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智能手表、智能手环之后,智能鞋也开始流行,在蓬勃发展的智能穿戴市场中占据了很大份额。
截至目前,进入智能鞋领域的企业已有数十家。
不仅是初创公司,互联网巨头、传统鞋企,甚至大型跨国公司也在不断试水智能鞋领域。
谷歌、耐克、阿迪达斯、李宁、°、双驰、完美、云朵、环城……国内外各种知名和不知名的公司都在尝试做智能鞋,希望能在这个产品中找到最适合的其他产品人类的身体。
一个商机。
为何智能鞋如此受欢迎?为什么这么多创业者、巨头纷纷加入智能鞋领域?答案很简单,因为鞋子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场之一。
随着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兴起,任何人都无法忽视这一巨大市场带来的诱惑。
鞋子是生活中的必需品。
每个人都可以没有手表或手链,但他不能没有鞋子。
与大多数可穿戴产品相比,鞋子几乎是我们生活中最不可或缺的产品。
据不完全统计,仅中国成人鞋规模就已超过1亿元,每年国内生产鞋超过60亿双。
一般人每人拥有3至4双鞋是很正常的。
可想而知,有中国13亿人口的支撑,这个市场有多大。
近年来,随着可穿戴智能设备的兴起,鞋子作为天然的可穿戴产品,自然受到了创业团队的青睐。
他们开始尝试不同的方式让鞋子变得更智能,让鞋子成为智能产品。
事实上,鞋子本身就具有和电子产品一样的消费品品质——大多数用户都会选择每隔一段时间就更换新品。
这显然与一些现代智能设备制造商的理念是一致的:让消费者主动更新。
迭代你的产品,让你的产品能够持续销售。
谁在制造智能鞋?现有的智能鞋厂商中,其生产的产品主要可以分为两类:计步鞋和定位鞋。
其中,李宁、双驰等厂商都发布了自己的计步鞋。
主要销售对象是运动爱好者,让他们无需携带手机即可轻松出行。
结合近年来兴起的健身热潮,这几天两款产品的销量都不错。
以双驰为例,今年7月底在淘宝众筹上推出的三款不同款式的计步鞋均顺利达到预定众筹目标,总金额近万元。
另一种产品类型是定位鞋。
该产品目前主要针对儿童,已由°、云朵、环城等公司推出。
其中,环城智能定位鞋“Budius”今年年初获得1万美元A轮融资。
云朵智能鞋去年年底也在京东成功众筹1万元。
此外,一些互联网巨头也涉足智能鞋领域。
除了上述淘宝众筹、京东众筹外,小米与李宁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广智能跑鞋,百度也共同参与定位鞋的生产过程。
当天,腾讯发布全市预警,并邀请智能鞋厂商参与。
虽然这些巨头并没有直接推广自己的智能鞋品牌,但他们很高兴看到智能鞋的出现,这或多或少推动了智能鞋行业的进步。
目前涉足智能鞋领域的企业已有数十家,涵盖了互联网巨头、传统鞋企、初创公司等一系列企业。
传统鞋企在制鞋领域拥有自己完整的供应链和丰富的资源,因此能够以最快的速度生产出自己想要的鞋子。
互联网巨头拥有强大的互联网资源,可以更高效地推出智能鞋产品。
创业团队更加灵活,没有大公司臃肿的行政体系,反应更加迅速,能够快速生产出市场想要的智能鞋。
对于智能鞋这样的全新产品来说,这三种不同类型的公司都是缺一不可的。
现在就看哪家厂商能够推出符合消费者需求的智能鞋了。
用户希望看到什么样的智能鞋?这个问题目前或许还没有准确的答案,但通过易观智库针对智能可穿戴设备进行的问卷调查,我们依稀可以看到一些痕迹。
智能鞋的应用应该在健康和运动领域取得成果。
易观智库数据显示,高达77%的受访者希望智能穿戴设备具备健康功能,而68%的受访者希望拥有运动功能。
运动领域已经出现了流行的智能鞋产品。
李宁智能跑鞋上市一个月就实现了1000万元的销售额,证明了目前消费者对带有运动应用的智能鞋的渴求。
不过,健康领域颠覆性的智能鞋产品尚未出现。
下一个最畅销的智能鞋产品可能具有健康应用功能。
此外,易观智库还显示,功能、设计、价格是用户购买智能可穿戴设备时最关注的三个因素。
目前智能鞋的大部分功能都比较简单。
可以说,没有智能鞋独有的功能。
计步和定位等功能可以在其他智能设备上实现。
因此,外观设计和价格成为目前市场上大多数智能鞋销量的决定因素。
但毕竟智能鞋在智能化方面占据领先地位。
最终只有好的功能才能让自己的产品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否则就只是卖鞋的一个噱头。
据易观智库统计,健康指标追踪、提醒(来电、生活提醒等)和定位三大功能被认为是智能穿戴设备用户最感兴趣的功能。
目前已经实现的三个功能都是定位功能。
但由于定位功能耗电量较高(用户需要频繁给鞋子充电),且需要向运营商支付额外费用(基站定位需要运营商提供服务),所以目前市场上尚无定位功能。
产品受多种因素影响(例如适合儿童的智能手表、智能手环),因此定位鞋目前在市场上并没有带来太大反响。
如果这些条件得不到改善,定位鞋短期内很难有销售突破。
智能鞋厂商可以在健康指标追踪和提醒方面寻求突破,看看能否另辟出路。
智能鞋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就像其他智能穿戴设备一样,智能鞋最大的问题是不够智能。
智能鞋目前所具备的功能还不足以引起消费者的兴趣,必须与手机配对才能完成其功能。
目前大部分智能鞋都是内置芯片+手机APP应用模式。
这种智能方式比智能手环、智能手表还要糟糕。
毕竟,手环、手表上可以安装触摸屏,用户可以操作,但智能鞋就不行了,即使厂家在鞋子上安装触摸屏,也很少有用户会买单——这需要多大的耻辱在鞋子上加点。
但是,可以安装防水的非触摸屏。
在中国海峡会展成果博览会上,双驰曾展示了一款智能跑鞋,可以在鞋上显示用户的步数、行走距离、消耗的卡路里等数据。
一般来说,智能鞋很可能最终只有手机APP+内置芯片。
柔性屏的出现或许会带来一些改变,但想要完全摆脱手机仍然是不可能的。
事实上,与手机结合使用也不是不可能。
只要功能足够强大,用户是不会介意使用的。
毕竟鞋子和手机对于现在的大多数人来说已经算是标配了。
归根结底,还是要看智能鞋的功能能否到达用户手中。
痛点,用户的某些需求是否得到满足。
智能鞋未来的发展方向如上所述,健康应用的发展应该是目前大多数智能鞋厂商追求的主要着力点。
关于足部健康,看看大街小巷林立的足疗店,就可以看出现代人对足部健康的重视。
我们的传统医学认为,足部的健康可以影响人体的健康。
现实体验中,在足疗店按摩确实可以缓解全身的疲劳。
现代医学也有数据表明,足部的健康确实可以影响到身体的其他部位。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扁平足患者走路时容易疲劳。
智能鞋发展的一大机遇就是将其与当下流行的健康功能鞋相结合,将足部健康与智能功能连接起来。
已经有公司在这样做了。
一款智能理疗鞋出现在京东众筹活动中。
这款名为飞兔云足的智能理疗鞋已筹集近27万元,是众筹目标的五倍。
许多。
此外,足部健康方向近期也受到关注。
脚型主要取决于使用者的足弓状况。
不同的足弓会导致足部跑跳能力的差异。
一般来说,足弓的形成在儿童时期是缓慢发生的,一旦形成,基本上是不可能矫正的。
如果有一款鞋能够在童年时期注意到这一点并提供一些指导,那么很有可能防止孩子出现足弓异常。
而这正是智能鞋介入的机会。
除了在健康领域的发展,智能鞋在游戏方向的应用也是一种可能。
随着VR技术越来越成熟,虚拟现实游戏的出现不再是梦想。
在这类游戏中,智能鞋就可以很好的发挥作用。
通过感知脚部的动作,游戏中的角色可以实现同样的动作。
这样的玩法让跑酷游戏拥有了更好的用户体验。
并且在跑跳的过程中,用户还可以获得健身效果,这赋予了智能游戏鞋更大的意义。
总之,智能鞋行业尚未成熟,需要有志于在智能鞋领域发展的企业共同努力。
毫无疑问,智能鞋将成为未来人们的最佳选择,但目前的发展方向仍不明确,需要厂商进一步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