终端厂商提供一整套的交互和内容支持。
终端厂商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优化和个性化工作,就像很少有手机厂商基于原生Android系统开发自己的“系统”一样。
谷歌的Daydream平台由三部分组成:核心Daydream-Ready手机及其操作系统、与手机一起使用的头盔和控制器以及支持Daydream平台生态系统的应用程序。
Daydream标准不仅限制了手机的硬件,还对软件进行了优化。
它还提出了根据 Daydream 标准设计的头盔和控制器。
它们的外观设计非常简单。
其中,Daydream控制器是谷歌正式推出VR交互解决方案的第一款外围设备。
图片来自网络 在今年上半年的 Google I/O 大会上,谷歌宣布已有多家厂商承诺今年秋季发布支持 Daydream 的手机。
这些厂商包括三星、LG、HTC、华为、小米、中兴、华硕和阿尔卡特等品牌。
并且谷歌还宣布与多家知名内容提供商达成合作,共同为Daydream提供VR内容,例如Netflix、HBO和Hulu等娱乐内容提供商,以及NBA和MLB。
这两个体育联盟将为Daydream提供体育赛事。
VR内容方面,网易游戏是首家入选的国内游戏厂商。
谷歌致力于打造VR软硬件生态系统。
很可能发布的是:苹果、魅族。
现在世界上有这样的公司。
当大家都在批评它的产品时,他们就会拼命购买它的产品。
是的,这家公司就是苹果公司。
与过去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行业的激进创新相比,苹果近年来在产品上有所“缩减”。
不过,苹果制造的每一款产品仍然吸引着业界和消费者的关注,因此苹果不会轻易推出新产品。
产品线考虑了技术和市场因素。
如果苹果真的进入VR市场,这是对VR产品潜力的肯定,也将极大激发这个市场的潜力。
前段时间,我们写了一篇关于苹果对VR的奇思妙想的文章,对苹果的VR产品做出了疯狂的猜测。
苹果最大的优势就是为开发者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挥想象力的平台,正如上面提到的,我们希望也需要“杰作”出现在VR行业来推动发展,而这个“杰作”很可能不是像传统游戏那样《最终幻想》系列,或许只有《植物大战僵尸》、《愤怒的小鸟》这样的游戏,只有完全基于触屏智能手机的新IP(知识产权)才能成为“杰作”,而VR也需要这样的内容诞生。
图片来自网络。
我们相信,无论是苹果的VR还是AR产品,都已经走上了研发的道路。
也许直到苹果觉得市场成熟之后它们才会正式推出。
相比之下,魅族同月被曝将招聘VR相关研发工程师。
据PConline报道,除了手机产品外,智能设备也成为独立部门跟进,并受到各路竞争对手的追随。
在很多人表达了对VR的兴趣之后,魅族如果不做VR就显得有点落伍了。
难道真的只需要苹果VR和谷歌Daydream平台就能激发手机厂商全力开发VR产品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VR仍然需要更强大的解决方案。
前段时间,英特尔和高通分别发布了自己的VR参考设计平台(Alloy和VR),向各大OEM厂商展示了他们对VR的技术信心。
未来,终端OEM厂商可以使用英特尔或高通提供的硬件平台。
解决方案,加上Google Daydream的系统支持,快速开发VR产品,就像今天的智能手机一样,有实力、有想法的厂商可以进一步优化和强化,做出自己的差异化。
PConline采访了一些VR行业的朋友,他们都认为VR要等到明年下半年才能正式面向大众消费者。
因此,厂商与其过早炒作自己的VR概念,不如踏实做事,先把产品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