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苹果手表并不可怕,可穿戴厂商就应该做这款产品

时间:2024-05-22 19:27:01 科技赋能

正如苹果新品发布会之前的剧透一样,Apple Watch 并没有给大家带来太多抢眼的感觉。

自今年9月Apple Watch发布以来,整个智能穿戴行业都对Apple Watch充满期待。

业内厂商也以Apple Watch为例,希望这款产品能够带动整个智能穿戴设备行业向前发展。

苹果发布会结束后,笔者与几家智能手表厂商进行了交流,了解了他们对Apple Watch的看法: 1、Apple Watch为教育可穿戴市场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虽然智能穿戴硬件比较火热,但从行业角度来看,这个市场近年来一直不温不火。

作为一种新形态的电子消费产品,它需要更好的市场教育者。

三星、MOTO等推出的可穿戴产品虽然不错,但对于教育市场来说还远远不够。

近年来,苹果是唯一可以作为榜样的厂商。

苹果只要推出一款产品,就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对全球数十亿人产生影响。

苹果手表也可能真正标志着智能可穿戴产品能够被大多数普通人接受,而不像最初的可穿戴产品大多数玩家都是科技行业、极客等少数群体。

不少智能手表厂商表示,这些厂商非常感谢苹果通过智能手表产品教育市场。

随着苹果的参与,将会有更多的消费者了解并使用智能手表,这对于整个智能穿戴市场来说是一件好事。

Apple Watch的发布将会引发整个市场和消费者的热情,也会吸引其他已经在努力的产品的关注。

2、Apple Watch瞄准三大应用领域。

从今天的发布会来看,结合苹果生态和iOS系统,Apple Watch将在大部分原有智能手表应用场景上进行微创新,让大家用起来舒心。

会更方便。

这主要体现在: 1)在消息系统方面,更加注重个人信息管理。

2)社会方式创新。

Apple Watch 可以使用绘图方程在设备之间传输信息。

使用简单的组成,特别适合可穿戴设备之间的信息传输。

改变了以往手机上文字、语音、视频的信息传输方式,提高了产品的可玩性和趣味性。

3)保健功能。

通过healthKit将计步、心率等常规智能手表功能连接到相应的健康系统,让用户了解并掌控自己的数据。

4)将真正的消费电子产品推向奢侈品的水平。

手表不再是纯粹的装饰产品,让普通电子产品摆脱了低价、功能性的定位。

尽管Apple Watch还面临着更新迭代等问题,但它至少已经迈出了这一步。

3.手表缺乏创新,让其他制造商有追赶的可能。

虽然苹果手表会给行业带来很多积极的影响。

但作为实践者,inWatch联合创始人罗英波认为,Apple Watch还是让行业厂商有些失望。

Apple Watch针对的三大应用领域,其实也是可穿戴设备厂商一直在关注的。

这些应用正是国内厂商能够赶上的。

1)信息管理。

所有智能设备厂商都可以做到,只是解决方案不同。

相比iOS系统的封闭性,Android系统手表或许有更好的解决方案。

2)健康管理。

运动和心率检测等应用并不新鲜。

在功能丰富度和技术创新方面,Apple Watch其实并不具备优势。

3)从电池寿命的角度来看。

Ku表示,今天宣布Apple Watch的使用时间为18小时。

他所说的时间很可能只是待机时间,用户在重度使用时实际使用时间会更少。

目前国内多家一线智能手表厂商的产品实际使用时间都比Apple Watch长很多。

4)去年Apple Watch刚出现的时候,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很多应用操作都是通过手表的旋钮来完成的。

如今很多APP应用演示中,大量的操作都是通过触摸屏来进行的。

在这么小的屏幕上,触摸屏的体验其实并不好。

操作APP时,有大量的重复操作。

从这方面来看,苹果在手表系统和操作的优化方面做得并不好。

5) 规格尚未公布。

这款手表有很多详细参数还没有真正向公众公开,这与苹果过去推出的所有其他产品不同。

这可能意味着这款产品并不是苹果真正意义上的一款非常完整的产品。

6)Apple Watch 定价偏高。

苹果手表分为三大类。

运动款的价格从美元起,硬件基本都是铝和玻璃的配置。

MOTO手表的全钢+蓝宝石+皮表带的配置比苹果低。

Apple Watch 标准款虽然采用钢+蓝宝石材质,但售价却高达数美元。

这个价格已经接近iPhone5、5S手机的价格了。

作为iPhone的延伸,当Apple Watch的价格与手机价格相近时,可见Apple Watch的定价策略是有问题的。

从以上问题来看,Apple Watch的产品定位可能并不是很准确。

苹果可能希望这款手表能够成为大众消费产品。

不过,罗英波认为,从可穿戴设备产品的角度来看,以单一功能瞄准小众需求会更实用。

苹果将??很多功能集中到了这么小的一块手表上。

功能庞大且全面,很难满足所有用户的需求。

4、Apple Watch对可穿戴厂商影响不大。

包括国科电子智能穿戴CEO徐鹏在内的不少厂商都认为Apple Watch对可穿戴设备厂商影响不大。

苹果正式推出手表后,给了这些厂商做智能可穿戴设备更大的信心。

徐鹏认为,在可穿戴领域,很多国内厂商其实起点较低,没有必要因为苹果而贬低自己。

inWatch罗英波表示,过去,一旦iPhone和Macbook推出,相关厂商就会感到绝望,因为这些苹果产品非常好。

但现在Apple Watch却给了国内可穿戴设备厂商一种看到苹果底蕴的感觉,甚至感觉自己可以赶上苹果。

罗英波认为,单纯从技术创新的角度来看,Apple Watch并没有太大的创新性。

如果不考虑品牌、生态等因素,单看技术指标,很多厂商都能做到一年前苹果那样的硬件配置。

对于很多企业来说,在产品方面追赶苹果还是有可能的。

不过,就iOS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而言,Android阵营的可穿戴设备厂商目前还无法与苹果直接竞争。

不过,随着越来越多的开发者加入APP开发的行列,这些安卓手表和苹果手表之间的差距应该会越来越小。

5、Apple Watch生态链值得其他厂商学习。

苹果在发布会上透露,依托Apple Store及其庞大的开发者团队,目前有近千款Apple Watch应用程序可供用户选择。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三星、MOTO、国科、inWatch等手表的应用还相对较少。

Android和Tizen阵营的开发者相对较少。

此类厂商还声称,Apple Watch自发布以来,通过其生态链为用户提供了众多的APP应用选择,表明越来越多的开发者开始关注智能手表产品,并愿意为其开发合适的产品。

智能手表应用。

这是可穿戴设备制造商可以借鉴的地方。

对于大部分国内手机用户来说,这些人基本都是安卓用户。

这些手机用户无法直接使用苹果手表。

苹果教育市场之后,当大家开始接受智能手表和智能可穿戴设备时,这些厂商的机会是无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