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消费电子产品的爆发式增长,以前小众的圈子也逐渐进入了大众的视野。
在刚刚过去的10月份,耳机从角落里被拉出来,成为众多消费电子厂商关注的焦点。
10月中旬发布新耳机的人中,有打着工匠精神烙印的罗永浩(锤子科技)、以音频起家的黄章(魅族)、以音频起家的刘作虎(一加)等。
蓝光播放器。
小米、奇酷等厂商此前就已经推出过耳机噱头。
锤子与国内耳机厂商Wesonic合作,推出高性价比耳机;魅族的耳机是通过自己的技术积累自行研发的;一加并未具体说明声学模块是自主研发还是与其他厂商合作;小米生态链公司加一联创推出的小米耳机被网友拆解,揭露其质量极差;奇酷和锤子一样,选择了与国内知名耳机厂商HiFiMAN合作。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市场中,哪个厂家是真正良心的,谁是在欺骗的?在讨论这些耳机之前,笔者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一些基础知识。
评价一款耳机的好坏,我们可以从分辨率和频响曲线两个方面来看。
解析度代表声音的细腻程度,频响曲线则代表声音的调音取向。
从解析力上来说,典型的情况是动圈擅长低频,而动铁擅长高频,所以这两类耳塞的强项完全不同。
就频响曲线而言,有些调音师喜欢突出中频,强调人声,比如Westone公司的UM系列,适合舞台监听;有些调音师喜欢突出低频,这对应于低音乐器,例如市场上的乐器。
有些耳机和耳塞适合听古典音乐;有些调音师喜欢强调高频。
效果就是女声有毒,但齿音也清晰可辨。
然而,可以通过抑制特定高频带的音量来消除嘶嘶声。
典型的有铁三角的CK系列动铁耳机。
第一个做出坏榜样的可能是小米。
一些发烧友购买了小米耳机后,对音质非常不满意,将其撕成碎片。
其中,恐怖的没有任何标志和型号的动铁和动圈单元,脆弱的线材固定方式和里面填充的胶水,生动地说明了天桥街地摊耳机的所有特征。
在音频方面有着丰富经验的魅族,给人一种厚重的感觉。
并不像其他厂商争论第二关,而是聚精会神地一步步往前走。
但由于其积累更多在于声学调音和解码优化,而不是耳机单元的振膜研究和腔体调整,因此魅族手机的声音表现水平可能会比自家耳机更好。
对于耳机新人锤子、奇酷来说,他们选择与国内现有厂商合作,采用类似ODM的解决方案。
因此,在耳机品质方面,更多的都会有合作厂商的影子。
HiFiMAN和Wesonic在国内发烧友的评价褒贬不一,但在海外市场,HiFiMAN的耳机却得到了一致好评。
不过,手机厂商跟他们合作的时候,并没有采用他们最高端的机型。
充其量是基于经验合作。
他们可以避免陷阱,但不一定有很强的质量表现。
毕竟这些音响厂商不会断绝自己的未来。
一加金耳朵的情况与魅族有些类似。
其创始人刘作虎因蓝光播放器而闻名,但蓝光播放器和耳机不能混为一谈。
和魅族一样,它的经验更多体现在声音取向上,而不是耳机振膜材质、解析力、声学结构设计等硬素质。
不难看出,无论是锤子、奇酷在宣传小米x平板x,还是号称因听觉而感动,其实都只是在相对成熟的耳机解决方案上使用自己的调音;而魅族和一加只有味精却没有味精。
菜品有嫌疑;至于小米,他就是那种不注重事情的人。