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国内厂商紧随谷歌推出智能眼镜!镜片光学技术是关键

时间:2024-05-22 19:14:26 科技赋能

本周,有关智能眼镜的信息不断传播,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关注:谷歌高级开发负责人蒂姆乔丹发布的展示谷歌眼镜功能的视频引发热议;美国某科技博客发布的谷歌眼镜工作原理图也在微博上广为流传。

不过,令不少国内IT行业人士和极客遗憾的是,由于Google Glass将在美国生产,而目前测试版尚未在美国以外地区发布,因此很难试用。

不过,记者了解到,国内厂商也将计划推出智能眼镜产品。

在Google Glass还很遥远的情况下,人们还有机会通过国内厂商来近距离接触同类产品吗?国内厂商已经开始布局谷歌眼镜。

与此同时,坊间盛传微软、索尼等也在开发智能眼镜。

国内的从业者似乎没有理由置身事外。

近日,有消息称百度已内测类似产品“百度眼”,杭州兰斯特甚至表示民用版智能眼镜将于第二季度上市。

近日,记者联系了上述两家企业。

百度公关人士表示,关于其眼镜产品,目前没有太多可向公众透露的信息。

一位拥有法国技术背景的杭州兰斯特负责人证实:“我们确实会推出民用版智能眼镜,并计划在国内生产。

”据该人士介绍,随着“‘智能眼镜’话题不断升温,投资者越来越关注。

”3月27日,数百名基金经理、投资经理来到我司,随后,国内一些券商发布公告称,根据谷歌眼镜的分析报告,推测国内部分企业将受益于谷歌眼镜的生产,从而导致相关股票价格上涨。

周边产业链不薄是关键。

未来,但目前市场上所有的智能眼镜产品均没有明确信息表明其正在与国内技术厂商合作。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多位从事增强现实技术行业人士告诉记者,他们非常看好未来与国内厂商在智能眼镜上的合作,因为增强现实技术真正追求的是真实事物与虚拟信息的叠加。

当做到极致的时候,人眼就很难分辨什么是真实,什么是虚拟。

例如,如果用户在现实中看到一个食品包装盒,那么眼镜上就会出现盒内食品的虚拟图像。

然而这种追求在目前的智能手机上还无法实现,因为在手机上看到的只是虚拟现实技术在一些拍摄好的视频上的叠加。

将相关技术从智能手机转移到智能眼镜的门槛可能并不太高,但测试和适配需要一定的过程。

移动增强现实技术厂商Touchview Wireless的CTO肖洪波告诉记者,增强现实技术与智能眼镜产品更直接的关系在于软件,而在硬件方面则没有太多需要担心的:“事实上,无论是智能手机还是智能眼镜,只要开放其操作系统的API,增强现实技术就可以与之匹配。

剩下的硬件问题是让智能眼镜的镜片适应智能手机屏幕的观看效果。

当然,眼镜的观看距离和可视范围不同,可能需要进行一些微调。

”朗斯特相关人士也表示,其实在国内产业链上找到上下游企业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关键是有没有。

更好的光学显示技术才是智能眼镜的关键技术。

也就是说镜头所采用的光学技术能力是决定性因素,“价格自信与智能手机相似。

”据了解,目前厂商计划推出的产品主要采用波导技术和曲面反射技术。

采用前者,而兰斯特则采用后者,从细节效果来看,曲面反射技术可以直接显示在眼前,覆盖用户的整个视野??,符合正常观看习惯。

波导技术产品依赖于光路全反射原理,由于在眼睛瞳孔正前方的光路上需要镀膜反射,因此屏幕的穿透性降低。

因此,市场上的产品将物理屏幕放置在眼睛上方或下方,以避免影响视力。

智能眼镜的主要核心成本实际上在于光学元件。

据兰斯特人士介绍,光器件的成本是比较核心的,约占总成本的25-35%。

鉴于光路全反射原理的利用,光路部分有特殊的设置和要求。

此前传闻的Google Glass售价为美元,约合人民币100元。

这个价格对于大众消费市场来说可能无法接受。

按照目前的成本,第一批谷歌眼镜只能生产几千副。

曲面反射技术和波导技术这两种形式在成本和价格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波导技术带来的是产品可以变得紧凑,但成本也较高。

曲面反射技术的缺点是尺寸较大,产品形状像太阳镜,但其成本可以更低。

“兰德斯特现在在维修、登山等专业领域有专业版的AR现实增强眼镜,我们计划降低民用版的价格,估计价格会和智能手机差不多。

”兰斯特相关人士表示。

然而,智能眼镜的小型化和时尚感是其频频受到媒体和众多时尚人士关注的主要原因。

对于民用版眼镜缩小尺寸的问题,兰斯特相关人士表示,目前正在努力使其佩戴舒适、轻薄。

他们还需要与知名设计公司合作,尽量将产品的重量控制在60克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