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扎克伯格谈到了 Facebook 过去做过的一些“疯狂”的事情。
这家社交网络巨头的创始人兼执行董事最近表示,Facebook 可能宁愿构建自己的虚拟现实解决方案,也不愿花 20 亿美元收购 Oculus VR。
这一说法难免会引起外界的过度解读。
一向自信高调的扎克伯格,对当年的收购有些恩怨。
扎克伯格在采访中一直宣扬Oculus Rift,他还多次向媒体夸耀VR。
例如,在今年参加MWC前夕三星举办的盛大新闻发布会上,他表示Facebook不仅仅押注于下一代VR设备,而是致力于在平行宇宙中建立一个新的社交王国。
这个平台的影响力。
。
2月份,扎克伯格在柏林接受德国报纸《星期日世界报》采访时表示:“我们相信虚拟现实将成为一项重要技术。
我个人坚信这一点。
现在是投资虚拟现实技术的时候了”扎克伯格本周宣布,我们在 Gear VR 中的视频消耗时间已经达到 10,000 小时,而且我们才刚刚开始向三星销售这款设备,这确实令人鼓舞。
”扎克伯格再次接受采访时表示,遗憾收购Oculus VR,这难免引起外界猜测,原因何在?当然,他的言论一定是基于他自己对VR的评价。
Daily 还是从其他方面寻找原因,对这一说法进行简要分析和阐述:Oculus Rift 并未达到理想的预期值,预售目标与实际销量相差甚远。
对于产品来说,最关键的标准可能是销量如何。
尤其是像Oculus Rift这样依托于Facebook的产品,相比其他VR硬件设备起点更高,因此自然而然地受到了外界的关注和聚焦。
自3月29日开始预售以来,已经过去了近五个月的时间,Facebook从未发布过任何新闻稿来赞扬Oculus Rift的销售情况。
小编还记得预售当天,有多家媒体发布称预购情况有多火爆、用户下单数量铺天盖地等,但官方却从未向官方公布过销量。
民众。
真的不好卖吗?由于没有数据公布,外界只能根据其竞争对手htc vive的销量进行估算。
HTC Vive 的销量预估数据来自 SteamSpy。
StreamSpy 通过收集平台上与 Vive 捆绑的三款虚拟现实游戏的注册情况来估算 Vive 的销售额。
这三场比赛是:《Tilt Brush》、《Fantastic Contraption》和《Job Simulator》。
截至7月份,《Job Simulator》已被兑换7次(误差:±7,),这意味着htc vive的销量预计为7(误差:±7,)台。
同时,Steam数据显示,htc vive的用户数量超过了Oculus。
今年4月至6月,Steam平台上的htc vive玩家比例为66%,oculus rift消费者版为27.75%,oculus rift dk2(开发者版)为6.25%。
Oculus的总市场份额仅为htc vive的一半。
按照这样的猜测,Oculus Rift 很有可能还没有卖出 10 万台。
这对于 Oculus Rift 达到 100 万台的销售目标来说,真是一个头痛的事情! 发货频繁延误 用户未能及时收到货物。
Facebook 可能没有想到,在首次销售 Oculus Rift 产品时,发货会出现延迟。
据外媒报道,Oculus似乎已经意识到Rift的出货问题。
从官方邮件中了解到,零件短缺是发货延迟的原因。
大公司并没有提前准备好零部件需求,这无疑让外界质疑他们的销售能力。
许多用户抱怨社交网站上的送货延迟。
例如,一位在预订开始后仅33分钟就完成订单的消费者表示,他收到的最新通知显示,他的预计到货日期已被推迟。
5月23日至6月2日。
另一位在1小时40分钟内完成订单的玩家预计到货日期在6月13日至23日之间。
由于用户没有及时收到货,有的甚至等了好几个月才收到货,这无疑为外界获取用户对产品的评价增加了负面消息。
Oculus Rift产能不足的问题比想象的要严重得多。
虽然官方已经采取了为消费者免除邮费的方式来补偿用户,但对于消费者来说,这确实是Facebook有所欠缺的领域。
而这次发货的延迟肯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Oculus Rift的销量。
Oculus Home平台实行闭源政策的尝试并未取得成果。
此前,为了确保 Oculus Home 平台的排他性和独特性,Oculus 曾计划花费“大量资金”打造 Rift 专属 VR FPS(以阻止 HTC Vive)。
这一独家举动引起了VR行业的广泛讨论。
许多开发者甚至指责Oculus太自私。
他们认为Oculus的做法会阻碍行业的发展。
Oculus 和 Valve 分别通过 Oculus Home 和 Steam 分发内容。
在VR发展初期,由于内容稀缺,为什么不能在一个平台上大家共享资源呢?原因很简单。
谁垄断了内容发布,谁就能赚更多的钱。
在风头浪尖的 Oculus 遭受了不少非议之后,官方随后针对独占游戏引起的争议发表了解释:虽然上述原因对 Oculus 来说并不是“致命”的,但它们确实存在。
这一问题一方面反映出销售渠道还有很多细节问题需要解决。
另一方面,也表明Oculus想要建立自己的VR生态系统是可以理解的。
但前期还是应该关注如何促进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从发展的角度看问题,作为龙头企业,有自己的责任和期望。
事实上,从Facebook的角度来看,如果当时没有收购Oculus,而是将全部资金投入VR自主研发,成本岂不是要20亿美元?当然,这只是猜测,因为技术研发本身并没有投入。
资金数额已经确定,但现在 Oculus VR 并没有带来 Facebook 预期的价值,难免后悔当年的收购。
国外麻烦:遭遇HTC Vive和PSVR的攻击。
为什么扎克伯格对自己的Oculus VR有点遗憾?除了自身发展存在问题之外,遇到强大的对手恐怕也是原因之一。
早在年初,外界就将HTC Vive、Oculus Rift、PSVR列为三大硬件厂商。
当然,这并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因为这三款产品在VR体验方面确实是最好的。
由于三款产品陆续发货,用户对产品的评价也各有不同。
不过从体验后的反馈来看,另外两款产品的优势也越来越明显。
下表是几款产品的质量参数对比: 从产品质量来看,HTC Vive 的体验最好。
就产品质量而言:HTC Vive无疑是最好的体验,这要归功于它的空间。
该定位系统允许用户在约20平方米的空间内移动。
对于用户来说体验虚拟现实的沉浸感和交互性非常重要。
Vive 昂贵的原因之一(除了它跟踪运动的能力之外)是它包含两个运动跟踪器,允许用户通过挥手来移动游戏中的物品。
这些技术领先于竞争对手,而且不支持运动控制功能。
这三款产品的性能外部对比是HTC Vive>oculus rift>PSVR。
Oculus Rift的产品质量低于htc vive。
如果想以质量取胜,目前没有更大的优势。
对比价格,PSVR是最便宜的。
对于用户来说,除了看VR产品的品质外,价格也是影响其购买的因素。
从三大厂商公布的定价来看,最便宜的是PSVR,最贵的是HTC Vive,而Oculus Rift则处于尴尬的中间位置。
由于PSVR不需要像htc vive和Oculus Rift那样绑定电脑,因此受到PS4配置的限制,因此索尼无法最大化PlayStation VR体验。
由于其本身的性能还存在一些不足,所以它的价格自然比其他两者要低。
由于PS4在全球积累了大量的消费者,很多用户愿意购买PSVR来体验VR。
对于追求品质体验的高端玩家来说,HTC Vive可能是他们的首选。
夹在中间的Oculus Rift价格优势并不明显。
如果想凭借价格优势突围,它依然不占上风。
以游戏内容为例,PSVR潜力巨大。
VR内容在HTC VIVE与游戏巨头V合作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如果没有用户想玩的内容,再好的硬件也只是一个空壳。
它就像一艘无法漂浮在水面上的航空母舰,无法承载用户的需求。
如何用内容留住用户的心,恐怕是这三大厂商想要做好的事情。
前段时间风靡全球的《口袋妖怪》给任天堂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这恐怕是所有VR内容开发商都羡慕的。
大家都在期待一款火爆的VR游戏。
目前来看,索尼的PSVR在内容方面显然具有更大的优势。
从游戏数量来看,索尼已经形成了对HTC和Oculus的碾压之势。
但考虑到索尼数十年的游戏根基,游戏成为 PSVR 的突破点也就不足为奇了。
此前在 E3 游戏展上,索尼宣布将于 10 月 13 日推出 PSVR 附带的 VR 游戏大作,包括《生化危机7》、《星球大战》、《蝙蝠侠》、《FF15》等。
HTC一直与游戏大厂V旗下的Steam平台保持独家战略合作,Steam平台的优势毋庸置疑。
它不仅是全球最大的游戏平台,而且拥有庞大的用户群。
是目前用户体验最好的游戏平台,对开发者也有最好的相应激励和保护政策。
如果HTC能够与其合作,自然不担心无法为用户提供好的内容。
此外,HTC还推出了自己的Viveport应用商店,并正在逐步扩大对内容的投入。
虽然Oculus依靠Facebook的投资来推广Oculus Home平台,但与其他两家在游戏方面的历史发展优势相比,作为一支新生力量,如果想要撼动老牌游戏厂商的地位,目前的实力还不够。
这取决于后续情况。
是否推出了代表作来确立自己的地位。
当然,外来入侵是否威胁到Oculus Rift的发展还没有定论,但不得不说,随着htc vive和PSVR在产品质量和内容平台上的优势越来越大,Oculus Rift想要超越将变得更加困难。
这两家公司。
。
扎克伯格寄予厚望的Oculus自然不愿屈服于劣势,但上述问题也不容忽视。
这或许也是Oculus发展的症结所在。
虽然扎克伯格对Oculus VR的失望令人意外,但毕竟投入了这么多资金,而目前的发展情况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
对此的抱怨是可以理解的。
无论如何,Oculus VR 都是他的“亲生孩子”。
无论他如何抱怨,这仍然是一个问题。
也许扎克伯格现在给 Oculus VR 敲响了警钟,这是一件好事。
警惕和消除忧虑,实际上可以鼓励他们正视自己的缺点。
经过反思,后续的行动才能带来更大的突破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