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第一波智能穿戴大战,GPS厂商分一杯羹

时间:2024-05-22 19:18:09 科技赋能

各类人群都在涌入智能穿戴市场,包括手机厂商、运动品牌、保健品牌、新锐创业者,无一不是想要分一杯羹。

TomTom 和 Garmin 就是其中之一。

具有代表性的GPS厂商在第一波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不过,未来在苹果智能手表和谷歌Android Wear大军的压力下,GPS厂商未来很可能会举步维艰。

下半年以来,智能穿戴市场明显升温。

各厂商相继在今年9月的德国柏林消费电子展(IFA)和年初的美国消费电子展(CES)上推出产品。

经过第一阶段的角逐,手机巨头三星电子、索尼凭借品牌优势和营销资源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新晋创业者Pebble、Fitbit、Jawbone在销量上也表现同样出色。

此外,耐克和阿迪达斯等运动品牌、GPS制造商Garmin和TomTom也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据ABI Research最新调查显示,第一季度智能手环销量约为1万只。

新创业者Fitbit虽然存在一些产品质量问题,但仍稳居榜首。

刚刚进入市场的Garmin跃升至第二位,耐克排名第二。

排名第3,Jawbone排名第4;智能手表销量约为 50 万台,其中三星和索尼占据前两名,紧随其后的是 Pebble 和卡西欧。

GPS厂商表示,由于苹果和大部分手机厂商尚未正式推出,大多数消费者对于智能可穿戴设备仍处于观望阶段。

其中,智能手环因其单价较低、产品定位明确,销量远高于智能手表;由于过去GPS厂商在户外运动健身领域下了不少功夫,因此在GPS手表和健身手环市场上取得了不错的斩获。

以 TomTom 为例。

其与耐克合作推出的GPS运动手表,由于可以与苹果产品连接,且价格降至1美元以下,因此销售业绩不错。

Garmin于第一季度推出了首款健身手环Vivofit。

虽然它不能与移动设备一起使用,但由于其一年的待机时间和低廉的价格,全球已出货约10,000台,使其成为智能手环市场的黑马。

其他GPS制造商也不甘落后。

神达采取品牌与代工双管齐下的方式。

其麦哲伦品牌智能运动手表售价为美元,已于第一季度在美国上市。

还为知名运动品牌代工智能手表;运营Papago品牌的烟琴由再投资公司烟鼎松图运营,将以GoLife品牌推出一系列结合云服务的智能穿戴设备。

智能穿戴行业人士认为,虽然现阶段GPS厂商在智能穿戴市场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真正的战争尚未开始。

预计下半年,苹果推出首款智能手表以及Android手机阵营大规模推出Android Wear设备后,市场将出现大幅洗盘。

品牌;各大手机厂商均拥有较强的品牌偏好和渠道营销资源,有望逐步席卷智能穿戴市场。

中小玩家的空间将受到明显挤压,但智能穿戴产品有望变得更加差异化,中小玩家仍然有机会。

争夺利基市场的机会,或者以低价策略和特殊的软硬件整合模式寻找自己的蓝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